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不知真假,就是吉林延边敦化正在进行试点,所有朝文学校老师都得用汉文版教材说汉语授课,朝鲜语文课将象英语一样,变成那个外语课。试点成功即推向延边朝文学校。
同时,网上流传说法,2023年开始,高考中不考民族语言科目,与汉族学校一起考语文。
如柳查了一下,还没有看到正式官方消息。
当然,如柳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早都应该如此。
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鼓励民族语言教学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还在高考中以民族语言科目代替汉语语文,如柳一直很疑惑国家为什么鼓励这些做法?
这些政策与做法祸患无穷,是在为民族分裂埋下种子。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心理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载体。
如果让少数民族独立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那么使用这个民族语言的主体人是不是会逐渐离心于使用汉语(国语)的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还会从心理本能认同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吗?
大家可能一下子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就从历史与英美情况来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02.
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
统一文字是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秦始皇对我们这个大一统国家最大的开创性贡献。
如果大家有人研读过世界历史,应该明白,西方学者们很早就对中国能保持两千年的统一与繁荣,总结了几条经验。
其中关于稳定繁荣的制度因素就是科举制,而保持中国长期大一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是国家长期统一稳定的最大粘合剂。
所以西方人是非常明白统一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今天由于篇幅原因,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英语。
英语现在成为全世界第一语言,与英国殖民统治分不开。
英国本土人本来只有几千万,但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现在使用英语的人口有达17亿。
英国殖民统治者殖民到哪里,必定把英语定为官方语言。
所以现在印度等国家的官方语言还是英语,使用英语的民族能不从心理上认同英国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吗?
同理,中国人目前普遍崇洋媚外,与改开后把英语教育提高到超过国语的地位分不开的。学习语言就是学习语言载体的文化和民族心理认同。
美国人太了解这个道理。
美国从立国起,一直到现在,贯穿美国发展始终的语言政策就是“英语唯一化”运动,
也叫“惟英语化运动”。
在 美 国 领 土 西 扩 的 18-19 世纪 ,美 国重点打压 的语 言是 印第安 语言 和移 民语 言 。美 国 在西 进 过 程 中 ,美 国政 府 从 西 班 牙 、墨 西 哥 以及俄国获得大片土地 ,尽 管 生活在 这些 土地 上的人 不说英 语 ,但 在 这 些 土 地 上 的 学 校 只 能 教 授 英 语 。
“熔炉主义”运动也叫本土主义运动,是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以维护白人为主流文化为目标,核心是将不同背景的移民完全“美国化”、“本土化”,英语就是本土化运动的“大熔炉”。
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我们只有容纳一种语言的空间,这就是英语,……让美国各个民族说各自的语言,绝对是让美国解体式毁灭的最佳途径。”
大家看清楚了没有,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说:“让美国各个民族说各自的语言,绝对是让美国解体式毁灭的最佳途径。”英国人、美国人使非常了解统一语言文字在促进国家统一中的重要性。
美国“惟英语化运动”和反对双语化教育正是根源于这样的价值观和政治背景。
虽然美国国会1968年通过了《双语教育法案》,但双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母语非英语的的儿童最终能够精通英语。主要是为了帮助移民儿童从母语向英语过渡,目的不是真正的双语化教育。
但仅仅是指这样的双语教育也遭到惟英语运动者的猛烈抨击。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取消双语教育的政府投资,双语教育逐渐走向衰亡。
2002年《双语教育法案》逐渐被《英语语言习得法案》代替。
198 1 年,加州参议员向国会提交了 的 《英 语 修 正案 》,该 法 案要 求 将 英 语定 为 美 国 官 方 语 言 。当 时 的 参 议
员 S . I. 早 川 提 出 了 三 点 理 由 :一 是 一 个 共 同 的语 言 才 能
统 一 社 会 ,无共 同 的语 言 会 分 裂 社 会 ;二 是 学 习 英 语 是 每
一 个 移 民的 主 要 功 课 ;三 是 一 个 移 民 只 有 通 过 学 习 英 语
才 能 够 参 与 美 国 民主 政 治 。从 198 1 到 1997 年 ,有27个州通 过州 立法将英 语定 为州 官方语言 。
总之,美国的语言政策就是坚决捍卫英语的绝对优势地位,通过统一语言来增强对美国价值观和文化观的认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大家周围有移民美国的亲友,应该听说过,移民局官员首先要考察移民者的英语能力和对美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要留学美国,都必须考托福和GRE等英语水平测试,通过对英语这样的训练,留学美国或移民美国的人怎么不会从心理和文化上对美国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呢?怎么不会从心理上对美利坚民族产生认同呢?这就是语言的威力,英美白人太了解语言文字的威力,了解语言文字背后承载的丰富内涵,通过让其它民族学习英语,通过英语达到深远的文化殖民目的和洗脑目的。
03.
我们再看看中国的语言文字政策。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自从宪法这样规定以来,国家鼓励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和用自己民族文字出版教材之风越演越烈,甚至现在直接发展到在高考中以少数民族语言科目代替汉语语文科目,以及各党政机关名称、企事业单位名称、个体工商户、户外广告、牌匾等标牌用语规定都必须用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
大家看了上面的分析,应该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每当看到相关这方面的消息报道,如柳很无奈,很痛心,不知鼓励这些政策的某些人想把国家引向何方?
新疆近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分裂势力越来越猖獗?早有有识之士指出,这与自从80年代以来,鼓励新疆维吾尔族学校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教材脱不了干系。
一个民族的儿童从小就单独学习自己民族语言文字教材,他还会对统一的多民族中国产生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吗?还会对汉民族文化产生认同吗?
大家从新疆的例子就能明白,让各民族学习发展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这里面有怎样的隐患,不言自明。
统一的国家必须有统一的文化和民族心理认同,统一的语言和文字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唯一粘合剂。
中国从秦始皇就明白这个道理,统一的文字是中国成为大一统国家最重要的手段。为什么到现代相反还开历史倒车呢?
西方人研究中国历史很透彻,他们很早就明白统一文字和语言对中国这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英国殖民者殖民到哪里,必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带到哪里,美国是一个多人种组成的移民国家,但是美国强硬推行“英语唯一化运动”。
相反,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却违背历史、违背正确潮流,逆潮流而动,鼓励各少数民族去学习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出台这些政策的人居心何在?
这背后包藏怎样的祸心,通过上面的阐述,大家应该明白,就是为分裂国家浇水施肥。
04.
2000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但是,近几年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各种鼓励政策,包括路标、标牌标识等用民族语言标注,比如蒙古族语言,满族语言,朝鲜族语言……
大家从新疆的例子就能明白,这里面有怎样的隐患,不严自明。
统一的国家必须使用统一的语言和文字,统一的语言和文字是凝聚国家和民族的最大粘合剂,是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载体。每一个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人必须认识到这个重大原则问题,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保留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但是在教材上,教学上,官方语言使用上,必须是统一的汉语普通话,这是必须的。
当然,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由于不会说汉语,不得不使用双语教学,但是双语教育政策也应该跟美国一样,只是作为精通掌握汉语的过渡,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熟练使用汉语。
但是, 遗憾的是, 直至今天, 新疆连双语教育(汉语与维吾尔语), 特别是在南疆地区, 仍然受到相当大的一部分维吾尔族干部与群众的强烈抵制与反对,更遑论纯汉语教学。 重要原因就是在新疆教育系统内部, 许多教师仅仅会维吾尔语,不会汉语,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制之下的正式中国教师, 却至今不会说中国汉语普通话, 特别是他们还肩负着国家教育大任, 中国人民用血汗供养他们, 他们却在做培植"**"分裂势力的下一代的事。
我们的教育政策必须调整反思。
汉语(国语)应该是唯一通用语言,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家更不能实行在高考中以少数民族语言科目替代汉语语文的做法,这些做法不仅危害公平,而且后患无穷。
吉林省朝鲜族人口仅占3.8%,但2018高考文科前10名,朝鲜语考生占7名(合70%),从3.8%到70%,这种神操作是怎么完成的?除少民加分外还有朝鲜族自己出朝鲜语试卷,不仅试题简单,自己批卷也大幅放水,仅凭借一门朝鲜语就可以比汉族学生语文拉开40分,再加少民加10分,相当于比汉族学生多考50分。
如果占人口比例极少的少数民族生源借助不公平的高考招生政策倾斜,进入名校,然后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生源借助名校背景进入国家决策部门,这里面有怎样的隐患,大家去想吧。
作者/如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