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善于交际?不愿意走出舒适区?那也没关系。下面这些科学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成为社交小达人,建立并维持你的人脉关系。
天生不善于交际?不愿意走出舒适区?那也没关系。下面这些科学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成为社交小达人,建立并维持你的人脉关系。
我永远不会忘记八年级的一天,在那天,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我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我们说:“我们要重新换座位了,需要你们每个人写下 2 个想挨着坐的人的名字,以及 2 个不想坐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事实悲哀的证明,班上几乎没有人愿意和我坐在一起。
其实想来也并不惊讶,在那个科技风潮以及超级英雄电影大片还没有盛兴的时代,像我这样的“科技宅男”,在其他人眼里大概是个怪异的存在了。所幸,对科学的“痴爱”,弥补了我在与人相处方面的缺乏。当时的我就在想,如果能利用「搞科学研究」来帮助社交的话,我可能会交到一到两位朋友吧。可惜没有如果。
时至今日,20 年后的现在,我却成为了一名人类行为学家,以及「影响者晚宴」的创始人。后者是一个私人晚宴活动,目前有800多个有影响力的人参加,他们包括诺贝尔获奖者、曾荣获大奖的演员、著名音乐家以及一些皇室成员。听起来还不错吧?
社交经常意味着:你要走出舒适区。有时,你还会发现自己身处尴尬的处境。但是,一些重要人脉带来的好处可以让你终身受用,如果你不是一个天生的沟通者,那也没关系,你可以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你社交。
下面是一些我亲测有效的技巧,可以建立并维持你的人脉关系。
扪心自问:你是否是个给予者
沃顿商学院著名教授、研究员亚当·格兰特曾经说过,世上有 3 种类型的人:给予者、索取者和匹配者。给予者助人不要求回报;索取者只知索取,不给任何回报;匹配者给予和回报的一样多。
格兰特想知道哪一种人生最成功。最终,他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给予者既是最成功的,也是最不成功的;而真正成功的人,懂得在给予的同时,不被他人踩在脚下,当软柿子捏。他们懂得「既给予,又对自己有好处」。
建立人际网络和社交圈子,你必须比以往要更加慷慨大方。所以,下一次有陌生人找你帮忙,「答应他们,慷慨相助」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这样一来,你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社会学家马特·格雷诺维特发现,像熟人这样的“弱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工作资源,比好友这样的“强人际关系”要多出 58% 。正是因为“弱人际关系”的强大效用,所以「见面即交换名片」这一商务行为经久不衰。
敢于开口求人
仅仅因为你是一个给予者,难道就不能寻求帮助了?答案当然是否定。
如果你想联系上某人并取得信任,不妨好好利用“本·富兰克林效应”。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他分享了一则将敌人变成朋友的故事。富兰克林并没有刻意迎合对方,只是请对方帮了个忙而已啊!!
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帮了我们忙,他们反而会更喜欢我们,或是愿意在我们身上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研究表明,当你寻求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小忙到大忙、循序渐进地提出来。对方帮了你一个小忙,说明他在你俩的关系中投入了一定精力,从而,他们会将你视为值得进一步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人。
不要太害羞
是的,置身于社交场合,多少也会让你不舒服。有时,你的表现可能会很糟糕,但别担心,人们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在乎你。
这个论断已经被康奈尔大学的托马斯·季诺维奇和他的学生所证实。这个现象又被称作「聚光灯效应」 —— 如果有一件让你感觉不安或者骄傲的事围绕着你,你会觉得其他人也在盯着你。实际上,只有少部分人会真正关注这件事。说得不好听一点,大家都忙自己的去了,谁还关心你啊。
永葆好奇心
上世纪 90 年代初,乔治·勒文斯泰因提出了「信息鸿沟」理论,解释了好奇心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当我们获得了新信息,这个新信息和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之间,其实会存在一个鸿沟。
如果鸿沟太大(比如理论天体物理学),我们会有“受到了威胁”的感觉;如果鸿沟太小,我们又会觉得无聊(比如“你好!我的名字叫 Bob”)。如果鸿沟不大也不小,刚好在两者之间,才会激起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就像非挠不可的痒处,除非得到满足,否则会一直痒下去。
如果你和某人初次见面,不妨尝试激起 Ta 的好奇心。当对方问,“你来自哪里?”我会说“我来自美国东部的一座小岛”,几秒之后,我还会补充:“你听说过曼哈顿吗?”
每次介绍自己的时候,要尽量让它变得更有趣,更吸引人。
善于利用新鲜感
如何给别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一个人,如果和一千人没什么两样,自然就会被人遗忘。只有具有“新鲜感”,才会给人留下印象。“新鲜感”,指的是与众不同。
研究人员尼克·班扎克和埃姆拉发现,人类大脑中有个名为黑质致密部/中脑腹侧被盖区(SN/VTA)的部位,负责对“新鲜感”做出响应,并会根据不同的体验判断“新鲜感”的级别。这意味着,如果想被别人记住,就应该变得与众不同。
你的着装、你讲述的故事、你分享的知识,或者你问的问题,都可以是你的与众不同之处。我在穿着上有一个讲究:至少带一个突出的亮点。有的时候是大红色或者蓝色的裤子,有的时候是领结或背带裤。
他们不仅能成为谈话的开场白,而且也暗示着,与我交谈是一件很有新鲜感的事。
本文译自 fortune.com,分享者:Jon Levy,行为科学家,著有《凌晨 2 点法则:探索冒险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