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机器人方面,本末科技面向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等小型轮式机器人行业,提供直驱型的行进轮和扫拖地功能模组。
2021年5月17日,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专家本末科技宣布完成Pre A轮数千万级别融资,当前企业估值达数亿元。
该轮融资由五源资本领投,老股东奇绩创坛、大米创投跟投。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到,此前,本末科技还获得过机器人行业专家李泽湘教授的种子轮投资。
颠覆与创新
本末科技2018年创办于香港,创立之初就专注于提供无减速器的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
据了解,本末科技这一动力方案可以使得电机在不外接减速器的情况下,提供光滑的力矩、平稳的速度和准确的位置,开创了一种颠覆式的机电一体化运动方式。
2019年,本末科技从香港狭小的办公室搬到了李泽湘、高秉强和甘洁教授共同领衔的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Park),在此期间本末科技得到迅速发展,并凭借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与家用机器人、工/商用机器人、健身等行业的顶级玩家先后达成了合作。
2020-2021年度,在产品上,本末科技完成了M6和M15两系列产品的技术研发,同时推出刑天-Diablo轮足机器人,展示了直驱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记者了解到,在产线的搭建方面,本末科技成功实现单条产线日产能从100pcs到3000pcs的爬坡,同时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完成独立IQC品控中心的搭建,拥有了完备的产品化能力。
同时,本末科技现已完成30余项专利申请,未来还将持续对研发进行投入。
产品与应用
目前,本末科技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家用机器人、工/商用机器人、健身行业几个领域。
在家用机器人方面,本末科技面向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等小型轮式机器人行业,提供直驱型的行进轮和扫拖地功能模组。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在这些案例中,行进轮往往采用轮毂电机设计,扫拖地功能模组则大胆使用了扁平结构设计,而无论是行进轮还是扫拖地功能模组,传感驱动控制全部集成进了产品内。
经使用测试,本末科技独特的技术方案能为客户带来:
1)低运行背景噪音。毫无噪音的极致安静(接近卧室环境下的环境噪音),为中高端市场赢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也为语音控制功能的实现带来便利;
2)空间利用率更高。由于没有传动的减速器和外置有刷电机,省去至少60%的安装空间,提升机器人中部空间利用率,可以安装更宽的清扫模组,提升清扫任务效率;
3)更长续航、更长寿命。相比塑料齿轮减速箱和有刷电机方案,直驱方案电利用效率更高。由于机械摩擦带来的能量损耗,完成相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实现30%的续航时间提升,另外没有塑料磨损和有刷电机碳刷积碳,亦可带来成倍的使用寿命提升。
在工/商用机器人领域,本末科技目前面向AGV/AMR、室内外巡检配送清洁等轮式机器人行业,提供直驱型驱动轮模组。驱动轮采用法兰连接方便安装、感驱控一体便于快速集成、大轴承保证经久可靠如初。
相比传统方案,本末产品可以带来以下优势:
1)更易维护。由于没有传动机构的损耗,直驱方案寿命更长、系统更稳定可靠。法兰连接设计也使得设备的维护、维修变得简单容易。
2)更高效率。同样由于没有传动机构的摩擦,因此直驱方案有更高的电能利用效率,可以提供30%的续航时间提升。设备能有更多时间投入工作、更少时间返航充电,成本回收速度大幅提升。同时支持制动能量回收,更可大幅为设备续航时间增程。
3)空间利用率更高、解决方案生成更快。模组化设计使得产品方案设计变得更加敏捷,轮式机器人底盘设计周期缩短至少20%。应对复杂的各类需求的挑战,企业可以在时间上更为从容。
而在健身行业方面,本末科技则面向各类健身器材产品提供阻力、阻尼电机。据了解,该直驱电机方案可生成供健身使用的负载力,足够替代30~120kg健身用配重。
相较传统方案,本末科技的方案已经带来了以下改变:
1)2~5kg产品可以替代120kg的健身用配重。没有了上百公斤的配重,健身设备从此有望做到开箱即玩。
2)由于电机输出力矩柔顺可控,健身可以更为精准。通过阻力电机主动调节阻力曲线,每一块肌群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
3)电机本身有精准的位置、速度、力矩传感器,可以精确记录健身数据,助力健身数据化。
4)运动过程中,本方案亦可成为小型发电机,为智能健身设备当中其他电子部分提供电能。
本末科技的这种颠覆式创新解决方案,也正在为更多行业产品提供着与众不同的可能性。
未来与展望
本末科技CEO张笛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同时打造自动化柔性化的生产平台,实现更高效、灵活的生产。本末科技未来会以“直接驱动世界”为愿景,争做国内外机器人等领域动力方案的领头羊。
在接下来的一年,本末科技将继续重点聚焦于提供可以直接替代各类减速器的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招募更多专家人才,深入开拓直驱型精准动力行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