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毛骨悚然的婚内谋杀复盘,却是每个女人都可能遭遇的“陷阱”

admin2025年05月04日 22:56:34
阅读:
标签: 女性 结婚 独立 婚姻
分享:

大概婚姻和这个世界的核心物质一样,是件平常的事情,所以不要奢望,不要过度美化(也不用刻意逃避)。最平静祥和之地,始终是人自己的内心。


  中午闲着的时候。把泰国坠崖孕妇事件重新看了一遍。复盘视频中她的声音并没有做变形处理,听上去理智平静。她条理清晰地复盘了那个把他推下悬崖的男人接近她的全过程,包括追求她的时候,死缠烂打,或者说是表面上的体贴殷勤。她说回想起整个过程,虽然男人假装“勤劳、上进”,但是细想起来处处都有问题。
 
  最可怕的是其中一个事例:他们仅仅认识不到两个月,男人就着急和她结婚,让她从家里偷出来户口本,还设计了一套特别的说辞--“试试看周末民政局有没有开门”,结果到了现场民政局开着门(多半是事先打听过的),理所当然地说“命中注定我们要成为一家人。”
图源:一手Video
 
  变化是从男人拿不到钱开始的:
 
  “我每月给他2万,他觉得不够花,找我借钱。一开始,三五千,借了还会还。越借越多后开始不还了,说他的银行卡欠钱太多,被吞掉了。我有些生气。他从我这儿借不到了,就以我的名义找邻居借,还偷我微信、支付宝上的钱,偷公司的钱,每次几千几万都有。那时候也吵啊,吵完后,发现一处漏洞堵一处。”
 
  男人不但花钱如流水,不思进取,连起码独立的生活能力都没有:
 
  “他爱吃我做的菜,我没时间做,就开了个中餐厅,交给他打理,他觉得琐事太多,不愿意。给他找其他工作,他也不做,每天就玩游戏、赌博,花钱大手大脚,有时一个月买几万块钱的衣服。每次让他去工作,他就拿他爸妈当借口--他爸一辈子没上过班,靠他妈养着。”
 
  而且买保险时,保险经纪人拿过来的合同,已经事先写上了受益者是她老公的名字,她提出疑问的时候,经纪人说,我还以为你会默认是他呢,没关系回头可以修改,今天只带了这一份。
 
  直到被送到ICU(重症监护室),她老公还趁着空隙威胁意识模糊的她:“如果你敢乱说话,我就弄死你……”
 
  真是步步惊心的谋杀节奏,以上的这些讲述来自于《三联生活周刊》和澎湃新闻对泰国坠崖女士的回访。
 
  在她的讲述当中也能听得出来,她应该是个独立能干的女强人。可是她为什么处处沦陷呢?
 
  看别人的故事都是惊心动魄,怒其不争。反省自身,谁没有在年轻的时候遇到过一两个渣男?谁没有在面对爱情懦弱的时候?
 
  若干年前我也曾经不小心陷入过一次婚姻,不能说没爱过,但那时候的背景,更多的是内心不够强大,人生观不够成熟犯下的错误:我以为自己事业足够独立,像人们说的拥有了婚姻才是完美,我以为我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了,最后果然因为想得不够清楚而潦草狼狈地收了尾。
 
  波伏娃说:“真正的爱情本应当承受对方的偶然性,爱情不会成为一种拯救,而是成为一种人际关系。”
 
  但是我们的社会,我们面临的这个世界,给予了女性太多的压力和要求,太多时候,结婚就变成了一种“和他们一样”的时间法则,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流程,从而获得一种“我不是异类”的安全感。
 
  即使有无数女性,经过自身的努力,已经达到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所谓独立,但还是缺乏心理上真正的独立。
 
  我的姐姐妹妹们,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应该向大多数男性学习的:作为人类,对于喜怒哀乐的感知能力都是相同的,但我很少听哪个男人会认为婚姻是对于人生的一种救赎,他们大部分结婚前和结婚后都并没有大的变化。
 
  看看这个死里逃生的女人的自述就知道,她说:
 
  “奇怪的是,也没人追我。怎么到了国外,撩一下的都没有呢。我经常开玩笑,可能我那颗桃花树没浇水,枯死掉了,一朵花都没有,咋没人看见我呢?
 
  孤独感愈加强烈,成功时没人分享喜悦,失败时没人倾诉,一个人躲家里抱着被子哭;拿不定主意时,也没人商量,只能自己一夜一夜地想。
 
  这个时候,他出现了。”
 
  字里行间,除了孤独感,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女人把另外一个人的出现,或者说恋爱(婚姻)这件事情期望得太高,憧憬得太好了。
 
  前两天@极昼工作室 有篇关于相亲的文章介绍了一个叫做“陌上花开HIMMR”的微信平台:
 
  这是一个聚集大量精英受众的相亲平台,事实上,参加相亲活动都是筛选过的985名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6到32岁、从事金融行业、高薪、高颜值。
 
  这篇文章采访了两个典型的相亲对象:一位是某top3大学毕业后的女嘉宾:顺利保研,毕业后在一家券商工作。有钱有才有貌,她高居女生应征人数前列,有评论说“彷佛看到了巅峰期的陈红”。
 
  然而条件优秀到了这种地步,她还徘徊在“智商”和“情商”的选择中,只因为一直焦虑“年纪到了,也该结婚了。”
 
  另外一位平台食物链顶端的女人,应征数第一的女嘉宾娜娜,她相亲的方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压根没时间网聊,干脆就直接约人见面,一杯咖啡的时间,闲聊,加上让对方做测试题,她就能判断对方的“属性”--筛选流程脱胎自情感教主ayawawa的剪石布理论。
 
  再回头看看她成为平台第一的“挂牌”文案:
 
  “朝九晚五的央企财务工作培养了我平和耐心的心态和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多年烹饪和烘焙的实践,是我感受小确幸的重要方式,期待有你一起品尝”;“我非常热爱钻研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希望这些储备,有一天可以为自己的家庭所用。”
 
  这就是一个贴合传统男性心理,“讨好”男性视角的“好嫁风”。
 
  下面有个高赞评论:“都这么顶尖的学校了居然是ayawawa粉……白费了高等教育,也都是假的女性独立。男生也好笑,就想圈养另一半,跟50年代的美国郊区家庭没区别,男女都悲哀。”
 
  这篇报道不出意料地收获了十万加,某些瞬间,我觉得自己在看的是一部科幻电影,暂且不讨论文章里面的男嘉宾,这种公式化的婚姻,把资源最大化的算法,莫名地让人想起反乌托邦的电影。比如一部我忘记名字的美国电影:相亲中心经过精确的计算,给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配对成功,后来他们发现,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吃饭的习惯,两人都如出一辙,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小伙子的“灵魂伴侣”是位老大爷……
 
  所以,如果有所谓的“人生应该理论”,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结婚了,生孩子了,要二胎了,应该要孙子了;那么到了一定的年龄,岂不是也应该去死了……
 
  对泰国坠崖孕妇的遭遇,报以十万个同情。她在复盘经历的最后说:“我相信在复盘的过程中,可以警醒以及启示很多女性同胞,我就像是这个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指示牌一样,我就竖在这个地方,上面写着:‘事故多发,请各位放慢车速,保证安全’”。
 
  身边某些朋友,对于争取女性权利这类的事情很是敏感,甚至是反感。其实说到底,女性要求平等的权利从来都不是只关乎女性本身的。
 
  人类的命运是一体的,没有人能够完全置身于他人的痛苦之外,尤其是那位大难不死的孕妇,看到她身上残留的那些蜈蚣般的伤疤,听她说起复健时候的撕心裂肺,想象一个你曾经以为的爱人,在亲吻脸颊的下一刻,让你去死--怎么可能有人独善其身?“他人承受的,我必承受。”
 
  然而首先要竖立起来这种彻底的人格独立,还得是女人自己啊。
 
  那么多的主流媒体、言论在鼓励女性好好工作,做一个经济独立的女人。然而直到2020年的今天,《82年生的金智英》还会击中那么多人的要害,我身边还会有人告诫我:“你就是读书读傻了,才会不愿意回归家庭吧?”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公式,并不是1+1就大于等于2的,比如像坠崖的这位,老公欠下巨额债务,不工作整天要钱,还设计买下意外保险谋害她,这样的婚姻简直就是负数的平方了。
 
  还有上海被老公掐死冰箱藏尸的小学教师,杭州被老公杀死放血碎尸的那位女士……它们不是婚姻的常态,但也未必是孤例。
 
  公众号@看理想 发布了一个针对3537女性朋友的统计数据,其中有74.75%的女性是上班族。对于她们,最希望解决的职业问题,是“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47.95%),而最困扰她们的,也是“要承担更多照顾家庭的责任”(52.64%)
 
  我想说的是,婚姻并不是天堂,不是诺亚方舟,甚至不是避难所。我喜欢的女性@易小荷(对的,就是本人!我自己!)说:“我有空闲的时间看书、写字、旅游、和朋友聚会,我人格独立,有自己独特的世界。和(在婚姻状态时)焦虑家庭,焦虑生孩子问题的我相比,它不香吗?”
 
  大概婚姻和这个世界的核心物质一样,是件平常的事情,所以不要奢望,不要过度美化(也不用刻意逃避)。最平静祥和之地,始终是人自己的内心。
 
  活好你自己,谁都不能拯救你的生活,除了你自己。
 
 
  作者/易小荷 董啸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