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请不要沦为试错的成本

admin2025年05月06日 11:29:02
阅读:
标签: 试错 瑞幸咖啡 成本
分享:

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体系的完善…都需要不断的试错,可在试错过程中是有成本支付的。问题是,这些成本该由谁承担呢?

 

 
  01
 
  事例
 
  4月2日,在美国上市的瑞幸咖啡自曝自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公司某高管及部分员工伪造虚增了高达22亿元的收入,一时众人震惊。
 
  当日其股价呈自由落体运动,由26元跌至6.4元,甚至一度跌至4.9元,最大跌幅超80%。
 
  在4月7日宣布停牌前,其股价收于4.39元,相比其3月高峰时的110亿美元市值缩水了约100亿,想必瑞幸的投资人和股东们早已哭晕在厕所。
 
  从成立到上市仅用17个月,创全球最快IPO记录,瑞幸咖啡曾被认为是独角兽新创企业教科书级上市的典范,谁会想到里面竟有如此大的黑洞。其高补贴揽客的烧钱商业模式,随着公司的起伏也在经历“质疑-肯定-再质疑”的循环往复。
 
  2020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是新冠疫情。一二月份疫情在中国蔓延扩散,到了三月在中国初步被控制后,疫情却出人意料的开始在全球肆虐,并呈现失控的局面。
 
  面对疫情防控,英国等国家居然提出了群体免疫的应对策略--不控制疫情传播,而是控制传播的速度,让绝大部分人有序的感染肺炎并通过自身免疫力产生抗体,由此制服病毒…说白了,就是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讽刺的是,英国首相约翰逊竟也不幸“中招”,在新冠检测呈阳性自我隔离十天后病情加重,不得不进入ICU。虽然群体免疫策略后来被放弃,但面对崩溃的医疗体系也许是只做不说罢了。
 
  群体免疫看似残酷,实则是历史事实。曾经的鼠疫、瘟疫、黑死病……哪一场病毒灾难不是以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群体免疫呢?
 
  瑞幸咖啡的烧钱商业模式是一种试错,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也是一种试错,只是有人付出了惨烈的成本。
 
  02
 
  试错
 
  成功是干出来的,准确的说是试错试出来的。
 
  一个国家通过各种尝试,寻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路径;
 
  一个企业通过各种尝试,摸索出自己的商业模式;
 
  一个个体通过各种尝试,碰到自己的发财机会和财富升阶技巧。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各种尝试,不断的试错、不断的累计,直至发现最适合的,而这期间就有各种成本的付出——资金、时间、精力、甚至生命,有些不幸的人就沦为其间的成本。
 
  万达集团的老板王健林曾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王老板发迹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如此(现在也如此,只是法律/制度的规范多了),只要敢闯、敢干、敢试、胆子够大,说不定碰着哪个机会就发达了。
 
  于是,把体制内低价的物资高价倒卖到市场中的套利来了、行贿受贿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手段来了、以各种不正规的方式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来了、坑蒙拐骗非法集资等原始积累的方法来了……这也正是前些年对改革开放后的一批企业家原罪讨伐的根源。
 
  中国的市场经济在各种试错中不断成熟,但试错的成本却由某些人承担: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下的农民、国有资产被侵吞后的全民福利、国企改革中大下岗的工人、成就别人原始资金积累的受骗百姓……
 
  现实就是这样的吊诡:
 
  牺牲个体成就集体。
 
  牺牲部分成就整体。
 
  牺牲局部成就系统。
 
  对个体来说是灾难,像一座压在头顶的大山,可对整体和系统来说,却是难得的教训和经验,并推动整体和系统的发展、完善。
 
  P2P暴雷让众多投资人血本无归,但得出了“金融得监管、不能随意放开”的教训,由此避免了更多后来者上当受骗,第一批血本无归的投资人就是成本;
 
  理财打破刚性兑付,买了信托或银行理财的人陷入无法兑付的困境,但解除了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信托或银行理财的购买人就是成本;
 
  房价高涨后,地方政府能把土地卖更高的价钱、从而获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的更多资金,让城市越来越美好,但买房人、尤其是追涨高价入手的买房人就是成本。
 
  这样,本文开头的事例也就多了一个理解的角度:
 
  瑞幸咖啡或许会倒、投资人或许损失惨重,但他们就是试错的成本,最起码证实了靠烧钱补贴做高营收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后来的创业者/风险资本/股市散户等都会受益。
 
  对疫情不严控严防,企图通过群体免疫来战胜病毒会带来大量的死亡,这会给其他国家敲响警钟,在政府加强防控的同时、老百姓也会心甘情愿的配合(西方老百姓由最初的不配合到现在的逐渐配合,就是在看到大量死亡后改变的),而这有助于疫情的防控,可有些人却沦为成本。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体系完善…都需要试错,而试错又得付出成本,如何不让自己成为成本呢?
 
  03
 
  策略
 
  关于成本承担,实际上已有一套众人认可的原则:谁承担成本、谁享受收益,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
 
  想获得P2P的高收益,就得承担借款人违约/平台资金池的高风险;
 
  想搏击贷款买房的高杠杆收益,就得承担杠杆断裂财房两空的风险;
 
  想创业成就事业实现财务自由,就得承担创业失败亏本赔钱的风险。
 
  但有些成本承担的却很冤枉: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去私募风投、去庞氏投资…自己承担了试错的成本,而收益却主要归于他人,事例一中的瑞幸咖啡就是如此;自己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外出/扎堆/人群聚集沾染病毒,为病毒研究提供了数据、为病毒防控提供了经验、为警醒他人做了牺牲……可死伤的代价却是自己承担啊。
 
  所以,不想成为试错的成本,要坚守一个策略:在自己风险承受范围内去尝试。
 
  面对高收益理财,要考虑自己是否承担得起本金损失的风险;
 
  面对自己创业,要思量能否承担起投资打水漂、并浪费几年时间的风险;
 
  面对买房,要考虑房价不涨、自己能否维持杠杆不断裂的风险。
 
  保守的策略或许不能让你一夜暴富、资产暴击,但最起码能让你保住现有的财富,这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最优妥协策略。
 
  那谁来试错呢?
 
  让有资本的人去试错。
 
  让有能力的人去试错。
 
  让能承受的人去试错。
 
  开餐馆创业失败了,整个餐饮业会吸取教训并整体升级优化;
 
  风投某个公司失败了,整个资本圈会吸取教训并验证了一种商业模式不可行;
 
  炒房客资金链崩盘了,整个房投圈会吸取教训并对选房、运营和现金流筹划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们牺牲了个体,却成就了集体,他们就是成本。
 
  作为普通人,如果你资金、实力、能力、资源等都普普通通毫无优势,我劝你就不要踮起脚尖冒险去尝试、凑那个热闹了,免得成为先烈和炮灰,成就了他人的阶梯、而自己却沦为成本。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