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真的会有“报复性消费”吗?

admin2025年07月21日 06:09:32
阅读:
标签: 疫情 报复 消费
分享:

还是网友的心声最实在:“我以为我会报复,但是我没有money(钱)。”“报复不报复的,我心里没数吗?”


 
  有人一次下单77杯奶茶,有人一次点了“一本儿”烤肉,海底捞恢复营业首日线上排号爆满……疫情还没结束,报复性消费已经来了?
 
  江苏省一项消费调查显示,疫情过后,近九成居民将出现补偿性消费和报复性消费。业内人士说,以新生代为主流消费群体的行业及细分品类很可能会迎来报复性消费,不过需要企业做一些引流和营销。
 
  还是网友的心声最实在:“我以为我会报复,但是我没有money(钱)。”“报复不报复的,我心里没数吗?”
 
  01、报复性消费,已经来了?
 
  李兰娟院士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全国范围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武汉疫情也在明显变好,希望3月底新增病例可以全部清零。”
 
  钟南山院士12日表示,预测本次疫情在6月份结束是可以期待的。冠状病毒在温度较高的夏天是比较不活跃的。但是也要取决于各个国家的重视程度。国家卫健委同日表示,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以及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人们心底里被压抑良久的消费欲望也逐渐被点燃。
 
  据媒体报道,山东潍坊一家烤肉店复工,顾客打电话直接“来一本儿”,意思就是整本菜单全点一遍。店长起初以为是恶作剧,经确认无误后,3个人忙活了3个小时搞定这一大单,老板亲自开车送货上门。顾客袁女士表示,这顿外卖花了1200元,家里八个人一顿没吃完。
 
  海底捞火85家餐厅昨日(12日)恢复营业。中新经纬记者了解到,部分恢复营业的餐厅出现了顾客爆满的情况。
 
  心理咨询师彭熠评论说,袁女士上述行为就属于典型的报复性消费,主要和补偿心理有关。“前段时间憋坏了,各种需求都被压抑了,一旦复工复产生活恢复正常就开始爆发,出现过度补偿的行为。”
 
  线下报复,线上也报复。
 
  “38女王节”是疫情期间第一个大规模线上促销活动。来自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天猫“38女王节”,整体销售额远超去年,超过2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整个“38女王节”期间,淘宝直播带动的销量同比大涨264%,最高的一天带动成交量增长了650%。
 
  饿了么数据显示,从2月10日复工开始,第一周,上海人在饿了么消费了16万单奶茶;到第四周,这个数字变成了消费了33万单,其中一名用户一次性下单了77杯奶茶。
 
  02、报复性消费到底会不会来?
 
  有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目前消费市场出现回温迹象,但究竟能不能说明疫情过后会有报复性消费,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表示,此次疫情将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消费行为等产生较大的后续影响。疫情结束后,与大健康相关的一些行业,将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这也将为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至于报复性消费会不会来、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些行业?朱丹蓬提到,以新生代为主流消费群体的行业及细分品类很可能会迎来报复性消费。
 
  “比如咖啡、新式奶茶等各类餐饮。疫情期间,年轻消费群体可以说已经憋疯了,他们早就想出来消费了。疫情期间,这类行业其实也经历了一轮洗牌,未来能够生存下来基本上都是优质企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行业发展。”朱丹蓬表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消费者的正常消费需求被压制,疫情结束后,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行为。
 
  不过,银河证券分析师周颖指出,疫情的持续,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人群收入及预期收入明显降低。即使疫情结束之后,可能有一些报复性消费,即被压抑的消费快速释放,但还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整体消费能力有所降低。
 
  中新经纬从北京一家连锁餐饮店相关负责人口中获悉,现阶段,该店仍较为依赖线上外卖,有部分门店恢复了堂食,但顾客寥寥无几,“一天不到10桌客人,还未看到所谓的报复性消费。”
 
  该负责人指出,疫情过后,消费者普遍会存在一段时间的心理恐慌期及适应期,需要经历一个消化过程,“我们预计这个消化过程会持续1-2个月,到时企业会做一些引流、营销等,把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重新唤醒。如果出现报复性消费的话,我们预计应该是五一以后。”
 
  北京大鸭梨餐饮集团总裁郭琦此前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提到,2003年非典时期,大鸭梨在疫情结束后约三个月时间,其门店运营才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欲望被压抑着,随着疫情结束,消费欲望会慢慢被释放,最终爆发。”郭琦说。
 
  03、网友:报复不报复,你心里没点数吗?
 
  3月10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苏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调查报告》,调查时间为2月25日到3月1日,近九成受访者会有补偿性消费,约饭、买衣买鞋买包、观影K歌、运动“撸铁”和外出旅游成为优选。以徐州市为首的部分城市未来可能会出现一波报复性消费。疫情结束后住房消费观念较为理性;线上生鲜、线上就医/购药行业发展形势较好。
 
  一项2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11.6%的参与者表示疫情结束后会进行报复性消费,要去超市、商贸“买买买”;45.5%的参与者称不会报复性消费,而是要报复性存钱、报复性挣钱;15.3%的参与者表示没条件报复性消费;另有4%的参与者称自己一向不爱“买买买”,也没考虑所谓报复性消费。
 
  听一听网友的心声:
 
  @MM微易:我以为我可以报复,但是我没有money,啊,多么痛的领悟…
 
  @熊熊熊非常熊bear :报复性消费啥呀??我对自己心里没数吗??我都快被没有钱报复了
 
  @废材已被安利成功:别人怎么样,我不敢说,我自己的消费肯定是要下降的,经济不理想的情况下肯定要多存钱,但是收入又不高,只能是靠省了
 
  @Abuiiii:我的钱包已经先报复我了
 
  @清水芙蓉母大虫:报复性消费?想多了,兜里的钱还得还房贷呢
 
  @慕北北:不敢报复,现实会报复我的
 
  对于报复性消费,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建议,消费者应树立“消费是为了满足现实需求”的观念,“消费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购买最合适的那款商品。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有主见,尽量避免盲目地随大流、追风头,杜绝与他人攀比。”
 
  消费稳增长的同时还要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付一夫坦言,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重点应当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并加强舆论媒体等社会监督,强化对产品质量与商家经营行为的监管,以引导商家规范经营、诚信促销,同时还应完善消费者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闫淑鑫 常涛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