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联想:不为人知的联想创业帮

admin2024年05月13日 07:08:32
阅读:
标签: 联想 创业帮
分享:

一直以来,酱紫君都很好奇:在当前的互联网创投江湖中,BAT已成人才输出的大户,而成立了33年的联想,离职员工数以万计。

  腾讯、阿里等大公司的前员工创业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联想是个例外。成立33年,离职员工数以万计,联想创业系直到今天都鲜为人知。
 
  联想前员工、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曾斌在接受创业家&i黑马采访时归之为行业原因。“你说的这几家都是互联网公司,出来创业的人也在做互联网公司,很容易被大家知晓。联想做的是传统行业。”
 
  优选消费者报告创始人田晶看法类似的,认为制造业的基因让联想人更注重纪律、团队合作,做事温和,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对于联想系创业方向五花八门,他的解释是,联想是一家以PC为主的公司,这个时代再去做PC、搞制造业肯定行不通,少数人做了硬件相关产品,但不是那么好做,只好别辟蹊径。
 
  网上甚至没有关于联想创业帮的只言片语。这帮带着联想烙印上路的人为何出走?他们在做什么,与别的创业派别有何不同?
 
  离开联想
 
  小贝科技创始人章骏是在2016年5月离开联想的。此前,他在联想担任主任设计师(联想设计师专业序列中的最高级别),曾代表联想收获包括红点、iF、G-Mark、IDEA等在内的13项国际设计大奖;2008年他所在的设计团队是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创作者,他是主创设计师。
 
  “我在联想做过很多特别出彩、创新的产品,但也因为比较前瞻或者高价位,这些产品离大众很远。”章骏对创业家&i黑马说,联想希望开发创新类的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这很难”。
 
  他给创业家&i黑马举了一个例子。乔布斯一开始开发的是平板电脑,但他发现加上通讯模块缩小以后,就变成了一个手机。如果先出iPad,公司要花巨大的成本教育用户:为什么不要用笔记本,一定要用iPad;如果先出手机,再解释iPad就变得非常轻松,因为手机对于个人沟通来说,是他们在移动使用场景中更需要的一个产品。“不要过多尝试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不要尝试努力教育用户,顺序真的很重要。”
 
  最终,章骏选择从联想“毕业”,创立小贝科技。他的解释是,过去在联想的设计扫遍国际大奖满足的是他的成就感,但这些设计很多是偏小众的想法,本质上他希望做最简单的东西,满足80%的用户需求。
 
  一边是创新难以大规模商业化让员工郁郁不得志,一边在业务转型上,联想一直深陷泥潭——这被认为联想近年来员工离职的主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想前员工告诉创业家&i黑马,PC业务下滑是全球PC厂商的困境,但联想的问题在于,PC一直是营收的重头戏之一,让它不顾自己的赢利业务,大刀阔斧开拓新业务,对于一向主张“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种着田里的”的联想来说,是不可能的。
 
  国内最大的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一篇名为《你为什么从联想离职》的帖子,列举了联想的五大问题:
 
  (1)管理方法和市场战略明显还是传统制造业的路子,完全没有科技创新范儿;
 
  (2)国企基因浓厚,项目经理不好好推进项目进度、争取资源,却干预技术、设计等专业问题;
 
  (3)有运营商和政府采购的支撑,现在的联想就像温水里的青蛙;
 
  (4)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连自家员工都不想购买,究竟是谁的问题;
 
  (5)15年后的今天,如果一家过去的商业帝国连代表性的产品都没有,只卖收购来的产品,真不知道这家企业还能走多远。
 
  另一位联想前员工则称,联想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执行力、渠道、运营效率等等,它最不可救药的地方在于——这些优点都不足以挽救其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无能,所谓的短板效应。
 
  创业维艰
 
  尽管联想鼎盛期已过,但离职创业,在很多时候也并不意味着更好,甚至可能比想象糟得多。
 
  优选消费者报告创始人田晶离开联想时,已经30出头。拖家带口的年纪,放弃待遇还算优渥的工作去创业,他纠结了很长时间。
 
  田晶前后曾做过7年媒体,在联想控股期间负责内部宣传及为柳传志做文字助理。前面几年,受柳老耳提面命,田晶收益颇多;时间久了,他觉得自己的视野被越来越多局限在了联想控股内部。田想过转岗,但联想控股是投资类业务,30多岁再从投资助理做起又不甘心,做一个投资经理,业务部门也会考虑其知识储备和经验是不是足以支撑。中间陆续也有一些去子公司的机会,但因为不在北京,田放弃了。
 
  “我一定要跳出来。再打几年工,平台是不错,收入也稳定,那时候就是温水煮青蛙,很难再出来了。”2015年底,田晶最终决定从联想离职,摸索自己的老本行——新媒体业务。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曾说,创业就是从悬崖上跳下去,在落地之前,组装好一架飞机把你接走。这句话放在田晶身上再合适不过。且不说2015年底已经不是内容创业的黄金时期,创业大方向是有了,但出来怎么干,到底能不能挣钱,能挣多少钱,有多大前途,田晶完全不确定。他的想法是,先跳出来,跳了之后再看到底有没有直升机和降落伞,“我相信至少有一棵树能把我接住。”
 
  田晶做了一段自媒体,赚钱的方式很简单:有一点影响力了,别人投一点广告。与此同时,田晶还帮别人代运营公众号。这个传统媒体的老路子让田晶在前半年,走得异常艰难,中间账上实在没钱了,田晶还要刷信用卡给员工发工资。
 
  “这种状况大概持续了2个月,总的来说还好,朋友帮忙挺过来了。现在现金流是正的,老要刷信用卡就比较费劲了。”田晶对创业家&i黑马说。
 
  和田晶的状况相似,创业初期,杨酉文也经历过很长一段紧衣缩食的日子。杨和小伙伴们利用业余时间运维公众号“不跑就出局”,1年时间活跃跑友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当时他的银行账户每个月有10万契约金入账。
 
  2016 年2月,联想乐基金决定投资杨。很快他又找到了一家外部跟投机构。投资意向确定,杨酉文开始在跑友中招募人一起做“不跑就出局”。他3月1日开始给员工发工资,但投资直到2016年8月才到账。
 
  “这五个月是我自己给员工发工资,那个时候钱是比较小的压力,比较大的压力是万一投资黄了怎么办。没有到账之前投资人都是可能反悔的,我们公司很多小伙伴都是离职出来的,最后钱没到位,就傻了。”
 
  期间,杨酉文还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公众号对应的公司主体是不能换的。2015年运作这个产品时,杨酉文并没有成立公司,引入投资后,要用注册公司作为主体。当时原公号已经积累了近6万用户,在投资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杨酉文不得不顶住压力把原来的公号关闭,以同样的名字注册另一个公众号逐个导流。
 
  对于杨个人来说,创业初期的每一个挑战都无异晴天霹雳,但在招人上,杨酉文又比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曾斌等幸运得多。联想时期,新人到曾斌面前,秘书、HR基本都定好了,轮到创业,曾斌笑称自己成了联合创始人兼第一任HR总监。一天早上,他跟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说,“今天别找我,我特别忙,从早到晚排了10个面试。”那一天曾斌只等到了两个人:到点了人没来,曾斌就开始打电话,有人接起来说考虑了一下,不来了。这是“特别好的情况”,还有约定时间一到再打电话就联系不上的。
 
  后来,曾总结创业公司的人才观——宽进宽出。他的意思是,很多人经常看一些理论书,觉得创业公司招人一定要谨慎,要招最优秀的人。实际上仓库明天就开始运行了,招不到中国最优秀的仓管这个仓就不开了,不太可能。现实的做法就是宽进,基本上这个人能顶就用了,在战斗中淘汰。
 
  “因为宽进,那个时候我们用了一个很残酷的淘汰制度,一个季度主动淘汰10%,不包括自己走的。一年下来要淘汰40%,这是很高的比例,但是没办法,不宽进,一些活就没人干,不宽出,团队会变得没那么优秀,久而久之,这个团队会失去战斗力。”曾斌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
 
  联想的支持
 
  与“老东家变身竞争对手”等常见剧情不同,联想在支持联想人创业方面不遗余力。除了内部创业平台“小强创业”,据悉,联想有一只专门的基金扶持内部创业者——联想创投(前身联想乐基金)。
 
  打算创业时,杨酉文有很多顾虑。2015年底,杨仅工作了两年半,资源和经验欠缺,加之正值资本寒冬,北京创业成本又高,创业肯定需要融资。“市场上做跑步的很多,你还做什么跑步?大家都这么想。”杨酉文说。
 
  幸运的是,在“小强创业”一期的300多个内部申请项目中,杨酉文获得青睐。杨酉文说,每个公司有自己的文化和办事风格,联想鼓励内部创业。
 
  普通项目联想与外部投资人共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与联想能产生大量协同、需要联想资源平台的则控股,内部运作。
 
  不同于杨酉文等参与联想内部创业突围的初出茅庐者,曾斌、徐正离职前已经在联想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对农业痛点想得颇为清楚的两人选择直接单干。刚出来时,时任佳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陈绍鹏找到他们,希望投资。
 
  他们没要这笔钱。曾斌说,创业是有很高风险性和挑战性的,拿联想的钱会很沉重,考虑会更多。“我们更愿意等我们发展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下,再邀请联想进来会更合理一些。”
 
  2017年1月20日,创业2年的曾、徐迎来1亿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正是联想创投。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当天表示,“联想对每日优鲜的定位是未来三公里的新零售业态,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佳沃的产品未来也可以在每日优鲜平台上线。联想也将基于全球资源,在渠道、市场等领域,向每日优鲜提供战略支持,形成紧密合作。”
 
  相比你强我弱时的扶持,这次融资更像是一场平等的置换,彼此受益相当。值得一提的是,融资发布会现场被布置成了家宴,各家媒体分散在各个桌上听每日优鲜其他投资方、联想与曾、徐共话当年。
 
  联想基因
 
  曾斌为创业家&i黑马分析了联想帮:如果一个生意是产品驱动型,比如今日头条,虽然有很强的技术因素,但未必适合联想人干;联想人更适合做长链条的强运营业务。
 
  他至今特别清楚地记得他们在见天使投资人过程中,对方对联想人运营能力的看重。“同一个地块隔一条马路,同样的装修定位,不同的团队去运营,坪效可以差出5、6倍,这就是团队运营的能力。联想是一家运营能力很强的公司。”这也许是联想帮创业者的一个基因。
 
  不止于此。“联想做事的方法确实让我受益。一是做事的目的性很强,做之前要研究清楚到底要达成什么目标;二是知道分阶段实施,一件事要分成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大概要投入多少精力、多少时间、多少钱,大概要经历怎样的考验,脑子里会大概有数;三是及时复盘,会让人少犯错,即使没有少犯错,至少不会让一个错误不断地犯。”田晶说。
 
  如果有人把联想的运营、管理方法总结起来,或许可以出一本大卖的书。曾斌打趣说,联想系的人做COO都很成功。
 
  做内部文化梳理时,田晶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从联想出来很少有人做一把手,或者突破性地做成一个大事业,但二把手、三把手做得很好。当然,孙宏斌是一个特例,在很多联想人甚至外部人看来,他的风格并不像联想人;俞永福在阿里也并不是老大。
 
  田晶的答案是,这和联想的风格和团队文化有关。联想是制造业出身,注重纪律、团队合作,不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作为联想第一代领导人,柳传志的个人能力很强,但柳传志之后,联想一直是集体领导制。从这种文化走出去,在腥风血雨的创业江湖单枪匹马闯天下,总归缺少一丝运筹帷幄的霸气。或许这也可以从侧面解释,今天联想系在中国创业风云榜的缺席。
 
  “联想人的气质比较明显,”田晶对创业家&i黑马说,“最早一拨创业者都是知识分子、科学家,做事认真、温和,不咄咄逼人,不是攻击性特别强的,不做坏事。联想人普遍给人的感觉就是相对比较正气,守承诺、不是搞歪门邪道的人。”
 
  但创业终归不是一场友好的社交游戏。“鸡汤没有用,所有的创业只有一句话,就是不跑就出局。”杨酉文说。
 
 
作者/王亚奇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湖南电气职院师生赴英雄航天员汤洪波家中观看“神舟十七号”返航着陆

  • 拼多多跨界微短剧,能演好这出戏吗?

  • 湖南水电职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 国产数据库实践:亚信安慧AntDB在DTC 2024展示创新实力

  • 583硬派家族+SUPER9跑车,方程豹产品矩阵献礼比亚迪30周年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