沃德社会气象台情绪分析系统显示,网友的积极情绪占比居首位,为73 72%。大多数网友一致认为该医生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揭开行业潜规则面纱,着实令人钦佩。但也有部分网友对此表示疑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举报导师杨向军乱装支架并收回扣”的医疗事件还未盖棺定论,昨日“海南一医生举报自己吃回扣”事件又双叒叕上了微博热搜榜。
同样是举报医生“吃回扣”的事件,海南的这起事件更叫人拍手称快!借用网友的话来说,这是个狠人,勇气可嘉!自己杀自己!
该事件经@澎湃新闻报道后,目前为止,已有上万条人次评论和点赞,3000+人次转发,显然此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沃德社会气象台情绪分析系统显示,网友的积极情绪占比居首位,为73.72%。大多数网友一致认为该医生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揭开行业潜规则面纱,着实令人钦佩。但也有部分网友对此表示疑虑。
一、分赃不均,伺机报复
该医生举报自己及同事,其后果毋庸置疑。无论举报事实是否属实,他都将无法在业内立足,很可能遭受相关利益者的报复。
拿09年的“反回扣”医生事件来说,山东滕州市中医院杨国梁拒收回扣,还因拒开回扣药与领导打架,并与兄长向市委书记举报医院里回扣成风。杨家兄弟的连续举报,遭到同事的孤立,卫生局的官方文件中则显示,杨国梁"疑有人格障碍倾向"。“反回扣医生”成了唐吉诃德式的悲情英雄。
网友在报道评论中也谈及,希望相关部门好好保护海南医生,他是个善人。那么他为何这么做呢,仅仅是出于医德伸张正义?有网友猜测这种“自杀式”行为很可能就是因为分赃不均产生的。
举报信中提到,有些医生的业务量大,如一个月看病开出10万元的药物量,即可获得15000元的药品回扣金额,即按药物的10%~15%回扣分配给医生。而该医生平时开药少,平均才拿1000元,也许不是医生医德高尚,而是内部划分有失公允。
针对拿回扣的现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听说有医生拿回扣的情况,也并未听说有医生私自与药商接触。这令网友非常不满,有网友表示:这是全国普遍的现象,当年刚毕业,去做医药耗材销售,跑医院,发现太黑暗,果断转行。
5月21日晚,该医生回应《紧急呼叫》称收取药商回扣,内心纠结了很长时间,觉得收回扣是不行的,于是决定举报。
最新消息报道,5月22日,涉事医院院长唐敏继回应《紧急呼叫》,举报内容不实,该医生是个精神病患者,做事情极端。
对此,该医生予以反驳,坦言自己仅仅是因为失眠入院调理过,并不是得了什么精神分裂症,如果患有精神疾病,怎么可能在医院出诊。
22日,万宁市卫健委组成的调查组已经进入和乐中心卫生院,对“医生收取回扣”一事展开深入调查。
难道“堂吉诃德”式的悲情英雄故事又上演了?当然,目前一切只是我们的猜测,真相究竟如何,还需依靠调查组进一步调查取证。
二、隔墙扔砖头,难以掀翻回扣潜规则
随着事态的发展,相关部门也发声,做出应急处理。从21日当天卫健委成立专项调查组到晚间发布消息,决定对和乐中心卫生院院长唐某某、药房负责人李某某作出停职审查处理。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公关能力有目共睹,但也暴露了海南省医疗诟病现象屡禁不止。
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海南省医疗卫生系统43名干部先后因贪腐被查处。从医院院长到普通护士集体参与,收受“红包”“回扣”之风愈演愈烈,商业回扣成医疗腐败重灾区。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6月,澄迈县卫生系统共有3名医院副院长、4名卫生系统干部、6名卫生院负责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海南在此事件之前就发生多次类似事件,涉事人员也做出了惩罚,然而还有人继续知法犯法,违背医德,污染行医环境。
可能不全是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更多的是药厂、药商、医药代表、招标人员、医生之间已经结成了顽固的利益同盟。要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必须坚决破除医企间共同利益机制。否则,当曝光谁惩罚谁就如同“隔墙扔砖头砸谁谁倒霉”。
三、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医疗政策需要改革
医者仁心,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当下,医疗机构虽然存在不好的一面,但呈现更多的还是纯洁和美好。在手术台前、病房里,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尽职尽责。
然而,他们大多数人的付出往往与收入不成正比,理性中的生活得不到满足,因而经不住利诱,踏入灰色地带。
当然,这也与自身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最初,他们或许还能坚守操守,但长此以往,想要不忘初心,可能变得艰难起来。
有网友提出,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个是提高医生待遇,一个是严打旧有利益链,光执行任何一个都不行。
以上网友的疑虑,或多或少揭露了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社会各界和媒体对此事也十分关注。我们相信随着各方努力,医疗生态环境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