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流量号主张五毛:我为什么放弃公号,转型当导演?

admin2025年05月05日 04:23:10
阅读:
标签: 电影 短视频 涨五毛 导游
分享:

拍电影找不到投资,但是做短视频,有足够的投资人看好张五毛。短短一个月,他找到了投资,然后在成都招兵买马,迅速完成短视频团队搭建,目前,已经开始了短视频拍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事情还是要有前瞻性,不能说只要今天还有饭吃,就使劲吃。
 
  毕业那么多年,拼命赚钱,就是想要点自由。就想在某些时候,有点任性的资本。
 
  一定要转型,我不能把这个行业干到死了,再去转型。
 
  “今年做了两部电影、现在又开始做短视频,如果能做出点成绩的话,今年,就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张先生,电影拍的怎么样了
 
  今年4月20日,宜宾日报发布了一条消息:电影《久别重逢》在宜宾市兴文县开机摄制,主要演员有岳红、张戈、彭波等,“该片以男主角返乡的故事,展现当下都市人的乡愁,诠释回不去的故乡这一时代主题。”
 
  电影的导演是张五毛。
 
  可能写消息的记者和剧组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位导演在拍这部处女作之前,是个网红号主,有自媒体甚至给他贴上了“男版咪蒙”的标签。几年前他相继写出千万阅读量的爆款文章《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我那些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公号投放单篇价格也到了6位数。他的其他身份还有:前腾讯博客编辑、作家、编剧、公关行业经理人……
 
  现在,这个号主决定放弃了几百万粉丝的公号,转型当导演去了。这个故事都可以起一个煽情的题目:《那个写出千万阅读量引发争议无数的自媒体人,疫情期间跑去山沟里拍电影,只为了心中梦想》……
 
  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公号接广告挣钱他不香吗?怎么说不做就不做了?几乎每个身边朋友听到他这个决定的反应都是:“我靠,你特么还真狠。”
 
  8月4日,公号“张先生说”发布了文章《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都应活成一支敢死队!》,文章中他直言,湖南那个考出676分的留守女孩钟芳蓉,不应该报考古专业,“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选个好专业,将来找个好工作,想办法把这676分变成676万。然后,把父母从工地上换下来,给全家人买一份医疗保险,不要在他们生病时,去找水滴筹。如果将来能力大了,再给村里装一排路灯。”
 
  农村穷孩子的观点之争,仍然是张五毛擅长的题材和风格,立论求险,一语惊人,但全文看到最后,总能平稳落地。
 
  有人留言问:“张先生,电影拍的怎么样了”。
 
  我不能把这个行业干到死了,再去转型
 
  “张先生说”3月到7月的四个月时间里完全停更,7月份至今也只推送了两篇稿件,不知道的都以为这个号彻底停了,也有不少粉丝了解内情--主理人拍电影去了。
 
  “本来想写篇文章说说为什么突然就不更了,但也不知道该写点啥,不知道怎么解释。”这四个月里他跑去拍了一部叫做《久别重逢》的电影。用他自己的话说:“其实最初的想法就是想放弃公号,直接改行当导演。”
 
  在张五毛看来,公号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输出的不可持续性,尤其是个人属性特别明确的,像咪蒙那种做成团队工业化的很少,即便这样她自己也是拼命消耗。写公号离不开耐力、精神、才华,这些都是有限的,另外一个内容形态的周期也有限。这就对内容创业提出了很高要求,要快速适应,快速学习,快速转型,公号不行了做抖音,抖音不行了做别的。
 
  张先生说公号2019年大概维持在一周一篇的频率,他已经感觉很疲惫,“之所以之前还在写,是因为有广告在撑着,有钱还是要写。”
 
  “停更的时候广告没有明显的下降,今年2月还有很多广告我都拒了。但是广告下滑的趋势,我去年就感觉到了。今年经济大环境的原因,抖音起来之后,广告主的转移非常明显。现在回头看,我从去年就决定转型是对的。”
 
  积累的疲惫感和不安全感还是推着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转型,我不能把这个行业干到死了,再去转型。如果我一个人干,一年接个10来条广告,收入也还可以。但我有公司,我还要养团队,仅靠一个公众号,是活不下去的。”
 
  最终,他选择了影视。
 
  被投资人忽悠了,那就自己来吧
 
  “影视行业,我就是个小学生。所有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但是我快40岁了,不能再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我需要去一个更平稳的赛道,从零开始,慢慢积累。自媒体、直播、短视频这些行业变化太快,谁能说十年以后还有?但十年后肯定有电影吧。”
 
  一面觉得内容创业有尽头,一面会下决心all in到一个全新领域,这风格倒是很张五毛。
 
  事实上,作为一个来自陕西商洛山村的文学青年,电影是一条若隐若现的意念长线。张五毛2006年辞掉公务员工作到北京,去腾讯应聘时,就因为跟HR大侃陕西文学而最终被录取。之后他写了青春小说《公主坟》,2017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困》。这两部长篇小说积累下来的口碑让他可以在文学写作的路线上走得更远,但是2017年,他的纯文学写作之路戛然而止,突然跳进自媒体行业,一时间风头无两。
 
  关于这次转变,张五毛说:“公众阅读习惯的转变,把纯文学写作逼上了绝路,写小说,能卖10万册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如果你做自媒体,写一篇十万+则很简单,如果你拍电影,让百万人看到你的电影也很简单。”
 
  他是有情怀的人,更是一位懂得顺势而为的弄潮儿,创作的初心没变,但他一直在创作的形式上做转变、探索。
 
  任何一个新人,想要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都很不易。所以,张五毛拍电影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投资--在此之前,他毫无电影经验。
 
  “本来是找到了投资人,但是等我把主创和演员全部谈完了,马上要开机了,投资人还是一分钱也没打。我如果不接这个锅,那就得得罪所有人,别人不知道投资人是谁,他们只知道这事是我张罗的,所以,这个责任我得担,这个锅我得接。”
 
  千万级的电影投资,全部由张五毛自己解决,拿出了所有积蓄,贷了几百万贷款,最后又在公众号上众筹了两百万。电影原名叫《衣锦还乡》,之后改成《久别重逢》,故事线多少跟他自己的经历有些关系:一线城市打拼的中年创业者,因为父亲去世回老家料理后事,和继母、同学、弟弟发生的故事。电影里构建了三层空间维度:北京、县城、小镇,这个故事诠释了导演对故土、乡愁、城镇化的理解。
 
  “你看到我准备了2年,实际上我准备了12年,包括经济上的积累,如果没有十几年的经济积累,这个锅我肯定接不住。”
 
  原本2月20号开机,谁承想遇上了疫情,等到4月中旬,张五毛等不及了,因为他的贷款有利息,放在账上不花,每个月的利息也不是小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冒着疫情风险在4月15号开机了。剧组中最知名的演员是出道30多年的老戏骨岳红,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是科班出身,而身为编剧兼导演的张五毛,经验为零。
 
  “原本是想先做编剧,以后有机会再做导演,但是我写完剧本以后很顺利地找到了投资,投资人认为我可以做导演,我就想着早晚都有第一次,我这么大年纪了,自己试试也未尝不可。当然,投资人后来又把我忽悠了,反正吧,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干上了。”
 
  你写书,想让几百万人看,几乎不可能
 
  一个写公号的怎么带组拍电影,这是件颇令人好奇的事儿。
 
  张五毛先找到了一个资深的制片人,这位制片人2011年买了他的小说《公主坟》的改编权,之后就成了朋友,两人敲定合作之后,摄像、美术、副导演这些重要职务,制片人就都帮他搞定了,所以省了不少事儿。
 
  “团队非常棒,聚在一起也是因为看上了这个本子,都是比较好合作的人。”
 
  正式开机之前,张五毛和剧组花了5天时间来预拍摄,这样可以快速了解一个剧组是怎么运转的,找到了一些当导演的基本感觉,之后的拍摄就比较顺畅了。“有岳红老师压阵,我心里就比较有谱了,我的团队都有院线电影的制作经验,摄影指导是台湾人,拍过很多片子,给了我很多帮助,教我如何设计镜头;我的美术指导毛建老师,曾经是《烈火英雄》的美术,非常的职业,也非常敬业,置景、道具这些事我几乎没费什么力气。”
 
  《久别重逢》拍摄了40多天,从宜宾、到成都、再到北京。非常顺利地提前杀青。
 
  张五毛说:“开机之前,我有心理准备,可能要踩一些坑,要出现一些问题,但我想的是只要不出现和疫情相关的问题,只要不出事故,我就能扛下来,其他的事都不算事。”
 
  很幸运,这部电影在疫情期间开机,在北京防疫等级降级之后的缝隙中,完成了最后几场戏的拍摄。杀青之后,北京又出现了新的疫情。谈起这个过程,张五毛说:“真的是非常幸运,富贵险中求,我也是没办法了,再不开机我真的扛不住了。”
 
  谈起第一次当导演的感受,他总结到:做导演最大的难处是你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所以你需要找很多人,需要他们来帮助你。但是做导演最大的好处也在于此,因为有很多人来帮你,你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人,才有可能做导演。
 
  导演首先是一个团队管理者,要有团队管理经验和能力把大家粘合在一起,这些年管理企业的经验被他复制到了剧组里。导演所需要的另一项重要能力: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他倒并不生涩,毕竟,他写过多部长篇小说。
 
  “我觉得最尴尬的可能是我是投资人,又是导演,这种身份重合的结果就是左手艺术右手钱,不砍左手就砍右手,这种选择特别难。”
 
  做短视频,多挣点钱
 
  今年七月,张五毛一边忙着电影后期,一边又开始琢磨短视频,他开始为明年做准备了。
 
  “我原本想专心做电影,但是如果我接着写剧本的话,明年又会遇到找投资的问题,能不能找到投资,我不知道。找不到投资的话,我写出了剧本也是白搭,我不想把命运掌握在别人说里。”
 
  短视频已经是一片红海,但是张五毛觉得未来五年,短视频都还有机会,还能赚钱。“抖音商业环境已经非常成熟,视频号还有流量红利,b站对内容创业者很友好”,谈起媒体行业,这个菜鸟导演显得信心百倍,非常清醒。
 
  拍电影找不到投资,但是做短视频,有足够的投资人看好张五毛。短短一个月,他找到了投资,然后在成都招兵买马,迅速完成短视频团队搭建,目前,已经开始了短视频拍摄。
 
  他说:“今年,是我三字头年龄的最后一年,明年就四十岁了。我有年龄焦虑,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事情,不停地做事情。成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别让自己停下来。如果一年没干几件事,我会有很强的负罪感。”
 
  2020年,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但对张五毛来说,他的事业似乎并未受太大影响,在一年之内,他完成了从公众号主到导演,再到视频内容创业者的身份转变。不知道他的电影梦会有怎样的结果,但我们至少看到了一个创作者不懈努力的脚步,自媒体行业少了一位激扬文字的网红,但愿影视行业能多一位冉冉升起的导演。

 
作者/关小北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