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微信称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2017年4月19日17:00起,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 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
几天前,还在跟朋友八卦,干自媒体的这些大号,究竟谁每次推送拿到的赞赏最多。占豪、keso、三表,还是另有其人,一时由于孤陋寡闻,也不认识张小龙,未能找出一个准确答案。
现在,在探究这个问题,已经没什么意义了,甚至就算认识马化腾,也不行了。
就在今天,微信称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2017年4月19日17:00起,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 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
这被三表形容为“苹果发动了对自媒体的恐怖袭击”。他如此激动,情有可原,毕竟,三表每次推送,会有几百个赞赏。
但事实上,三表言过其实。苹果的打击范围,没那么广,有业内人士认为,或将对那些主要靠打赏作为变现的内容创作者,产生重大影响。
至于其他,该干嘛干嘛。
不信,你看知名自媒体人士王五四。作为一个“做一个火一个、火一个封一个”的传说“名单”中的人,有同行调侃,对王五四来说,微信公号关闭苹果手机赞赏功能对他没有影响!
因为,王五四从未开通过赞赏功能,或者没能坚持到赞赏功能向其开放的那一天。
赞赏的互动效用
王五四这样的只是少数。多数的公号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其盈利模式,主要还是来自于广告、电商,赞赏顶多算是锦上添花,一来有多少是多少,二来面子上也非常好看。当然,有的也能仅靠用户赞赏便能活着挺滋润,但这样的,已经可算是头部大号了。换句话说,后者有一百种能够更好变现的方式,赞赏只是其中之一。
赞赏更多的功用在于,对自媒体人而言,这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粉丝互动手段。三表说,赞赏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承载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说的虽然感性,以及抽象,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看爽了,那就打个赏。有共鸣了,也来打个赏。
从赞赏功能上线至今,可以看到一方面鼓励了原创创作,调动创作者积极性;一方面,其也促成了用户与作者的良好互动。据调查,10.7%的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有过“赞赏”行为,其中11.2%平均每月支出超50元。
这不失为一种良性的内容生态。
但苹果不愿意,微信也没辙。
虽然微信官方给出了补救办法,用二维码的形式转账。但转账,无论从意义上,还有用户体验上,显然不能与赞赏相比。
转账,其实是个赤果果的交易行为,很难称得上是个互动。
各种直播平台,用户都是选择送礼物来打赏主播,比如花500买礼物,主播也就只得250,为啥不是直接私下转账500给主播。
善待安卓用户
赞赏不是关键,互动才是王道。
苹果关闭了这个互动之门,但安卓还在开放着。有用户见此,甚至调侃“以后不要轻易赞赏,否则就暴露了你是屌丝安卓用户的秘密……”
扎心了,老铁。自媒体人,要学会善待安卓用户。虽然他们用着爱发烧的小米、会爆炸的三星、用来挡子弹的华为,只卖情怀的锤子等等。
苹果虽然证明了自己在IOS领域的威权,即便是超级APP的微信,也难以违抗苹果制定的游戏规则。但苹果,显然不能证明其用户比安卓更具购买力,或者更爱消费,以及更能互动。
事实上,可能恰好相反。
早到电商、再到快手等应用的崛起,早就在强势证明这个道理,互联网从来都是“得屌丝者得天下”。
放到对公号作者赞赏上,谁又能说,这个曾经火爆,被大佬们奉为致胜秘籍的概念不适用么。
影响最大的,还是微信自身。
事实上,从微信开始开发“小程序”的那天起,苹果就已经视它为眼中钉了。毫无疑问,应用商店是苹果的最大入口,是整个 iOS 的命脉,苹果显然不希望人给应用商店带来威胁,但无论是连接线下还是替代 app,小程序都在蚕食着 App Store 的流量,不管媒体们唱好还是唱衰小程序,这都正在发生。
自此,微信和苹果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
作者/张江 来源/蓝媒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