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女性,如何缓解浮夸与孤独?

admin2025年05月20日 08:13:02
阅读:
标签: 都市 女性
分享:

既然已经捅破窗户纸,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缓解这些心灵干涸的问题。



  近代以来,女性逐渐唤醒自我,开始在社会和生活中寻找一席之地。
 
  我们标榜“女性自由”,然而千年的文化传统和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性依然是“亚文化”里的弱者,为了摆脱这一“符号”,我们表面与世俗为敌,说干就干,实际上却是“缺爱+求关注+自我感动”。
 
  1、朋友圈炫技,求众星捧月
 
  别不承认,每个人心里都渴望别人的爱。这里的爱并非单纯的爱情,而是富有艳羡的那种复杂情感,总结成一句话:我优秀得不像话(哈哈,又聪明又勤奋还得美貌+幸福)。
 
  每日在友圈必然要炫一点“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为得就是“让你羡慕”,比如飒姐之前常用的伎俩是用B612美化一张日常的漂亮照片,发在朋友圈等待姐妹们赞:哇,皮肤还是那么细腻;哎呦,飒姐豆蔻年华呀,呜呼,虽然有些自欺欺人,还是很满足于被夸被羡慕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上瘾啊,于是,虚荣心作祟,我还会继续发“健身照”“读书照”“美食照”,聪慧的读者可以直接理解为:这只是佐证“廉颇尚能饭否”的道具罢了。
 
  越是内心要强的女人,越是想要被虚拟世界的宠溺感。于是,我们观察周边的中青年女士,与飒姐一样,喜欢“不经意间”展示一下婀娜(实际上PS了许久);喜欢“有意无意”炫孩子的聪明(实际上是我们人为夸大);喜欢“似有似无”的朦胧(实际上是读书太少,词汇量不足),总之,只要能让别人羡慕嫉妒的东西,我们都想炫,都假装自己确实拥有。
 
  2、每个人都需要一位陪你“成长的人”
 
  人到中年,愈加明显地体会到“孤独”。这种孤独到不是一个人没有玩伴和朋友的意思,而是总感觉“缺一个听得懂你说话,愿意带动你一起成长的人”。
 
  如果足够幸运,枕边人就是那个伴儿也就罢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十年前互相帮助和相配的“我们”,十年后往往不再是给你新思路和力量的人了。
 
  出于爱和责任,我们中大多数会坚守婚姻,然而,这不代表我们不愿意在精神上找到一位能够聊得来的伴儿。
 
  未来科技时代,我想咱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位合适的机器人“好友”,Ta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工作上的困顿,rise me up,还能记住我的偏好和心情低落的时候,及时给予安慰和希望。
 
  如今机器人全面服务人类的时代尚未全面到来,要想缓解中年人的成长危机,飒姐有几个实用方法:
 
  读点历史,内心丰盈。以前听杨绛先生讲“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想的太多”,我有些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接触到了文理通吃、逻辑清晰的人们,才发现世界上真的有能人志士,有很多比自己层次高得多的人。自己的那些小烦恼,皆是因为个人修为不够、知识面窄和心胸狭隘造成的,多读好书,尤其是史学,回归历史痕迹,发现惊人相似中的偶然与必然。
 
  练点肌肉,同龄人中显年轻。有没有这种体验,心情郁闷的时候,跑几圈会轻松很多,yes,就是需要“动起来”,出一身汗,爽!当然,飒姐推荐力量训练哈,同一个健身房里60+的阿姨,正面像35,后背像25,挺拔有力,比图片PS更有4D效果,还落个好身体,哈哈。
 
  常写文章,抒发情感。带动和鼓舞了好几波“心灵写手”,随机采访了几位经常写文章的亲友和老师,大家的反馈是写文章会释放自己,可扮演不一样的自己,还能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颇有成就感。
 
  既然陪你成长的人很难找,我们就自己陪伴自己,让书、运动、文章成为我们的生活。从向“外求”到向“内求”,inner peace(内心平和)。
 
  3、切勿感动了自己,恶心了他人。
 
  母爱泛滥,是都市女性的软肋之一。我们同情弱者,尤其同情颜值高的文弱书生。飒姐必须站出来说:小心你的好心,带来诸多祸端。
 
  在诸多暴力案件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反而更容易受害。
 
  复杂理由飒姐不得而知,读者可参照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都市男女偶尔有情愫,请发乎情止乎礼(除非你真的认定了),否则,女性对情感的期望总是细腻而随心的,男性对情感却自私和短暂的多,两者并不匹配。
 
  80后对于“木子李”应该还有印象,近年来她的故事竟然变成了狗血“小三怨妇篇”,着实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感到唏嘘,标榜异常独立和情感自由的她,遇到了一位有趣的司机,竟然深深沉沦,爱到无法自拔,甚至上演了小三叫板正室的戏码(看样子无论再强悍的女人,真的爱了也就颓了)。
 
  So,你发在朋友圈只想让他看到的那些话,就像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无奈+无聊+无用。认清复杂感情的最终结局,不要轻易放下自己的尊严,切勿演出只感动自己的独角戏,徒增自怨自艾。
 
  写在最后
 
  都市,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多元的文化,让心与心的距离也在扩大。作为都市女性,我们能够抓住和掌控的事情太少,心里不禁发慌,越是握不住的温暖,我们越是在乎。
 
  其实,如果我们学会“自处”,懂得“慎独”,将历史看懂,将人心看透,也就不会慌,反而从容起来,要来的不拒,想走的不再追。
 
  缓解浮夸和孤独,在自我学习中逐渐放下面具,活出真实的自己,让人性熠熠生辉。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