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以及背后那个“危险的女人”

admin2025年05月06日 18:15:06
阅读:
标签: 财新 胡舒立
分享:

报道发出的当晚,武汉就发官微辟谣,然后接着又发了一条消息: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最近,财新报道《两月来,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福利院发生连续死亡》,说武汉养老院有11位老人死于疑似新冠肺炎。
 
  报道发出的当晚,武汉就发官微辟谣,然后接着又发了一条消息: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财新不是吓大的。
 
  3天后,财新又推出了长篇报道,还是关于养老院的。
 
  这一次,财新直接把11名死亡老人的名单列了出来。
 
  不说狠话,只说事实。这就是财新。
 
  以及它背后的女人,胡舒立。
 
  01
 
  年轻一代,可能对于胡舒立不太熟悉。但想必对这次疫情报道中大放光彩的财新杂志不会陌生。财新杂志,就是胡舒立一手创办的。
 
  胡舒立是标准的名门之后。
 
  外公胡仲持是《申报》的编辑,也是一位知名翻译家。外公的哥哥胡愈之,是鲁迅挚友,创建出版社并出版了《鲁迅全集》以及斯诺和斯坦贝克作品的中文版。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最后官至副国级。胡舒立的母亲是《工人日报》的编辑。
 
  1978年,胡舒立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四年后,她分到《工人日报》做调查报道。1985年,她被派往厦门记者站工作。厦门当时是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片热土上,她认识了一些重要人士。
 
  90年代,胡舒立回京,进入《中华工商时报》。这期间,她认识了很多日后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些人也成为胡舒立事业的核心朋友圈。
 
  1998年,在王炳南之子王波明的支持下,胡舒立创办了《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11年。
 
  从此,很多大公司进入了噩梦时间。从“琼民源案”,到“银广夏案”,不知多少公司高管进了监狱。
 
  1998年4月,《财经》创刊号做了一则爆炸性的封面特稿,这就是“琼民源案”,很多老股民应该还有印象。一家地产公司虚报利润后,股价涨了四倍。散户损失巨大,但事先得到消息的内部人员则早已卖掉股份。监管者愤怒了,王波明带着高管们不得不前去领导的办公室做检查。
 
  2003年初,财经记者在香港发现很多港人都戴着口罩,原来有一种神秘的新型病毒出现了。但当时国内的卫生官员称病毒已经得到了控制。
 
  不得不夸赞胡舒立的新闻敏感性。她立刻让手下全天跟踪世卫组织的网站,同时推出相关报道,直至收到禁令。
 
  此事之后,胡舒立意识到,有些事情可以先让记者调查成稿,然后等待机会。一旦官方发布消息,立即推出长篇报道。这种极考洞察力的操作手法,后来成为财经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6月8日,国家通讯社发布了一条简讯,称深圳市长许宗衡被查。29分钟后,财经就推出了一篇3000多字细节丰富内容详尽的深度报道,让业界啧啧称奇。
 
  一批批重磅报道,使财经不但在传媒江湖声名鹊起,甚至很多政府官员都认为,财经背后一定有人。
 
  但财经也因大胆激进,受过惩罚。
 
  2007年1月,财经推出《谁的LN》的报道,称有人用极少的资金控制了一个庞大的集团。报道刊出后,顿时引起强烈关注,但也得罪了一些不能得罪的人。最后,网站被迫删稿,报摊也撤下了该期所有杂志。
 
  这些报道,为胡舒立赢得了崇高的荣誉。2001年,美国的《商业周刊》将胡舒立誉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02
 
  但这个危险的女人,让一直坚定支持她的王波明都觉得害怕了。两人在很多方面开始出现分歧,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2009年,胡舒立带走了团队中的大部分人,于当年年底创立财新传媒,自任总编辑。
 
  从1998年到2009年,胡舒立通过一批批报道,打造了财经杂志在中国的超强影响力。
 
  在新的十年里,财新的事业版图变得更大,也迎来了更多的资本支持。
 
  2013年,华人文化正式入股财新传媒,“中国默多克”黎瑞刚出任财新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瑞刚何许人也?感兴趣的,自己去查。
 
  对了,马云马化腾也入股了财新。二马从不同槽,但为了胡舒立,两人破例了。
 
  在中国,这样的媒体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媒体。
 
  随后,胡舒立带领财新,一路见佛杀佛。
 
  最著名一役,是围剿险资害人精。此役中,财新挑了根最难啃的骨头--英俊中年吴先生和他的AB。
 
  在数篇重磅专题报道集群式轰炸下,吴先生绝地反击,起诉财新和胡舒立。当然,跟当年的蓝田股份一样,虽然AB体量更大能量更强,但也没能坚持多久。很快,AB被监管层接管。英俊的吴先生,也锒铛入狱。财新报道中的众多细节,最终都被一一证明是实锤。
 
  此次疫情报道中,财新的表现一如既往,生猛、理性、专业。
 
  1月23日,财新发布报道《管轶:去过武汉请自我隔离》。文章里,管轶说:“连我都选择做了逃兵。”很多人骂管轶,连带着财新也被骂。
 
  后来,事实证明了那篇文章的价值。
 
  中间,财新很多文章都在朋友圈刷屏。更多的自媒体文章,也都是建立在财新调查的基础上。说白了,很多内容都是出自财新。
 
  03
 
  财新,一直被羡慕,但无人能模仿,更别提超越。因为它背后站着胡舒立。
 
  无数人猜测她背后的人物,以及她与各路商业巨子的交集。但这个兼具传媒世家与红色血液的女人坚持认为,人们高估了她和权力的接近程度。她说,我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今天来看,胡舒立的成功,固然和她的背景有关,但更多是她游走在边界之上的能力和决心。她知道如何把握报道的界限,她接近界限,甚至推动它,但她绝不会跨越它。
 
  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财新网不是民营媒体。这是一家国资控股的“省级新闻单位”,属北京管理,和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电视台、千龙网等新闻单位平齐。
 
  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对于胡舒立,我是服气的,当然也有嫉妒。
 
  疫情以来,我有数篇阅读数十万的文章不翼而飞。论尺度,我的文章肯定远不及财新。文字上,更是字斟句酌,生怕有影射嫌疑。留言上,稍微出格的,都不会放出。我认为我写文章是小批评大帮忙。可惜,俏媚眼白抛了。
 
  用胡舒立的话说,这个社会要有喜鹊,也必须有啄木鸟。啄木鸟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我再重复我那篇消失的文章中的一句话:现在,允许媒体进行必要的舆论监督和反思报道,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感谢财新团队,感谢胡舒立。更希望有一天,我们不用感谢他们。
 
  我的一个老领导跟我聊天时说,这次传统媒体表现,整体不是优不优秀的问题,也不是及不及格的问题,而是该死不该死的问题--这么大的灾难面前闭眼睛,只能说是该死、将死。
 
  确实,从这次疫情中表现看,很多媒体的老总都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真正的共产党人,从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会以国家利益为重,懂得激发真正的正能量,知道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
 
  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无动于衷,懒政怠政,写些无关痛痒甚至是蹩脚的擦鞋报道,往轻处说,是没有担当,往重里说,则罪不可恕,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方方在她前天的文章中引述我被404的一篇文章。她说: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文字相当尖锐,也让我颇感刺痛。我要摘录其中一段,留给自己反思。文中说:“非常看不起湖北和武汉这些媒体的老总,有些官员固然有责任,难道你们就问心无愧吗?和几千万本省人民的安危相比,自己的仕途和待遇,真有这么重要吗?你们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难道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危害?为什么不敢抗争一下,把真实的情况报道出来?”
 
  虽然她接下来还说,现在把媒体当官场用来混位置的人很多。但我想,不管怎么样,媒体里还是有不少人才的吧?
 
  胡舒立的背景,你们学不来,但她的决心和担当,是不是可以学一下呢?

 
作者/边城蝴蝶梦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