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此,格力的态度却异常强硬,先是表示,所谓的“弄虚作假”,是格力投标人员在申报过程中材料整理失误,非为中标虚标技术、能效参数行为。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移动招标中弄虚作假,被取消资格。不过对此,格力的态度却异常强硬,先是表示,所谓的“弄虚作假”,是格力投标人员在申报过程中材料整理失误,非为中标虚标技术、能效参数行为。
7月6日,格力又在官方微博进行反击,称美的在中国移动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包括发票信息不一致、技术参数不符合招标标准两点。
格力还特别指出:招标者在投标申请资料审核中本应早发现,格力也曾就相关问题多次向中国移动反馈,为什么在存在这么多问题的情况下重庆美的还能屡次中标,甚至屡次唯一中标?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转发格力举报美的的材料,并留言称,“公平的营商环境不能光靠政府,企业也要遵纪守法。”
格力这一回应实在来得蹊跷,表面上看,格力打的是美的,但明眼人都可能看出,对于美的的种种的质疑,所有的矛头其实都指向中国移动,暗批中国移动包庇袒护美的,对格力进行刻意打压。
事有蹊跷,后必有妖。
格力、美的谁是谁非,其实我不是最关心,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移动。毕竟,中国移动是一家国企,国企的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必须警惕内部硕鼠的挥霍和掏空。
近些年来,不少国企招投标环节腐败案件多发,一些国企负责人借招投标中饱私囊,几乎已经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对此,有关部门曾通报多起类似案例:
包括,三峡集团被查出“有的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一些招投标暗箱操作,工程建设项目分包现象比较普遍”。
董事长宋林落马的华润集团所属华润电力下属单位,未按规定公开招标,采取邀请招标、议标等方式,涉及金额达117.15亿元。
广西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把高速路改造变成自己的“敛财路”,仅仅一次招投标就收了231万,等等。
格力如今指控,美的产品技术参数不符合,却屡屡中标,甚至屡次唯一中标,格力不断向中国移动反馈始终无果。如果这些信息属实的话,那意味着中国移动的招投标可能存在“猫腻”,其中不排除徇私舞弊乃至利益输送的的可能。
中国移动是国内最赚钱的公司之一,去年净利润高达1066亿。这样的公司,对于任何供应商而言,都是不敢得罪的大客户。而格力如今却敢和它撕破脸,如果不是没了退路,恐怕格力也不会出此下策。
董明珠那句“企业也要遵纪守法”,是在敲打美的,其实也是在敲打中国移动。她再次把自己正面硬刚的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对于格力、美的的混战,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张剑锋表示,不宜把精力耗在相互揭短上,为行业树立健康发展、公平竞争的榜样。
然而,行业大佬之间相互揭短,捅破行业潜规则,对于普通公众,对于社会公共利益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吗?
倘若大企业之间沆瀣一气,共同作恶,相互包庇,这才是最坏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