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闵万里:走出阿里云的“山景”和他的“北高峰”

admin2024年05月02日 13:30:05
阅读:
标签: 阿里云 北高峰 闵万里
分享:

  在大江大河的时代里,潮水流向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牵动人心,探清其背后的力量便能读懂这个时代。  上月底,闵万里以一封山景辞行向阿



 
  在大江大河的时代里,潮水流向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牵动人心,探清其背后的力量便能读懂这个时代。
 
  上月底,闵万里以一封“山景辞行”向阿里云作别。
 
  他写道,“感谢阿里云飞天,让我踏上了定位于产业的新起点,‘山景路’还留在杭州云栖小镇,而山景开始追寻云和远方”。
 
  此前,他以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与阿里云共度四年,这四年是阿里云登顶亚太市场的四年,也是闵万里前半生中最为关键的四年。
 
  而彼时,大部分人并不清楚他口中的“新起点”究竟意味着什么?
 
  迪拜奇遇
 
  从阿拉丁神灯到航海家辛巴达,在千里之外的阿拉伯世界里从来不缺“奇遇”。
 
  九个月前,就是在那里,闵万里遇上了人生中的转折点。
 
  正值迪拜举办的一场大型信息技术展,来自全球顶尖科技公司汇聚于此。展会围绕“智慧城市”主题展开,“城市大脑”的缔造者闵万里上台分享,任职阿里云期间打造的成功案例首次在迪拜系统亮相。
 
  很快,精彩的演讲引起了台下一位“关键人物”的注意。演讲结束,朋友为闵万里引荐了这位后来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贵人”--一位来自阿联酋阿布扎比的私人投资者。
 
  让闵万里没有想到的是,“科技狂人”孙正义为“愿景基金”募资的相似脚本即将上演。
 
  “当时我只是在分享我的观点和经历,并没有提出做投资的构想”,闵万里回忆当天的交流,“但我谈到了我一直以来的信念--在那些数据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里,理应也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
 
  作为国家未来的掌舵手,为传统产业发展布局投资是其重要工作。听完闵万里淋漓尽致的陈述,以及实打实的落地项目,投资人显然被眼前这位“传统”的“阿里人”打动了。
 
  你可以想象,在他们身边永远都不乏创新者,“孙正义式”的人物天天围绕在其左右,想法设法地从他们身上套现更多的投资。
 
  当所有人都在谈无人驾驶、基因检测等充满未来感的前沿创新时,突然有这么一个人从遥远的东方,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而来,和他讨论的却是种庄稼如何提升亩产、造轮胎如何提升良率……
 
  前沿的“阿里巴巴”和接地气的“种庄稼”走到了一起,强烈的对比反差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我当时想的是,我要出来创业,做人脸识别,做安防,需要融一笔钱。或许他们压根就不会感兴趣,这些话题恐怕听得耳朵要起茧了吧”,闵万里说道。
 
  这招出奇制胜被闵万里概括为“要想 outstanding,就得先 stand out”,而这一“大胆冒险”的特质在他后来做的基金里体现得更加鲜明--“用最先进的云智能技术征战最古老的的战场”。
 
  不久,这位“关键人物”便提出以资本的方式支持闵万里,并以 LP 的身份推动了“North Summit Capital”的创立,中文译名“北高峰资本”。
 
  九个月后,“北高峰”团队正式在深圳落地,同时也成为闵万里定位于产业的新起点。
 
  基金首期募得资金为 3 亿美金,甚至超过了一家成熟基金的整体规模,尤其是在资本寒冬的当下,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 AI 人才“吸金”能力的认知。
 
  离开阿里云
 
  “北高峰”设立在深圳市自贸中心,一栋崭新的商业大厦,办公室视野开阔,能够望到远处的深圳湾海岸。
 
  在闵万里的办公室一角,书架上立着两只包装精致的公仔,在极简的商务范儿装潢风格下稍显突兀。闵万里说,那是临走前,阿里云的同事们送给他的。
 
  公仔名为“小 ET”,赠予“ET 之父”,不失为一份贴心的临别之礼。
 
  四年前,从一人单枪匹马到离开前的四五百号人队伍,很多人都是闵亲自面试招聘;从最初的道路信号灯优化系统到后来的 ET 城市大脑、ET 工业大脑、ET 农业大脑,“都是兄弟们一起打拼出来的”。
 
  这段经历承载了他和团队之间的珍贵回忆。闵万里表示,公仔会一直留着。
 
  外界得知闵万里离开阿里,是因为 6 月 21 日的内部别告别信被公开,但在此之前,闵万里已经与内部沟通了小半年。
 
  “真正下决心出来是在今年春节后”,闵万里说道,但是因为部门和团队较大,前后工作交接和安排花了些时间。
 
  在此期间,阿里方面曾提出过挽留。“不过我已经想得比较清楚”,闵说道,“倒是原来团队里的同学挺不错,对他们有过一些纠结”。
 
  他很快又转开了话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是到了运载火箭该和一、二级分离的时候了”。
 
  在新办公室里,已经立起照片墙,上边有闵万里最新组建的投资团队,十来号人,风格清新,活力满满。
 
  闵万里表示,因为基金融资很顺利,所以释放了最大部分的压力,目前正处于团队的打磨阶段,“不仅要看得懂技术,还要不断提升我们对于项目的鉴别和鉴赏能力”。
 
  得益于此前在阿里云做 ET 大脑项目的独特资源,“北高峰”的进展迅速。
 
  “部分标的已经进入到条款谈判阶段”,闵万里解释,当时做云计算项目,亲自见证过具体行业和合作伙伴的水平,所以知根知底,“现在算是把革命友情升华到更深层的股东关系”。
 
  目前,“北高峰”主要聚焦在制造业、农业、医疗三大领域。作为一家美元基金,闵万里表示不仅着眼于国内市场,挑选海外标的也将是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他最近就在看一家德国企业。
 
  “阿里之前,我个人在海外待了 16 年。相比国内的本土基金,我们到海外会更有优势”,他说道,海外市场的重点将放在东南亚地区,“今天的东南亚,制造业数字农业都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人民币基金也是闵心心念念的,“如果有可能,我想投一些国有化的特色产业,比如半导体,仍然从制造业的逻辑出发”。
 
  立下“北高峰”
 
  在工作中,芝大统计学博士出身的闵万里是个绝对理性派,但在细节之处,却显露出数学主义感性和浪漫的一面。
 
  比如在取名方面,闵万里便对“山”情有独钟。他说,正所谓“看千年美景,饮时代风骚”。
 
  六年前,他从旧金山的 Mountain view 回来,便取下了“山景”的花名。
 
  六年后,虽然转身离开了奋斗四年的杭州,举家来到深圳再立扬帆,但他仍不忘把杭州的北高峰“搬”过来。
 
  那是灵隐寺身后的一座“灵山”,石磴数百级,曲折三十六湾,属杭州城最高地。登高远望,西湖盛景、钱江雄姿,阿里西溪园区、滨江园区都能尽收眼底。
 
  采访前,闵万里正在跟同事开早会,他说道,“要用梦想拥抱未来,用回忆拥抱过去”。某种程度上,“北高峰”正象征着他过去的高度和回忆。
 
  看过闵万里履历的人都不会否认其过往的“耀眼”:中科大少年班、海外名校博士毕业、在 IBM 研究院 Google 做研究……
 
  但在闵万里的脑海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是,“究竟哪个部分才是我最独一无二的?”
 
  截止进入阿里云之前,闵万里的人生轨迹和 AI 圈里的热门“大牛”都极为相似,闵万里认为,上述标签并不能成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想在阿里云这四年,才算是我人生中相当独特的经验,非常关键的四年”,闵万里说道。他将其定义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行业跨界”。
 
  幸运的是,闵万里遇到了“云计算”,一如当年爱迪生遇到了“电”。
 
  一百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然后沿着电生产力不断探索跨界:成立通用电气公司、发明了微波炉、电磁炉、电气机车、X 光机……
 
  闵万里说这种感受很像,“我从互联网走到传统产业,在交通业、光伏行业、钢铁行业、农业,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行业跨界,寻找到新的价值”。
 
  而在此之前,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公司的研究机构,都是待在熟悉的研究领域,“一个自在的甲方市场”--“自己当老板,发发文章就好了,挺爽的”。
 
  进入阿里云,让闵万里有机会从互联网走进传统产业,同时也锻造了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科学界背景的基础上,积累其产业一线的作战经验。而这,正是当下产业与学界交叉路口上难得的复合型能力。
 
  阿里云的四年,让闵万里看到了技术背后更大的“可能性和边界”,更激发出他不再拘泥于大平台的志向,“在阿里,是为一家公司工作,但跳出来平台的限制,能为整个产业做出贡献”。
 
  立志于此,闵万里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创业”的念头。
 
  他曾想过,如果要创业,必然需要聚焦在一个行业做穿做透。“但我在阿里做了那么多行业都证明能创造价值,如果只选其中一个,或许是对我个人的价值最大化;但是对那些产业和行业而言,可能就是一种机会上的损失。”
 
  因为看见而笃信
 
  2015 年 6 月 1 号,闵万里清楚地记得,四年前进入阿里云的日子。
 
  伴随公司组织架构调整,闵万里进入阿里云负责孵化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开始从头组建大数据孵化器团队。
 
  “当时我一人从孵化器开始做起,其实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这件事情挺难的”,但现在看来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太容易反而就不能把能力发挥到极致了。”
 
  闵万里首先从老本行交通预测领域开始开刀,“我在 IBM 时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Google scholar 搜索“Wanli Min”的研究论文,引用数排名第一的仍是其在 IBM Watson 研究院期间发表的《Real-time road traffic prediction with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s(基于时空相关性的实时道路交通预测)》,425 次引用。
 
  2015 年 11 月,“闵万里”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新闻报道上,因为联合浙江省交通厅信息中心推出浙江省高速路况预测项目。
 
  接着,团队进一步在交通领域打造标杆应用,2016 年团队针对救护车特种车辆设计实现了弹性绿波带,将救护车的行驶时间到压缩一半。
 
  闵万里将其比喻成“前面有一排风扇在转,你打出一颗子弹,如何确保子弹不被风扇叶片挡住而顺利穿过”。
 
  如果救护车一路遇红灯,为了赶时间闯红灯,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最理想的情况是提前变绿,前面的车都清掉,等它经过时空空如也。实际案例证明,通过绿波带优化,最快能将救护车节省时间高达 14 分钟,没有遇到一个红灯。
 
  “虽然现在很多公司也在谈‘城市大脑’,但我们做绿波带仍是世界首例,并且已经在杭州市用起来”,闵万里谈到此时颇为自豪。
 
  他还将案例编撰成论文,投稿给 IEEE 智能交通系统学术期刊。今年 5 月 1 号被正式收录,文章审稿前后用了 18 个月。
 
  “写文章已经不是我的主要 KPI,但想想还是希望给学术上留下一点贡献”,闵万里说道。
 
  很快,“城市大脑”之外的第二座“宝藏”出现了--同样拥有海量数据沉淀的制造业,“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数据密集型的地方一定有我的机会”,闵万里信心十足。
 
  从一开始的光伏行业,协鑫光伏、天合光能、协鑫集成等;接着是石化行业,像是恒逸石化、中策橡胶;再往下就是钢铁行业,攀枝花钢铁……闵万里带领着团队一路高歌猛进,四年里拿下来了几十个项目。
 
  “一听都是很粗很笨重的公司吧?”
 
  “三年前,我们看一家工厂,眼里也都是非常骨感的钢筋水泥,很现实”,闵万里回忆道。
 
  “但是现在,如果你把它想象为一个数据流,会发现在每一个环节都沉淀了数据,这是一个 4×100 米、8×100 米的接力赛,每个环节都在传递数据,而且也在制造参数,所以你会发现,它是一个数据流的场景,和互联网没有一点区别”。
 
  这便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在闵万里的脑子里会是什么呢?
 
  他拿起水彩笔在白板上画起来--“映射”,将每一道公司抽离出来,成为一连串的向量值,对应不同环节的变量,比如这是监控变量,这是过程变量。
 
  而结果观测值就是与其对应的 Y,最终问题就简化成为“当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应该把参数调整多少,才能使得整体工艺不受影响”。
 
  “这恰恰就是很多年前,我自己做的研究课题。做交通控制信号灯是这样的原理,工业、农田还是一套东西”。
 
  这枚打着闵万里烙印的理论,帮助其游走于各大传统行业之间,快速打破边界,建立对话体系和认知,最后出具解决问题的方案。
 
  闵万里将其定义为“方法论”,后续晋升为“北高峰资本”的“独家剑谱”。
 
  在最近的一次农业项目中,闵万里团队为中国最大的生菜提供商--青岛浩丰食品集团提供减肥增效方案,让其每亩地施肥和灌溉的成本节约 153 块,一年下来节省上千万。
 
  “到我离开前,部门将近 500 人规模,人均实现收益超过 400 万,去年收入超过 17 亿”,闵万里谈道。
 
  这些事实都在不断证明,to B 市场掘金的巨大潜力--抓住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就一定会被体现出来。
 
  因为切切实实地看见,闵万里更为坚信了云计算和 AI 技术背后的价值。
 
  “闹革命”
 
  然而,深入一线后,你还会看到单纯依靠技术无法跨越的鸿沟,横亘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产业之间。来自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人才在这边,而传统产业的从业者在鸿沟的另一头。
 
  为什么长久以来,掌握技术的人才不愿意过去?
 
  “因为他们吹着空调敲敲键盘上就能赚到钱”,闵万里说道,“当时我要跨过去,很多人会质疑,‘这个方式很传统’,‘太重、不可复制’……你都能想象得到,互联网的一套思维”。
 
  而传统产业这边,大家怀疑的是互联网,怀疑 AI 和 DT 技术究竟能不能干?
 
  “直到这几年我们出了几十个案例,大家才开始从完全怀疑到将信将疑,开始考虑自己是否具备上方案的条件”,闵万里谈道,这就是产业发展的规律。
 
  跨越鸿沟的方式很多,借助资本之力的跃迁或许是最为快速的一种。而与此同时,靠 AI 技术人员向传统产业的单方向渗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闵万里认为,“我认为今天更大的机会在于反方向,不是让技术人才走到传统产业中去,而是激活,把先进的方法论原理送过去,激活这些人,唤醒他们来革命”。
 
  于是,闵万里总结出一套“Capital + Solution”组合拳方式,成为基金的独特赋能优势。
 
  如果说“3 亿美金”是看得到的真枪实弹,那“Solution”就是“方法论”,也是“云智能技术”,还是打着“山景”烙印的“云智能技术”。
 
  谈到“云智能”,某种程度上没有人比闵万里更懂的了,至少他是为数不多理解最为深刻的人之一。
 
  “云智能”取材于“阿里云智能”。
 
  2018 年 11 月 16 号,闵万里在海外媒体发了一篇文章《Smarter Clouds,Smarter Business》,谈道“没有 AI 就没有未来的云”。
 
  当天,阿里巴巴 CEO 逍遥子就给闵发了条钉钉,“我们观点是高度一致,你很快就明白我这句话的意思”。
 
  十天后,阿里宣布,“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这背后的“智能”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闵万里所做的“ET 大脑”系列项目和机器智能技术。
 
  “以前谈‘云计算’,都说能够帮你节省多少 IT 的运维成本,让机房变得便宜,但这只是一种防守型价值”,闵万里说道,“因为它并没有触达到云计算的核心”。
 
  那么“核心”是什么?
 
  “云计算的核心在于,你能够调配几千上万台机器供你一人使用,让你瞬时之间拥有超强无比的计算力”,闵万里眼里透着光,“尽管时间很短,但它的威力就像是一束激光摧毁一栋建筑只需要几秒。”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这十几年里,很少人能悟出这才是云计算最本质的东西。
 
  “我做 ET 大脑,就是同时调用几千上万台机器,在十分钟甚至更短时间里精准聚焦在某个具体问题上。
 
  用云计算的能力去‘看’那些积攒多年的数据记录,就像 AlphaGo,几分钟就能看完。‘见多才能识广’,透过这些蛛丝马迹很快就能找到工业生产当中的窍门和秘诀”,在闵万里的眼里,“云计算”仿佛活过来了。
 
  恰恰因为从学术实验室到工厂的应用中有着巨大的鸿沟:实战场景中有非常多意想不到的约束条件,但实验室里什么都是完美的。
 
  然而现实里的不完美的条件可能包括,数据不完整,断断续续,甚至有些数据都是假的。
 
  从完美到现实之间的落差,更需要有“方法论”桥梁来嫁接。“而这个方法论,将会是我和我的基金最为独特的东西”,闵万里谈道。
 
  他还表示,团队会亲自提供“Solution”,“所以我不光是做投资,而是做技术和投资,强调‘云智能技术的注入’”。
 
  潮水的流向
 
  正如闵万里“转身”所引起的行业热议,可以看到,当下外界对于“关键人物”的流向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关注。
 
  他们或是技术大牛、或是学术大咖,吴恩达、李飞飞、贾扬清、张潼、颜水成……
 
  越来越多的话题和注意力投注在他们的身上。他们去到哪里,便意味着资源、资金、人才将在哪里汇聚,更预示着人工智能时代的走向。
 
  那么,这背后究竟流淌着怎样的一条逻辑?
 
  当人工智能技术不再是一门在实验室苦思冥想的理论技术,它太需要有产业的场景、行业的场景来支撑其发展。
 
  “我们已经濒临与应用场景结合的拐点,没有理由再往后退,只能前进,进到产业当中去,这是一个共性”,闵万里谈道。
 
  所有人都尝试走到场景里,挣脱乏味的实验室。那么,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还是财富价值的最大化?
 
  当 BAT 纷纷抛出年薪百万的 offer“抢人”,投资人举着千万甚至上亿元支票的敲门砖苦苦等候,为什么仍然留不住人,等不到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何上下求索?
 
  闵万里给出了一种答案。
 
  “我要把我看到的创造价值的方法投射到多个行业里去,帮助那里的人实现价值提升。因为今天我已经看到了,所以我不应该浪费,我有责任把它投射出去”。
 
  这种“看见”带着当下迫切的自我价值实现驱动,而这,或许正是促进整个产业发展进步的源源动力。
 
  将闵万里的“我”换成很多“他”,或者“她”,就会明白。
 
  将真正的“创造价值”同人为附加的“明码标价”混为一谈不过是个误会。
 
  在某种特定时空和社会背景下被人贴上的“标价”远远比不上自身创造出的“实际价值”来得踏实,因为后者才是更为长久和坚固的。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湖南电气职院师生赴英雄航天员汤洪波家中观看“神舟十七号”返航着陆

  • 拼多多跨界微短剧,能演好这出戏吗?

  • 湖南水电职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 国产数据库实践:亚信安慧AntDB在DTC 2024展示创新实力

  • 583硬派家族+SUPER9跑车,方程豹产品矩阵献礼比亚迪30周年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