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十周年,张小龙会说些什么?

admin2025年05月04日 00:23:59
阅读:
标签: 张小龙 微信 互联网 视频号
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张小龙的贪嗔痴不仅被业内倒背如流,他对产品、对社交、对信息互联等的思考,也在不断进化。


  自从张小龙在一个夜晚给马化腾发去邮件,询问腾讯是否要跟进做一款新的移动IM;自从腾讯广研的鹅厂员工在微信后台敲下第一行代码;自从打开微信页面,一个人孤独的站在蓝色星球下……
 
  已然过去了十年。
 
  在这十年间,伴随着微信的成长,移动互联网狂飙突进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微信本身,从一开始便稳坐移动APP头把交椅,发展至今不仅坐拥超10亿用户日活,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APP,更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社交上,连接人与人;朋友圈,分享生活;微信红包,让移动支付流行;公众号,则开启了一番繁荣的自媒体内容分发业态……
 
  还有小程序、小游戏,企业微信乃至现今的视频号等。
 
  几乎微信每一个功能,每一个入口,每一次调整,都会为人们的移动互联网生活带来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张小龙的贪嗔痴不仅被业内倒背如流,他对产品、对社交、对信息互联等的思考,也在不断进化。
 
  从2015年开始,张小龙均会或线上或线下的形式现身微信公开课,对外分享他的一些新思考,以及贡献诸如“每天有1亿人教我做产品”的金句。
 
  虽说在去年,张小龙有意把时间交给微信团队的年轻同事们,让他们得以聚拢更多的聚光灯以及流量,去分享团队的思考,因为在张小龙看来,这是微信后续的生命力所在。
 
  但这一次的微信公开课,正值微信十周年,一个关键节点。
 
  同时在过去一年,微信发生了历年少有的频繁迭代更新,再叠加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存量竞争之势趋于明显,或许张小龙还是会有话想说。
 
  如果他在明天的微信之夜中再度现身,那么这一次,他会说些什么?
 
  疫情下的连接与服务思考
 
  所有人都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包括张小龙自己。
 
  2020年的微信之夜中,在他说完“春节即将到来,我们在红包上,也有一些新的创造”后,没曾想等到春节来临时,却是另一幅模样。
 
  基于新冠疫情的冲击,几乎所有人都被号召鼓励不要走亲访友,减少线下聚会,甚至流动等等。
 
  过往的团圆、拜年等传统纷纷被击穿,而线上尤其是微信便成为连接亲情的主要手段。
 
  AI蓝媒汇曾在2020年春节期间采访过一位停留在武汉过春节的市民,后者便主要利用微信与家人沟通拜年,甚至有一天忘发了朋友圈,亲朋好友的电话、微信就打过来询问生活情况。
 
  身为国内最懂社交的人,对于微信的这种在特定场景下的人与人的连接,张小龙可能感悟更深,亦或能产生新的产品思考。
 
  当然思考,不止局限于此。
 
  还在数字化上。
 
  2020年,移动互联网利用数字化手段在参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
 
  包括微信在内。
 
  微信小程序中的“粤康码”等健康码功能服务于人们出行,企业微信的在线办公、在线会议、在线问诊等功能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学习,还有微信本身曾在“城市服务”、“支付”等入口中新增了类似疫情新发现上报、本地疫情查询等信息互动窗口……
 
  一个事实是,张小龙历年来的微信公开课,讲的最多的情绪词语,正是“希望”。
 
  根据张小龙2016-2019微信公开课演讲  来源:知微大数据
 
  他曾说“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判断我们做的事情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一个准则。”
 
  “希望”,这契合张小龙等产品经理用技术、产品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
 
  一定程度上,针对突发的疫情,微信在2020年无论是在连接,还是在服务上,都体现了张小龙理想中的“希望”。同时,这也进一步吻合当前腾讯转向产业互联网的大局。
 
  马化腾已经提出了“全真互联网”概念,简单说就是,互联网要全面地、无所不包地融入并与现实结合,而这种结合的趋势则是,让曾经被认为虚拟的互联网越来越逼真与实在。
 
  并认为,跨过去能飞得更远,跨不过去会掉队,甚至倒下。
 
  作为腾讯最为核心的产品,微信也要奋力过渡至“全真互联网”时代。事实上进入新的十年,数字化生活方式或已成为微信新的发力方向。
 
  身为微信的主导者,张小龙自是要站在一线的。
 
  视频号与下一个十年
 
  过去一年,张小龙少有的对外曝光窗口给了视频号。
 
  去年6月,他发表朋友圈称,视频号已经2亿日活,速度增长惊人。此时距离视频号上线,也就刚5个月。
 
  并表示,“再不mark,就三亿四亿了。”
 
  如此兴奋,很好理解,毕竟一方面,视频号终于让腾讯多少缓解了短视频领域缺乏足够竞争力的尴尬,另一方面,视频号也正是基于张小龙所说的“短内容一直是微信要发力的方向”的重注产品。
 
  或许在微信之夜上,张小龙会如同复盘微信的成长过程一样,去向外界聊聊视频号要做什么?服务于谁?他心目中的短内容还有哪些业态等等。
 
  公众号,也得提。因为在2020年,公众号推送发生了底层逻辑的转变,不再是过去基于订阅关系,而是引入了算法推荐。
 
  即便腾讯曾在财报中提及,这些举措使公众号的内容消费重焕活力,推动浏览量同比增长。但从号主角度出发,仍然存有不小疑问,比如到底是怎么个算法推荐机制,至今官方也没有特别明确。
 
  张小龙曾说,微信公众号就不是为自媒体准备的。但既然木已成舟,该服务的还是得服务。
 
  同时在过去一年,微信进行了多次版本更新,加强其在通信、内容及服务方面的功能,除了视频号、公众号等调整,还加重本地生活等服务环节,并进一步升级搜索、话题标签等相关功能,以提高用户发现内容及服务的效率。
 
  意在盘活微信趋于见顶的内容服务生态,也使得微信越来越重,显得更加臃肿。
 
  这或许是张小龙的妥协,但对于下一个十年,他心目中的微信进化究竟是什么样?他需要给出新的答案。
 
  并且在反垄断监管趋紧的背景下,一个迫切问题是,微信现今如此之庞大,其到底算是属于腾讯自己的社交产品,还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之所以有此问,正在于微信一直在“封杀”外部应用的转发链接,此举广受业内争议,但微信一直都态度强硬。
 
  过去多年,张小龙并未在公开演讲中谈及“封杀”行为。当官方明确定调“互联网不是反垄断法外之地”,张小龙会否对于移动互联网竞争有所想法,还有待进一步揭晓。

 
作者/叶二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