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发证件了,一个男子手持话筒念名单,念到一个名字,就向地上扔一个员工证件。被点到名字的人,不得不走上前来,弯着腰到地上去捡。
工作证件,曾经很神圣。
但是,有人扔了,噌噌噌地扔。他们不是扔自己的,而是扔新员工的证件。
几天前,世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三个男子给新员工发证件,两个男子身穿红色马甲,一男子身穿白色短袖露出肚脐。
看看那形象,就想吐。
但人家自己认为自己是人物,高谁一头,乍谁一膀,牛皮哄哄。
开始发证件了,一个男子手持话筒念名单,念到一个名字,就向地上扔一个员工证件。被点到名字的人,不得不走上前来,弯着腰到地上去捡。
或许,三个男子感到很好玩,点名的速度越来越快,张三、李四、王五……坐在后面的人跑上来时,地上已经扔了很多证,他们不得不趴在地上找……
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网友愤怒:“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没有尊严的工作,宁可不做”“公司与员工应该平等”……
当天下午,该公司发布声明:单位管理失职,主管团队向员工致歉。
那么,扔证件的三个男人是什么身份呢?
他们也不是什么高管,只不过是“老员工”而已。
操!老员工侮辱新员工,太TMD欠揍。
这种做法,我们都很“眼熟”:保安为难送外卖的,物业欺负做保洁的,城管让小商小贩闻风而逃……
这些暂时有一点点小权力的小人物,弄起“权力”来,下了死手的欺负,分分钟就能颠覆我们的智商。
我想起一个名词,叫做“底层互害”。当力量孱弱到无法伤害上面阶层的时候,同一阶层的互害就成为唯一的发泄出口。
阿Q在外受了百般凌辱,无处发泄也不敢发泄,最终选择吴妈的脚和尼姑的头。他知道,吴妈和尼姑无力反击。这种层层向下的欺凌到了最底层,下无可下的时候,就会蜕变成赤裸裸的动物世界的相互倾轧。食物链顶端的狮子悠然自得,泥土之下的虫子相互撕咬。
这类人,不比动物好到哪里去。
这样的底层之恶,用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恐怕难以解释。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资源被少数人占据,阶层的流动陷入固化的时候,底层社会就会因为资源的匮乏沦为丛林法则盛行的动物世界。
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互害现象也就越严重。
这让我想起了鲁迅说过一句话:“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昆山世硕扔证这件事儿,直接造成大量员工离职,工厂的生产线瘫痪,工厂的声誉严重受损。
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昆山世硕扔证视频没有流传开来,还会有那么多的人离职吗?
我个人认为,应该没有。能做出这样行为的工厂,此前的一些行为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次员工大面积离职的背后,也是在整个事件中,员工情绪受环境影响所致。
其实,整个事件中,新员工一直很“为难”,他们甚至不得不在“互害模式”中受害。大家是否注意这样一个细节:扔工作证现场,多数人都选择了忍气吞声!
这些新员工,为什么不捡起证件,回扔到三个男子的脸上?
这些新员工,为什么不拂袖而去?
可以为生活弯腰,但尊严不容践踏!
我能理解现场那些员工的感受,心里肯定觉得特别窝囊,特别委屈。然而,求职不易,现实压力永远比尊严来得更为真实。能够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谁又敢当场反抗?
跟谁过不去,也不想跟钱过不去啊!
正因为如此,三个男人才敢肆无忌惮地上演“互害模式”。
所以,我们很多人,面对公司内部996,每天加班到12点的要求,只能向朋友吐槽抱怨,回过头卑微地熬夜,不敢矫情。
所以,面对领导和客户的劝酒时,我们只能痛苦地举起酒杯,陪着笑脸一干二净,不敢拒绝。
所以,面对领导、老板的职场PUA时,我们只能默默忍受,唯唯诺诺地听着,不敢反驳。
这种为了生活而低头,让人心酸不已,憋屈压抑。
也正因为如此,“互害模式”才会频频出现。
我们都挺起腰板吧,“扔证件”的人算个球,我们必须强壮起来。
我们都学过《战国策》里面的一个故事。
秦王灭魏,魏的属国安陵危在旦夕。面对秦王的威胁,安陵君的使臣唐雎毫无畏惧,绝不退让。秦王说,你知不知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唐雎反问,你知不知道布衣之怒?秦王说,不就是呼天喊地,拿头撞地吗?
唐雎说,你说的是匹夫之怒。真正的布衣之怒,伏尸二人,天下吊孝,可能就在今天。
秦王大为惶恐,马上折服。
“扔证件”的人算个球,对吧?
作者/李万卿,笔名李理,南阳人,现居郑州,新闻策划人,独立评论人,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