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五一档电影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但除了《悬崖之上》、《你的婚礼》两部影片基本及格之外,其它的都是扑街局面。
这其中,尤其是改编自热门游戏IP的《真三国无双》(下文简称真三),尽管有众多大牌加持,票房却是倒数第一,这票房表现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高达3亿的巨额投资,有王凯、古天乐、 韩庚等实力男神领衔出演,又有刘嘉玲和古力娜扎新老两代女神加盟,从阵容上看,实实在在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再加上根据荣光同名游戏改编的名头,让电影在游戏粉丝心中大有期待,所以影片还在宣发之时,便未播先火。
但电影最后的票房却是差强人意,在院线上映6天,总票房收入为1400.2万元。
影片在口碑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豆瓣评分仅仅5.1分。
电影上映6天后,在网络平台包括腾讯、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网络平台上映,但依旧没能挽回全面扑街的局面。
藏山便在此分析一下该片扑街的原因。
1
《真三国无双》从剧本与选角开始挖坑
先说说该片的选角,不仅有古天乐、林雪、刘嘉玲和吕良伟这样的老戏骨打头阵,还有韩庚、杨祐宁和王凯等演技在线的荧屏小生,光看阵容就是奔着“亲民”和“保质”去的。
但就是这样一幅王炸的阵容,却被片方玩的稀烂。
或许是因为众多大牌的加持,导致导演顾此失彼,没有重心,再加上本就是群像剧,于是,这部戏从头到尾都没有主角。
没有主角不是问题,群像剧不是没有好看的,但一部120分钟时长的电影,如果没有绝对主角,观众是很难产生代入感的。
毕竟,对于观众来说,通过主角的视角去一步步去解开故事的层层面纱,否则,会给观众的理解造成极大的不便。
而在电影《真三》中,你很难找到主角带入的视角。
从电影剧情上来说,主线是讨伐董卓,作为手握重兵的霸主,与之对等的主角,起码也得是一方主帅,也就是刘备或者曹操。
而刘关张的视角是主线,曹操的剧情是为讨伐董卓提供合理的背景支持。
那么相对来说,刘备作为主角就要比曹操合适。
相应的,为了防止头重脚轻,对刘备的刻画,应该适当的比曹操更加丰满才行。
但电影偏偏剑走偏锋,用大量的篇幅去讲述曹操刺杀董卓,然后逃跑,最后自己组建军队。
又莫名用大量剧情去体现关羽的忠勇、武力、与曹操互相欣赏等。
电影对刘备的刻画,反而单薄且枯燥。
这就让观众很难产生代入感,更别提产生共鸣了。
听到三国这两个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宏大的战斗场面和精彩的打斗,但是《真三》却另辟蹊径,弃武从文。
电影里少量的打斗场面也都是通过CG来完成,这让看惯了真刀真枪的三国剧的国内观众来说,无疑味同嚼蜡。
关羽这一角色,早就在观众心中有了固定印象,不管是早期的陆树铭,还是后期的于荣光,都是观众心中的经典形象,而韩庚的脸型和体型,完全不适合关羽这个角色,虽然他很努力地耍大刀,捋胡子,有一身还算结实的肌肉,能装得硬气一点,但仍然违和感十足,就算韩庚再努力,也很难让观众买账。
关羽的妆容,就更让观众看不下去了,眼皮上两抹烟声色眼影和颧骨上两坨高原红,估计就算是韩庚的死忠粉看了,也只会甩锅给片方和造型师来维护自家的明星。
不只是关羽,王凯饰演的曹操只有冷血而不够多疑,因为他本人的气质形象和奸雄这两字完全不搭边。
但和王凯相比,杨祐宁出演刘备才是真的让人跳戏。
这些年他的戏路被框得死死的,《都挺好》、《流金岁月》里饰演大女主的小奶狗,《上阳赋》里饰演被感情中伤的多愁善感男,这次刘备被他演成了满口仁义的白衣仙男,虽然不算演砸,但口味单一到令人反感。
八位数的价格买来的游戏IP,最后用来讲一段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剧情,看似贴合游戏本身的剧情走向,但在一般观众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故事,就是披上了游戏IP外衣的一次翻拍而已。
这种两头都不讨好的做法,不仅不会让一般观众买单,就算是游戏的粉丝,也很难愿意为之买账。
2
同为热门游戏IP《侍神令》同样不叫座
年初,同为火爆游戏IP改编的电影《侍神令》同样是扑街的局面。
纵然是改编自游戏IP《阴阳师》,但是总归是绕不过梦枕貘的《阴阳师》原著小说。
那么前后脚上映的《晴雅集》和《侍神令》免不了要被观众拿来做对比的。
《侍神令》是陈坤周迅继《画皮》12年后再度合作的作品,无论是电影海报还是预告片中,电影的宣发重点都是陈坤周迅两人,观众自然对于陈坤周迅再组CP也报以十万分的期待。
不得不说,陈坤的邪魅气质演起“晴明”这个人物,是真的比赵又廷要强上数十倍。
那种优雅之中几分痞气、邪魅里仍带有正义之气,陈坤身上那股得天独厚的气质,真的是难以超越的。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人买票入场就是冲着陈坤而来。
同样,周迅在本片中饰演的百旎,与陈坤饰演的晴明,有着极为深厚的关系,尤其是那一句“曾经立下誓约的是我和你,你和妖倒成‘我们'了?”道出了两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大家买票入场就冲着这对CP而来,《侍神令》宣发也有意的把这一点作为重头戏,把陈坤周迅的名字刻意放大。
可看完电影后才发现,陈坤周迅的戏份并不是很多,甚至两大实力派沦为了配角。
《侍神令》真正的主角,是饰演袁柏雅的屈楚萧,以及饰演神乐的沈月,尤其屈楚萧。
别看上面的故事讲的是晴明,但是从电影一开始到结束,几乎都是屈楚萧的镜头。
偏偏无论是袁柏雅这个角色的设定,还是屈楚萧的演技,对于整部电影来说,都是鸡肋般的存在。
《侍神令》说是改编自《阴阳师》手游,然而直接把平安京,金吾卫,相柳,式神,阴阳寮,涂山剑等众多既不是一个朝代、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东西混在一起,整一个就是大杂烩。
试想,作为一个又肝又氪的游戏,玩家买电影票去观看,谁不是期待着一群SSR角色的技能乱斗,但最后看了个N和R角色的近身肉搏,如此一来,游戏粉丝如何不骂?
至于其他魔改剧情更让人一头雾水:
源博雅和神乐两人兄妹变情侣;
八百比丘尼变成了阴阳寮的掌案,还和晴明谈起了恋爱;
晴明本是白狐之子,为何会有八岐大蛇的血脉?
这种完全不顾原剧情的魔改,不仅没有博得路人粉的好感,就连游戏粉也心生厌恶。
这也是导致《侍神令》票房扑街口碑崩塌的重要原因。
3
魔改的剧本+挂名IP+流量明星=扑街
游戏IP的影视化改编,一直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
一是游戏粉和路人粉的兼顾。
二是忠于原著,路人粉很难理解游戏独特的世界观,魔改剧本导致游戏粉无法接受,最终口碑崩盘。
这种失败,就连国外1.25亿美元的大制作《刺客信条》也无法幸免,把大量故事主线调整到现代,就是在讨好路人,但故事逻辑本身,又脱离不了游戏那独特的世界观,导致很多剧情和台词,非游戏玩家的观众根本无法理解的。
最终,北美上映两周后,该片仅仅收获了3964万美元的票房,进入中国市场后依旧是扑街收场。
所以,资本想出了IP+明星这种看似1加1大于2操作。
但自从2016年的电影《封神榜》扑街之后,已能证明观众对光靠大IP和明星流量来圈钱的商业片已经有了免疫力,对故事本身缺乏吸引力的电影已经不再买账。
每一个大IP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观,而《真三》和《侍神令》的电影,IP几乎是沦为了资本用服装和道具堆砌的一帧帧画面,仿佛IP对于电影来说,不过是一个营销的噱头罢了。
而且,这两部扑街的电影有个极大的相同之处,游戏本身就是通过文学IP改编而来,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影还是改编自原著小说。
因此出现了《侍神令》撞上《晴雅集》,《真三》被和无数三国题材影视对比的境遇。
对比国外成功的游戏IP改编,《古墓丽影》系列、《生化危机》系列等,无一不是让影迷和游戏迷津津乐道的电影,而这些游戏,都是原创的故事脚本。
就以《生化危机:启示录》为例,该影片情节紧凑,人物以及场景设置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观众有代入感。
尤其是整齐车队的行进、直升机的疾驰,比较贴近现实中美国人的生活。
其次,因果关系鲜明,剧情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展开,前后之间经得起推敲,既让人一目了然,又让观众有再一次观看的冲动。
再者,角色性格鲜明,演员演技比较突出,观影过程中角色有很多动作,可以看出都是演员下意识的表现,让人察觉不到表演的痕迹,而是身处那种环境中该有的本能反应。
主角爱丽丝的演技自不必说,就连配角LJ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
场景贴近现实,剧情衔接紧凑,演员还演技高超,角色还原度高都是《生化危机》系列成功的关键。
由此可见,前文两部电影在选材这一步上,就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借游戏IP之名,行改编老牌文学IP改编之实,尤其《真三》还是《三国演义》这种在我国家喻户晓的题材。
过分看重游戏粉丝对IP的追捧和变现能力,是片方的一个通病,只求通、不求精的剧本改编,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口味了。
加之观众对于IP的痴迷程度已经大不如前,所以,与其砸重金买IP,不如沉淀下来,丰富剧中的人物,把剧本改得有趣,这才是片方应当考虑的问题。
否则,游戏IP影视化改编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成为充片库的存在,而观众用脚投票。
时常会让傲慢的资方明白,只有IP没有好故事,票房会哇凉哇凉的。
作者/ 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