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的一句话,如今却成了这个社会现状的高度总结。
而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用命写书的伟大作家,边吐血边写书,在完成最后一本著作后倒下。
他就是“陕北之子”,《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01
7岁被亲生父母抛弃
在贫穷和饥饿中长大
1949年12月3日,路遥出生于陕西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从老到小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兄弟姐妹八个,他是长子,父母给他取名“王卫国”,路遥是后来的笔名。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路遥,冥冥之中注定了要被贫穷和苦难贯穿一生。
路遥的亲生父母和弟弟妹妹
8岁那年,路遥的弟弟出生了,家中辛苦劳作一年赚的钱根本不够抚养五个孩子。
几天后,父亲决定把路遥送给远在延川县的哥哥抚养。
临走那天,父亲给路遥装了几件没法穿的衣服和一些粮票,骗路遥说伯父家的孩子想跟你玩,就带着他走了。
在去县城的路上,路遥跟着父亲一路乞讨,勉强要到了几块钱,但父亲只给路遥留下了几毛钱。
到了伯父家,父亲说去赶集,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虽然路遥当时只有七岁,但他知道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自己被抛弃了,在他眼中,父亲就是个懦弱窝囊的人。
每次路遥跟别的小孩打完架,想要得到父亲安慰时,父亲怕惹事,回来不问是非对错都会再打他一顿。
虽然被伯父收养,但伯父家的条件也刚刚够维持温饱。
小学毕业前,路遥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他经常想的一件事,就是如何逃离这望不到头的苦难。
唯有读书,拼了命的读书。
连几分钱的铅笔都买不起的伯父家根本不允许他继续念书,要想在伯父家继续生活下去,只有跟祖祖辈辈一样种地。
路遥早就受够了贫穷,发誓坚决不下地做农。
路遥苦苦哀求伯父:能不能让我考一考?即使考上了我也不去上。
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路遥,在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全县第二名,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延川中学。
《平凡的世界》剧照
喜欢读书的贫穷少年孙少安几乎就是路遥的原型
经过路遥的软磨硬泡,伯父勉强同意继续供他上学,但代价是路遥每个月的饭钱要大打折扣。
为了填饱肚子,路遥经常在路边挖野菜充饥,接下来的几年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路遥的童年充斥着贫穷、饥饿和苦难,虽然连活着都是个大问题,但不得不说,这些经历对路遥的人格和创作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02
对初恋掏空家底,却被无情抛弃
第二任女友供他上完大学后结婚
1969年,在外打拼数年的路遥决定回县城接受再教育。
这次回来,他结识了初恋,林虹。
林虹来自北京,长相漂亮多才多艺,身边不乏追求者。
当时已经开始写作的路遥当即写了一首情诗送给林虹,没过多久,两个人就陷入热恋。
他们在山顶上唱歌,在小路上散步,路遥觉得自己的人生终于不再那么苦了。
几个月后,上边把仅有的知青招工名额给了路遥。
深爱着林虹的路遥不想再让恋人跟着在这种穷苦的地方待着,就把名额让给了林虹。
路遥跑前跑后,用所有的积蓄买来村里最好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全部装进林虹的行李,目送着她上了火车。
但刚回大城市没多久,林虹的分手信就寄来了。
一无所有的路遥当时就像天塌了,一连好几天都萎靡不振。
半年后,路遥被安排进入县通讯组培训。
也就是在这里,路遥认识了自己的妻子林达。
林达家境优渥,父亲是归国华侨,她性格开朗、温柔体贴,文笔也很好。
两人互相被对方的才华所吸引,开始了长达几年的恋爱。
1973年,24岁的路遥开始在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
同样作为知识分子的林达很支持路遥,而且,知道路遥念书要花很多钱,林达更是每个月拿出大部分工资先给路遥用。
可以说,是林达供路遥念完了大学。
同样,正因为有了林达的资助,路遥才能安心地学习和创作。
毕业后,成绩优秀的路遥成为了刊物《陕西文艺》的编辑,而林达也被调到西安工作。
路遥和妻子林达
两人终于结束了4年的异地恋,开始在西安的生活。
很快,他们就结婚了。
一年后,夫妻俩迎来了女儿路远。
03
边吐血边写书
燃烧生命完成著作
妻子却在死前提出离婚
不过,路遥幸福甜蜜的婚后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林达是大户出身,有工作有事业。而路遥在农村长大,生活习惯比较传统。
而每次一开始写作,路遥就变得“生活不能自理”。
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对家中的任何事都不管不顾,甚至好几次让正在上班的林达回来做饭。
林达难以接受这样的生活,原本夫妻作息就不同,后来索性连话都不说。
就这样,两人从朝夕相处变成了形同陌路。
几个月后,林达第一次提出离婚。
但路遥当时已经在文学界小有名气,新书《人生》也正在舆论顶峰。
他怕自己的声誉受影响,更怕自己年幼的女儿受伤害。
没过多久,路遥开始着手写《平凡的世界》。
他回想起自己这几十年间经历的每件事,把所有的思绪都寄托给了这本书。
在书中,路遥用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生活与冲突,纷繁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刚写完第一部,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位编辑发现,非常喜欢,于是把它录制成广播节目,1988年3月27日开始,130天的连续播放,《平凡的世界》直接受众达3亿。
路遥一下子变得非常出名。他自己也是边听节目,边赶着写第三部。
这个时候,林达第二次提出离婚。
为了能跟笔下的角色感同身受,路遥直接从城里搬到了矿井,甚至做了很长时间的煤矿工人。
身为一个作家,这样的专注和献身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但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这种对家庭的不负责任让林达忍无可忍。
她需要的不是一个声噪全国的作家,而是一个可以有责任感、爱家也爱她的丈夫。
不出意外,路遥再次拒绝了林达提出的离婚。
而此时,路遥因为在矿井短时间吸入过多有毒气体,患上了严重的肝硬化腹水。
在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时,路遥的病情已经从咳血变成了吐血。
在没有电脑的80年代,他每天要用手写好几千字,有时疼起来连笔都抓不稳。
就这样,三部《平凡的世界》,路遥写了整整6年。
在写完最后一个字的那一刻,他倒下了。
再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
他环顾四周,除了送自己来医院的朋友,还有一封熟悉的离婚协议书。
林达再一次提出离婚,而这次,路遥终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朋友来看望路遥时,路遥哭诉道:
“我那老婆怎么就跑了啊……”
“等我出院以后,我先回王家堡老家,让我妈把我喂上一个月。我妈做的饭好吃,一个月就把我喂胖了。”
结果母亲的这顿饭,路遥到最后也没有吃到。
去世前一天,路遥抓着朋友的手,鼓足了力气说:“生活太残酷了,我一定要站起来……”
去世前的最后几分钟,路遥在病床上蜷缩着,哭喊重复着一句话:
“爸爸妈妈还是离不得,爸妈亲着哩……”
路遥生前和女儿在一起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
04
潘石屹连看七遍,马云放枕边
这本著作影响了上千万中国人!
路遥这辈子著作无数,但我觉得只有《平凡的世界》才能真正代表路遥的一生。
字字看来皆是血,六年辛苦不寻常。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燃烧生命完成的作品,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凝聚着路遥对文学的偏执和热血。
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归于大地,但他的灵魂早已刻在书中。
而这本《平凡的世界》也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的明珠,无数人在看过这本书后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潘石屹连看7遍,每看一遍都以眼泪结束。
“每天晚上看着看着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觉得这个坎过不去了,我都要拿起来读一遍,以至于每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潘石屹甚至还做过一件“疯狂”的事情,他有天跑去延安,拉上延安大学的校长,说要去看看路遥的幕。结果到了墓地,他含泪沉默了:眼前只有简陋和破败。没几天,校长收到他的10万汇款。
《平凡的世界》也是马云唯一的枕边书。
“18岁时,我在蹬三轮打零工,因为路遥和他的书,我才看到希望,从此改变了一生!”
路遥去世后15年,他的挚友,同为陕北作家的贾平凹,写文追悼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个气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当我们感到迷茫、丧失斗志时,如果看过《平凡的世界》,那么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会用力敲击你的心灵。
“我们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的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快乐和幸福。”
所以,《平凡的世界》值得成为每个人的枕边书,更值得成为你奋斗之路上最坚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