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为何要做线上生活平台?

admin2025年05月06日 18:16:37
阅读:
标签: 支付宝 平台
分享:

但是,对于现在的支付宝来说,它可能是唯一正确的路。



  支付宝正经历一个重大转变,从一个支付工具向生活平台的变化,在2020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CEO胡晓明说,支付宝未来要做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根据我长期对支付宝的观察,这种变化更多是出于支付宝自身战略的延续性所致,当然,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这个战略的推出,有临门一脚的作用。
 
  几年之前,可能是在2016年或者更往前,哇,已经五年前了,这时间真的很快。支付宝就想成为一个生活平台,那时候的支付宝甚至考虑过品牌的变更。当然具体变成什么我不知道,但比如叫做“生活宝”什么的还是很有可能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当时支付宝做过社交关系链的拓展,买下过春晚的红包独家合作权,但是后来这条路并不顺畅,因为当时以社交为基础的对更广泛生活领域的拓展,遇到了用户黏性不高等方面的挫折。另一个原因是,在那个时候,微信支付在线下二维码领域迅速的拓展,也让支付宝如芒在背,同时在几个条线上打仗,支付宝当时并没有那样的能力。
 
  所以,当时的支付宝选择了战略收缩。在工具派和平台派的争论中,工具派全面占据了上风。现在回头看,当时的战略选择是对的。与其和多个对手在多个战场上“缠斗”,又无全胜把握。不如集中在一个战场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而这个战场,又是非同小可的意义非凡。支付是所有商业闭环的最后的环节,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又更加突显出来。
 
  “支付就用支付宝”的广告语就是这种战略选择的体现。当时的支付宝集中力量,在2017年和微信展开了线下支付生死战,用创新式的寄送付款、双向红包以及每天千万的补贴,硬生生的和微信做到了线下支付的分庭抗礼,也形成了目前零售支付的“两大”格局。
 
  这场战斗在阿里巴巴历史上的战略意义,我认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它是支撑现在蚂蚁金服市值的重要根基,线下支付团队乃至整个公司当时的付出,与拯救了阿里巴巴的阿里铁军作用同等重要。
 
  经此一役,支付宝重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回归了自己的“种子用户”,赢得了继续生存的空间。
 
  但是,支付宝的生存压力(或者说危机)依然存在,而且丝毫没有减退,这种压力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 线下支付规则的改变。以网联和中小支付机构为代表的新势力,正在谋求通过统一二维码来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经建立的“护城河”抹平,这是非常现实的威胁,就像当年银联的成立,以及POS机联网通用一样。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在线下零售支付的基础设施上,所有人再次站到同一起跑线。这个格局变化带来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致于除了微信支付、支付宝以外,包括传统金融系(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其他巨头(今日头条、美团、百度、京东、平安系)、其他所有的支付机构,都在期望并加速这种变化的发生。如果这种变化发生,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有巨大的影响,但是支付宝黏性要弱于微信,所以影响更大。
 
  当每一个APP都可以支付时,工具的价值就变小了。打个比方,以前我当记者时,每一个记者都要买一个录音笔,因为手机的录音功能很有限,内存也很小,所以录音笔有价值。当手机录音功能很强,并被集成到手机中去时,几乎没有人今天还用录音笔。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2) 线上竞争的激烈和流量的分散。最近几年,各种线上生活服务APP越来越多。很多领域产生了专业的小巨头。如餐饮服务的美团、新闻阅读的今日头条、线上购物的京东,乃至后起之秀拼多多。各家都在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对圈养的私域流量进行商业转化,价值最大的支付和金融服务肯定要在自家的闭环里完成。所以,他们占用用户的时间越多,对支付宝的威胁就越大。
 
  从这个角度说,支付宝必须有自己的服务抓手,才能够扶持其自己的客户群,只有客户的服务在你的平台上,支付和金融的转化才有可能发生。这时候,形势所逼,支付宝一定要赶上,要开放,要服务小微,要把更多的小微商户服务好,这样才能在支付宝这个平台上集合流量,提高客户黏性。所谓“金融来源于生活”,要想把支付做好,就要把生活场景做好,道理很简单。
 
  这两点压力是现实的,所有人都看得到,为了应对这种压力,支付宝必须承担起服务业、小微商户数字化转型的重任,所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但是,支付宝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互联网逐步深化的今天,支付宝如何给客户带来价值?这个问题很简单很老土,但是大道至简。
 
  必须向商家和产业更大范围的开放,开放的不仅是技术和能力,也包括流量和流量分发的效率。技术开放不难,难的是将客户开放。
 
  对于任何一个平台来说,流量或者说客源都是最核心的资源,所有的开放都是相对的,既希望商家和平台有协同效应,共同提升客户黏性,又希望商家不要做大,以致把客户都薅走。所以,我们看到了微信,至今不让小程序分享朋友圈。这本身是一个悖论,别的APP可以分享朋友圈,但是微信自己要推的小程序不可以。为什么?就是怕有人在自己的平台做大。
 
  同样,支付宝的开放也面临这个问题。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待问题。支付宝必须在能力和技术上,对于商家的流量进行更高效精准的分发,让商家更容易被消费者看见,让需求和供给能够更高效的匹配。
 
  所以,我理解,未来支付宝可能会更像一个生活服务的今日头条,基于用户更广泛、更高维度的数据,来智能化推送服务,这应该是支付宝未来开放的核心,也唯有这样的开放,才能真正给商户和企业带来价值。
 
  道理依旧很简单,你可以把支付宝理解成一个服务的“中介平台”,就像我买房卖方租房要找贝壳找房,为什么?很简单,我在这里能把房子租出去,它给我带来价值。
 
  再回到支付宝,做一个生活平台,将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面临的是各个平台的小巨头,每一个细分服务领域,都有一个有野心的小巨头,他们固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可能会培养出更强的专业能力。
 
  但是支付宝并非没有机会,反倒我觉得它还有很大机会。
 
  为什么?
 
  因为聚合本身是有价值的。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去过万达广场,我们会明白聚集扎推的商业价值,商家在平台上的聚合,实际上是在相互引流。有了数据和AI,这种相互引流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道理是这样,实践上也是这样。我认为,支付宝在金融服务平台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成功。以我个人来说,买基金、做定投,已经基本在支付宝上了,因为它客户体验确实挺棒。我相信,今天比我更年轻的人,在支付宝上借花呗、借呗,甚至理财的比例,已经非常之高。支付宝赢在,1)聚合、2)客户体验、3)年轻人口碑、4)由支付、消费金融、借款以及理财打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在金融上能成功,在更广泛的生活服务上也有可能成功。所以,支付宝要想赢,一定是赢在聚合,一定是赢在极致的用户体验,一定是赢在更高效的AI上,一定赢在让小企业能赚钱上。
 
  而疫情,只不过让本来就箭在弦上的这些改变,加速了而已。
 
  就在我今天看APP Store时,我发现,支付宝的口号,已经从“支付就用支付宝”变成了“支付宝-生活更简单”。
 
  这条路,很难。
 
  但是,对于现在的支付宝来说,它可能是唯一正确的路。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