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探》究竟是抄袭、撞梗还是借鉴?我们来研判一下

admin2025年05月18日 00:49:09
阅读:
标签: 抄袭 绅探
分享:

抄袭、“撞梗”还是借鉴?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绅探》过得并不平静。
 
  在经历了一轮“网友群批风格高仿《神夏》-主创‘借鉴论’回应-剧迷拉片对比案件抄袭”的拉锯战后,《绅探》刚刚用《愤怒的海棠花》不错的案件推理和美术风格扳回了一局。
《绅探》之《愤怒的海棠花》截图
 
  然而,就在周五更新了《微笑的黑寡妇》之后,抄袭美剧《犯罪心理》核心案件--第四季第18集大Boss“老佛爷”(Foyet)出场案件的质疑声又卷土重回。
 
  舆情愈纷扰,内行愈要冷静。
 
  就像著名编剧、版权专家余飞所说,“舆论反抄袭谁都会,因为不需要门槛。”因此,由《绅探》而起且异常集中的“抄袭”大讨论,我们也要一分为二来看。
  一方面,考虑到推理剧的特殊性,重逻辑、高黏度的“推理迷”可能是剧迷中记性最好,也最较真的一群。集数少、风格强的《神探夏洛克》(以下简称《神夏》)又拥趸众多,由“擦边球”引发的集中堵截并不意外。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如今剧集市场上,民国探案剧的白热竞争和《绅探》阵容本身带来的粉丝关注度。任何舆情搅动,都离不开吃瓜群众和心怀鬼胎者,反抄袭也不例外。
  摆正心态后,我不妨就《绅探》争议集中的几个要点,进行细致分析。也借此说一说,在影视创作中究竟什么是抄袭,什么叫借鉴,什么为致敬,什么又是戏仿。
 
  《绅探》之于《神夏》:是“撞梗”还是细节抄?
 
  《绅探》开篇,质疑最多的是对《神夏》的“照搬”。
 
  “神夏迷”们火力全开,从配乐、置景、服装、色调、运镜等多个角度对比,认定《绅探》是《神夏》的高仿剧。
 
  本文的分析主要从剧作角度展开,以上视听语言的部分不宜多分笔墨。但不得不说,片头曲与《神夏》主题曲“Game is on”的高度相似,以及罗非居所内与夏洛克仿佛出自同一家居门店的内饰,在感官上做了负面的铺垫。
 
  但是从剧情上看,是否存在抄袭呢?
 
  我们不妨对剧迷们质疑最多的出场戏,用余飞老师提出的“逻辑链”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所谓的“逻辑链”方法是说,当我们判断抄袭时,不能以几个情节点的相似,就认定为抄袭--这只是撞梗。必须是一方近乎完整地借用了,另一方设计的独创逻辑链条才行。
 
  《绅探》从两人见面到一起办案的出场戏,情节链是怎样的呢?笔者总结如下:
 
  新晋警探秦晓曼初来上海,看出租公寓过程中发现邻居房间有枪声与异常;
 
  心中存疑的秦晓曼第二天在巡捕房意外发现此人,一场枪击误会后秦晓曼得知此人是顾问罗非,昨晚是在做“幽灵子弹”实验;
 
  罗非为自证能力推理秦晓曼的身世背景,并发现新案件想要调查。罗非挑选新手秦晓曼作为搭档开始办案。
 
  再提炼一下,可以简化为:看房-超常规实验引误会-巡捕房误会解除-携手办案。
 
  《神探夏洛克》的出场戏,情节链又是怎样的呢?
 
  有心理创伤的华生去看心理医生,路上偶遇前同学为他介绍合租人选夏洛克;
 
  夏洛克在法医室做鞭尸实验,华生跟随同学到实验室,寒暄之间夏洛克便说出华生背景和来意;
 
  震惊之余的华生同意合租一起看房,看完房后接到新案的夏洛克请华生一起出发办案;
 
  提炼一下,可简化为:夏洛克找合租-超常推理说服华生-看房-携手办案。
 
  对比来看,两者有相似的情节点:看房、超常规实验、推理二号人物的身世背景。
 
  但从情节链上看并不算完整借用。前者是个误会与误会解除的过程,后者是个巧合与说服的过程;
 
  这种不同,与两剧的人设不同相关。
 
  《绅探》的主角一个是特别顾问,一个是警探,合作是情理当中无需说服;后者一个是顾问侦探,一个是与刑侦界无关的军医,联手需要理由。
 
  但问题出现在细节上。
 
  《神夏》用超常规实验塑造主角性格,《绅探》照搬;
 
  《神夏》里夏洛克用帮助房东破案换来廉价公寓,《绅探》也拿来就用;
 
  《神夏》标志性的“私人推理”情节也许太深入人心,明明没有必要说服秦晓曼的罗非也在《绅探》里上演了一场身份推理大戏。
 
  “私人推理”照搬也就罢了,还同样在一次“出现场”后,在车中用“闪回”的方式解谜。
 
  其实,从情节链的相似度来看,《绅探》只算得上借鉴《神夏》。
 
  但在立意相仿、人物结构类似的情况下,本应该被回避的相似桥段、细节大量出现,这也就难怪观众嘘声一片了。
 
  《绅探》之于《神探蒙克》:模式借鉴还是照搬扩写?
 
  与其他类型相比,推理叙事更讲究模式。
 
  从爱伦·坡的密室作案模式、纯逻辑推理模式、破译密码模式,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合作谋杀模式、叙事诡计模式……这些元结构在历代推理作品中不断改头换面,变化演进。
 
  因此,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推理剧中并不少见。
 
  不过,代际相传的推理模式并不能成为抄袭的借口。这点在《绅探》的第二个案件《消失的男朋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这个推理案件中,能明显看到对《神探蒙克》第一季第一集“情节链”扩写的痕迹。
 
  作为开篇集,《神探蒙克》的第一个案件并不复杂,偏向纯逻辑推理。它的精彩之处,在于立住了蒙克这个性格软弱、神经质加身的侦探形象。
 
  《绅探》把人物塑造的部分剥离,取用了案件核心的情节链。只是,这次倒是没有马上就用,而是加入了其他模式元素。
 
  《神探蒙克》的情节链大致如下:
 
  一位女性被谋害死亡,蒙克在现场推理出杀手的身高。
 
  随后,市长竞选现场发生刺杀案,保镖中弹身亡。蒙克在狙击现场推算出这个杀手与此前谋杀案凶手身高相同,认为两案相关。
 
  在走访过程中,蒙克撞破了助理与市长夫人的丑闻,查出了财务负责人的疑点,警局却抢先一步找到凶手--退伍老兵。
 
  蒙克反复观看新闻,并在一个停车场受到回声的启发,判断出有人杀人雇凶。
 
  蒙克召集所有人到案发现场,指出在新闻中指出狙击点的市长财务负责人,因为视线受阻、回声不可能判断出狙击点。
 
  最终推理犯罪动机:财务负责人雇凶杀害片头的女实习生,因为她发现了自己私吞资金的事实;设计杀害保镖,是因为保镖本是他的雇凶首选,但因为拒绝了他被灭口。
 
  《消失的男朋友》几乎将《神探蒙克》的“情节链”如数照搬。
 
  同样由一个女性谋杀案开场,同样由这场谋杀牵扯出一场刺杀案。
 
  刺杀案正主都没事儿,误伤的都是几个重要下属。
 
  侦探同样在犯罪现场判断出了嫌疑人的身高,也同样通过鞋面折痕判断出装残疾的高个儿大汉就是狙击手。
 
  之后也召集所有人到案发现场,通过视线受阻、回声判断出真正的雇凶人--会长秘书。
 
  唯一做了较大改动的是犯罪动机:《神探蒙克》中是单纯人为财死,而《消失的男朋友》中的财务问题则是一个大局--大Boss会长夫人为了自己的情人狙击手设的一个大局,死去的女记者、财务负责人、秘书都是她掩盖丑闻的牺牲品。
 
  不过,为了增加情节密度,《消失的男朋友》在“扩写”过程中,融入了不少推理模式。
 
  比如,在开篇谋杀案中留下被撕去一半的照片,引导了前半程的诡计叙事;再比如,在刺杀案之前,会长不断收到的威胁信,则营造了一个密室作案的空间。
 
  不过,扩入再多模式也无法改写《绅探》照搬《神探蒙克》的事实。推理悬疑剧中的核心四要素:犯罪现场、犯罪过程、推理过程、犯罪动机,前三个两者都高度相似。
 
  这样的高仿呈现,就很难用推理模式借鉴开脱了。
 
  《绅探》之于《犯罪心理》:已成惊弓之鸟的观众
 
  前五个单元案件,有两个被控抄袭。这让《绅探》每周的更新已然成了“推理迷”的一场大型找茬游戏。
 
  第六个案件刚刚放出第一集,就有观众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老探长病危,一起陈年连环杀人案再起波澜。相同手法的骇人惨案再次发生,一切谜题都聚焦到当年最后那位幸存者身上。这样的设定与《犯罪心理》第四季第18集大Boss Foyet的主线案件,不谋而合。
 
  不过,案件刚放出一集,是否情节链有所重合还无法定论。
 
  平心而论,《绅探》放到当下国产推理剧的坐标系中,并不是个差等生。
 
  影像语言上,虽然民国风里掺杂了些霓虹色,但起码构图讲究、用色大胆、镜语有风格。在没有抄袭嫌疑的单元案件中,推理过程虽然有模式痕迹,但起码做到了一板一眼不跑题。
 
  不过,观众的神经已经紧绷,舆论反抄袭的热情已被撩起。那么把借鉴、致敬、戏仿统统丢到抄袭“大筐”的操作,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借鉴、致敬、戏仿和抄袭之间的区别,并非一本糊涂账。
 
  抄袭判断的核心标准是“逻辑链”的相似度。借鉴可操作的范围则从立意、核心事件到人物、人物关系均有。
 
  这两点余飞老师都已经在《迷离的鸿沟:原创、借鉴与抄袭》《抄袭评估三原理》两篇文章中述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详读。
 
  致敬和戏仿就更好判断。致敬是“点”的重复,量少,桥段、镜头、台词等均可。它的目的不是要回避相似,而是要唤醒记忆,能让观众会心一笑是最好。
 
  比如《七月与安生》最后马思纯雪地仰头的侧影,就是对《情书》的致敬,没人怀疑是抄袭。
 
  戏仿是“戏谑性”的重复,它是对原作片段的曲解、化用与喜剧改写。最近讨论度很高的动画电影《盗梦特工队》中,对世界名画的大量化用就是戏仿范畴。
 
  经年的版权维权努力,让“对抄袭零容忍”成为了行业内外的共识。
 
  但当一顶帽子分量变得越重时,控制它起落的大手便要愈加小心。因此对于情感用事的“舆论反抄袭”,无论是业界、学界还是专业观众都不妨多个心眼,不同情任何一个投机者,也莫要把“抄袭”扩大化。

 
 
作者/铁皮小鼓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