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无间道,对战反催收:“这里充满了叛徒、卧底和内鬼”

admin2025年05月05日 18:34:07
阅读:
标签: 催收 叛徒 吴洪
分享:

催收和反催收之间的战争,正在不断升级。


 
  “交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激烈过。”一家催收机构的负责人吴洪发现,这片战场“充满了叛徒、卧底和内鬼,和真正的战场无异” 。
 
  一家催收公司发现,自己的员工里,有约5%的人投奔敌营,成为了行业从业者口中的“叛徒”。
 
  一些催收和反催收阵营都派出卧底,试图潜伏进敌方阵营,获取情报。
 
  还有一些催收员,会和反催收联盟勾结,“共同收割借款人”。
 
  这个战场离钱实在太近,一切厮杀,都与利益有关;一切博弈,都与人性纠缠……
 
  01 叛徒
 
  催收员丁启瑞默默将一位做了三年好友的催收同行,拉入了黑名单:
 
  “叛徒!”
 
  一个月以前,这个好友告诉他,准备去做“反催收联盟”,说“特别赚钱”,还想拉他入伙。
 
  “你想钱想疯了吧?!”丁启瑞破口大骂。
 
  对方讪讪地走了。
 
  没想到,对方真的加入了反催收联盟,开了抖音号,建了社群,并开始在朋友圈发反催收的广告。
 
  和其他催收同行一样,丁启瑞在他的广告下面留言骂了几句,然后迅速拉黑对方。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叛徒”的恨意:“恨得牙痒痒。过去他吃着这口饭,现在相当于要砸了所有人的饭碗。”
 
  疫情之后,大量的催收员,加入了反催收联盟的大军。
 
  “我们起码有5%的催收员,加入了反催收联盟。”一家催收公司的负责人吴洪统计了一下数据,结果超出他的想象。
 
  他的300个员工中,“有15位叛逃”。
 
  “大部分都是一二线城市的催收员,且工作年限低于三年。”吴洪称,这样的催收员工,忠诚度比较低。
 
  他们为什么要加入反催收阵营?
 
  从去年开始,催收行业就不再好做。
 
  监管收紧,公安严打,甲方爸爸时不时来审查,整个行业被箍得紧紧的,处于高压状态。
 
  催收员胡铭也发现,从去年开始,身边的催收同行越来越少。
 
  抓的抓,转行的转行,他自己的公司也在去年年底解散,“不赚钱,且担的风险太大”。
 
  就在催收行业举步维艰之时,反催收联盟逆势崛起了。
 
  疫情之后,胡铭注意到,反催收联盟急速壮大,并衍生出一条暴利的产业链。
 
  反催收联盟不是公益性质的,他们的核心目的,就是收取服务费--行规一般是收取10%到30%。
 
  假设反催收联盟帮助借款人,和金融机构协商不还款1万元,他们就能拿走1000甚至3000元。
 
  胡铭心动了。
 
  暂时没有工作的他,决定加入反催收大军。
 
  他只花了1个月的时间,就收获了10万粉丝。
 
  “只要将一些对战催收的小技巧发到抖音,轻松就能点赞上千。”他分享了一个如何“逼疯”催收员的技巧,成就了第一个爆款视频。
 
  “催收给你电话,你就说一定在一周内还钱,然后一周内不接电话;一周后,你再承诺一周还钱,接着又不接电话。连续三次,一定将对方逼疯,对你破口大骂,然后,录音,投诉。”
 
  而这正是胡铭当催收员时的经历。
 
  他冲着借款人破口大骂,“感觉自己被玩了,绝对不可忍”。
 
  因为这件事,他被罚了半个月的工资--他万万没想到,昨日的伤痕,却成为今日“勋章”。
 
  他大肆分享着过去最痛恨的借款人招数,并收获了大量的拥趸和欢呼。
 
  靠着帮助借款人对战催收,协商不还利息,甚至不还本金,胡铭“上个月赚了5.6万,是做催收时工资的6倍”。
 
  他知道,一些催收朋友拉黑了他,但他不以为意。
 
  “利益面前,立场和梦想,都不值一提。”
 
  02 卧底
 
  催收与反催收的战役,正在不断升级,剑拔弩张。
 
  为了压制对方,他们早就开始了相互渗透的间谍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公司派了一个人去催收公司卧底,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套路。”网名叫“欢子”的一个反催收联盟负责人称。
 
  结果“卧底”在面试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这家催收公司对学历要求并不高,大专就行,但有个硬性标准:无不良征信记录。
 
  欢子安排的卧底,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赖,没聊两句就被请了出去。
 
  欢子感慨“敌方阵营防守得密不透风”,不得不换一个刚毕业的小朋友去应聘。
 
  实际上,绝对不招有“不良征信记录”的人,早就成为了催收行业的行规。
 
  这么做,第一是为了行业声誉,第二也是为了防止卧底。
 
  催收要去反催收组织卧底,则容易很多。
 
  吴洪派出了一个卧底小分队,一共3个人。
 
  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去看反催收联盟的抖音账号,去听他们的线上直播,并混入他们的社群,与所有的借款人打成一片。
 
  每次看到那些对付催收的损招,他们都气得牙痒痒,“咬着牙看完”。
 
  每周,小分队会将反催收联盟的新招数给全员分享。
 
  比如,对于停息挂账、过度授信之类的套路,他们都提前制定好了策略,“一一破解”。
 
  不过,卧底任务也有失败之时。
 
  小分队在一次卧底的时候,被对方发现。
 
  “问的问题太专业,对方一听就知道是行内人,把我们的人踢出了群。”吴洪称,在这片江湖中,大家都“猴精猴精”。
 
  03 内鬼
 
  在催收与反催收的战争中,双方阵营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水乳交融”。
 
  在催收的队伍中,存在着一些“内鬼”,他们给反催收阵营提供情报,穿针引线,并参与“分赃”。
 
  徐明杰是一家催收公司的中高层,他已成为“内鬼”两个月了。
 
  两个月前,他的一个催收同行去做了反催收联盟,并试图拉他下水。
 
  当时对方收集了某家银行的一批借款人名单,“多达52人”。
 
  徐明杰打听到,银行将这批案子委托给了一家催收公司,他萌生了“内外勾结”的想法。
 
  他找到这家催收公司的负责人谈判:“给这批借款人全部免息,让其只还本金,我们双赢。”
 
  徐明杰给对方算了一笔账:这52人共需要还本金近100万,催收公司可以拿到20%的佣金,就是约20万;反催收联盟可以收10%的服务费,就是10万。
 
  而他在中间撮合,两边都给他几万的辛苦费--倒手就赚5万。
 
  最终操作成功,皆大欢喜。
 
  经此一役,徐明杰开启了他的“内鬼生涯”。
 
  他同时和5个反催收联盟合作,收集了大量的借款人信息。他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并找背后的催收公司谈判。
 
  在这个模式中,最难的不是谈判,而是找到催收公司。
 
  有时候,一个金融机构会同时将案子分给多家催收机构,他需要一家家排查。
 
  他最喜欢和地方上的催收公司合作--很多金融机构会将一个地区的案子,就交给当地的催收公司。
 
  “所以按照地域分好,我就能很快锁定催收公司。”
 
  靠着这样的操作,徐明杰两个月的收入就有“十几万”。
 
  “这绝对是一个暴利的生意。”他表示,疫情后不良资产暴增,市场变得巨大,加上反催收联盟崛起,一个“巨大的商机”出现了。
 
  “反催收联盟手里掌控了大量的借款人信息,并取得了借款人信任,完全可以加以利用,让他们帮我们催收。”
 
  徐明杰并不觉得自己是“内鬼”,他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生意,甚至准备建立一个“大数据库”,将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催收公司统计进来,方便以后很快找到目标。
 
  徐明杰的操作并不是个案。
 
  吴洪发现,一些催收行业的中高层已开始“被渗透”。
 
  曾经就有一个同行朋友来问他,某银行的业务现在是哪个催收公司在接手。
 
  吴洪很敏锐,一直追问,对方最终承认,自己在给反催收联盟“拉皮条”。
 
  除了中高层之外,一些催收员也开始和反催收联盟勾结。
 
  “我找了几个催收前同事,帮我协调了好几个案子。”胡铭称,他们一起商量,给借款人伪造了一些与疫情有关的“减免资料”,如隔离证明等文件,“减免了几万利息”。
 
  “这是双赢,反催收联盟赚到了钱,催收机构也获得了利益。”
 
  在这场零和博弈中,既然催收机构和反催收联盟都是受益者,那谁是受害者?
 
  吴洪称,受害者就是金融机构,它们的利益被牺牲了。
 
  比如说,一个用户本来会还一定利息,却因为催收机构的倒戈,导致金融机构只能收回本金。
 
  而借款人也成了被收割的终极对象,被反催收联盟收取了巨额的服务费。
 
  这场战役将如何终结?
 
  吴洪认为,监管和金融机构的介入,将打破这种严重的失衡,扭转战局。
 
  比如,监管将一些违规的反催收联盟列为打击对象,禁止其“干扰金融秩序”。
 
  或者,金融机构严格监督,一旦发现催收和反催收勾结,“重罚”。
 
  只有制度和规则,才能约束人性,屏蔽诱惑。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文 | 零和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