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寄语:守初心、勤求索、去相信,新闻人不会缺席任何时代

admin2025年05月19日 21:36:28
阅读:
标签: 新闻 新闻人
分享:

又是一年开学季。校园的林荫道上处处欢声,教室里多了一些年轻的面庞,图书馆的桌椅再次热闹起来。

 
 
 
  大学的日子,是整个生命中为数不多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段珍贵时光。它干净纯粹,等待自己去绘图填色;它自在无拘,蕴藏着千万个梦想和可能。我们将在这里接受知识的熏陶,锻炼健全的人格,最重要的,我们将独自踏上一段探索之旅,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对传媒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段旅途会更为斑斓多姿,也更加富有挑战性:既要搭建起广博又纵深的知识体系,将书本与实践相连;也要关注社会的动态变迁,感知时代的脉搏与温度,将情怀与现实相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幸运的是,前行路上,总有师长相伴,他们是引路人,也是每一位学子的益友、诤友。在教师节这天,全媒派(ID:quanmeipai)邀请国内四位高校新闻院校院长寄语新生,也嘱咐每一个正在校园中成长的你。即便毕业多年,再回来听听老师的话,又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把握自己,未来可期
范以锦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万物皆媒时代,“媒体”无处不在,举目皆见“媒体人”。由此也带来就业的新景观:社会对传媒人才需求大了,传媒学生就业面宽了。即便不到机构就业,做自媒体传播也有生存空间。
 
  然而,传媒学生要明白,传媒院系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一般的新闻技工。尽管人人都可当“自媒体人”,但“自媒体人”的高与低一目了然,这与媒介素养有关。如果是进入机构工作尤其是体制内机构工作,要求就更高了。
 
  媒介形态和传播手段异彩纷呈,但万变不离其宗。新闻采写编评的基本规律没有变,媒体人应有的基本功也没有变。传承与创新要相结合,传媒学生不仅要培养做内容创意的能力,还要懂得做传播,具有连接用户的技巧。
 
  尽管传媒学生的就业面宽了,但作为老新闻人,我仍期待能有一大批传媒学生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专业媒体行业工作。许多传媒正在往新媒体融合转型,急需具有新闻理想追求、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人才,在那里有能施展才干的宽阔平台。
 
  无论未来是履职在媒体行业的专业岗位上,还是在社会上做“泛媒体人”,传媒学生都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具有理论的厚度,才有发展的后劲。
 
  做一个诚实的人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没有一成不变的专业,一个职业的专业价值系统是根植于特定社会系统的。今天,经典的新闻传播业越来越呈现出公共传播业的格局和生态,过去的专业,既有不变的价值,又有新的内涵。狭义的角度看,你要学会内容的融合生产、议题的社会连接、价值的公共服务。广义的角度看,你要学会基于内容创新和信息交互的公共对话和共识促进。
 
  如果你从事学术研究,你必须敬畏学术本身,遵守学术伦理,在学术操守这个问题上,如果有任何瑕疵,你付出的代价往往你投机所获得的要大得多。从撰写和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你就得做一个彻彻底底的老实人,对文献诚实,对同行诚实,对自己诚实。
 
  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出发的起点
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祝贺各位进入新的人生跑道。此前你们一路奔跑FV,紧张而潦草,为了今天这个目标,错过了很多摇曳多姿的人生风景,也错过了人格的丰满发育。如今的你们应该告别急促浮躁的功利心态,把收紧的心舒展开来,以从容的心态,面对新的人生场景。以大学之道解大学之困,别把大学看小了,做小了。你怎么样,大学就怎么样。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大学。大学不是流俗的跟跑者,而是时代的领跑者。努力抽离自身的惯性,踮起脚尖,站到时代的前端,问学,行事,为人。
 
  新闻传播专业容易被各种泡沫卷着走,推着走,撵着走,易于被形形色色的知识流沙遮蔽理性,须学会做知识的垃圾分类,拒绝随波逐流,努力成为清醒的学习者和思想者。新闻传播专业和行业无论走多远,其基础能力和硬核知识应是稳定的,这些基础能力和硬核知识是刚需和硬实力,经得起时间的冲刷。
 
  传播的场景可以时过境迁,移步换景,传播技术可以新陈代谢,频繁迭代,但场景和技术背后的传播机理,以及传播与人的“强关联”,是不会在短时间内被颠覆的。只有守住基本盘,才能赢得新战场。不能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从哪里出发,因何出发,呵护“初心”,把心放在心坎上,才不至于失魂落魄。
 
  因为新闻就在那里
徐慨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每一位学新闻的同学,我都希望你们经常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新闻?
 
  我知道,你们是经过认真思考才报考这个专业的,但我也知道,很多人即使选择了这个专业,仍然会有很多纠结和困惑。
 
  我记得有位登山家在回答“为什么要登山”的问题时说,“因为山就在那里”,我在这里套用一下这个句式。
 
  为什么要学新闻?因为新闻就在那里。
 
  这听上去有点费解,其实却包含了最朴素的道理:因为热爱,因为相信。
 
  如果你不相信,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和成熟的媒体人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到底有多重要,如果你不相信,一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闻作品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稀缺、多么可贵,那么,我请你慎重选择新闻专业。
 
  因为这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
 
  学新闻的人都有点理想主义,总认为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所以他们相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愿意披荆斩棘,为真相发声,为弱者发声,为社会的正义发声。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新闻人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能走进别人走不进的内心,能体验别人难以企及的丰富人生。
 
  但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容易改变。
 
  我很喜欢两本书的书名,一本是《向世界投不信任票》,一本是《从不妥协》,都是写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她是我做记者那个年代的偶像。她的作品集更出名,叫《风云人物采访记》。
 
  放眼今天这个时代,波云诡谲、精彩纷呈,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面临重构,一切都孕育着新的可能,对新闻人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风云际会,而新闻人从来不会缺席。
 
  因为,新闻就在那里。
 
  欢迎你们,未来的新闻人!
 
  欢迎你们,未来的新闻人
 
  欢迎你们。欢迎你们选择了新闻,选择了传媒,欢迎你们进入到这样一个与社会福祉、与人类进步最为息息相关的领域。
 
  从这里出发,你们的每一步脚印都是成长的记号。请把老师们的教诲将铭记在心:做一个诚实的人,呵护自己的初心,保持明辨,勤勉治学,并担起一份新闻人的勇气与责任,去感受世界的丰富,体会人性的温热,推进社会连接与共识,做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与书写者。
 
  美景不长在,敬惜少年时。希望四年之后再回首,每个人都可以对大学生涯说一句:无憾。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也祝福所有的学生,愿你们永远眼里有光,心中有力量。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