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几次特首林郑、警方发言人公开表态的语气措辞可以看出,香港处置非法暴力行为有点心底发虚,以致于事态一而再、再而三地升级。
这是摆在全中国14亿人面前血淋淋的教训,当舆论平台、媒体报纸、新闻记者都被对手把控,以近乎一致的歪曲口径为践踏国家主权、街头暴力游行的犯罪分子“洗白”“开脱”“鸣冤”“叫屈”时,本应维护社会正义的警察就会被无情地绑缚住手脚,挺不起腰杆执法以至于无力还击。
这就是舆论的权力,不管你信不信。
暴力活动持续至今,除了西方联手幕后操控、港媒外媒颠倒黑白等外部原因外,造成警察不愿动手、不敢动手,甚至于害怕动手的恐怕还有香港内部对这帮废青暴力行为界定上的意见分歧及长期以来对与内地关系上的价值偏见。
舆论是一个评价社会状态非常好的标尺,尤其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动态思想。为什么面对“扔汽油弹”“咬断警察手指”“践踏国旗国徽”这类明显违法犯罪的暴力行径,警方却一再忍让后退,真的只有外部势力操控、港媒外媒配合这一原因吗?恐怕不是。
从近期几次特首林郑、警方发言人公开表态的语气措辞可以看出,香港处置非法暴力行为有点心底发虚,以致于事态一而再、再而三地升级。
当然,这不能怪林郑软弱,也不要怪警察无能,因为警方要承担的压力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几个月以来的舆论已经充分表现出了当前香港社会的状态可能并不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好,至少不能称之为“乐观”。
许多去过的朋友告诉我,香港社会的整个状况比较令人忧虑,甚至比台湾还要糟糕,台湾真正持有“TD”立场的民众其实比较少,大多是政客,绝大多数在海外留学、海外工作的台湾民众会和来自内地的国人保持良好的沟通,成为朋友后会一起聚餐、一同聊天,但香港却不一样,青少年人群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中的许多人更愿意与英国人、美国人,甚至日本人亲近,而与同有中国人身份的内地留学生、游客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刻意的距离。
对于我们来讲,这种刻意就显得十分要命!
社会这种思想的形成有一些历史必然,造成了当前持有反内地思想的人占据社会的很大一部分。第一类是解放前被赶出内地的反动派,他们自带对立立场,虽然现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进入“退休”“失权”阶段,但影响面依然很大;第二类是外逃的资本家,也是当前精英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初提出各种口号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他们打从心里害怕被清算、被收拾,延续至今;第三类是受了这些人及去中国历史化教育的毒教材影响的青少年一代,也就是现在在街头的这帮“炮灰”。这三类人再怎么精简估算,也决不会是个小数目,还不算被他们影响的各行业各领域的人员。
除了这三类背宗弃祖、祸国殃民的人群外,警方还要面对那些掌握审判权“外籍法官们”的双标刁难,三权分立中的司法审判愿意是要最大限度保持审判的独立性、客观性,但一旦落入政治游戏时,仿佛就是西方人自诩“自由民主”的最大笑话,“扔汽油弹”“咬断警察手指”等等暴力行为的违法者可以轻判、保释,甚至于无罪释放,而严格执法、阻止犯罪的警方警员却要被判有罪,这种“双标”审判对香港警方的伤害力最为要命。
再有,就是港媒外媒无耻造谣抹黑,当正常执法被无底线地歪曲成暴力执法、伤害无辜市民,笔杆子的杀伤力可见一斑,再次证明舆论战与金融战一样,常常会杀人于无形。
不过,从目前形势看,这只是美英政治势力用来遏止中国崛起的一枚棋子,鼓动犯罪分子彻底分裂独立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毕竟对于中国来讲,一旦暴力行为已经危险到随时可能分裂的地步,中国哪怕不发展也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毕竟历史教训近在眼前。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小动作不会少,应该说发生在香港的暴力示威应该还会时续发生,因为香港的社会思想还没有大层面的改观,沉默大多数还是多了点,或者说看热闹的民众还有点多。
对于我们来讲,媒体、舆论、教育实在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往大了讲,身系国家安危,往小了说,事关主流导向。
记得前些年,只要一提管媒体、管舆论、管教育,一些公知大V、酸腐文人就会抛出“干预言论自由”“破坏学术讨论”“不敢讲真话”等等歪理邪说,误导蛊惑社会附和。比如,前几年一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引发全网漩涡,有教授大V就说这是赤裸裸的干预学术,可问题是“学术讨论是什么”,有着教授、专家身份的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网络上对着一批刚入学、三观都没彻底成型的学生去讨论学术,有对等对话的权力吗?且不论知识背景不对等、学识建构不平等这些客观因素,就拿课堂上“学术”讨论来看,作为一名刚入学的学生,你敢在课堂上公开怼老师不?就问你担心不担心学分被KO。说实话,境内前些年并不缺乏这些兜售西方价值理论的FD人士。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看到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极度不易。香港的教训,一定要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