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芒果台全新制作的全景音乐类竞技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后文简称哥哥)的火热上线。
上线当天便以1.4亿的单日播放量,以及57.67的全网热度,登上了“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榜首。
和《浪姐》同一个制作班底,再加上官宣的神仙阵容,让观众对《哥哥》期待值拉满。
33位平均年龄达到39岁的哥哥,彼此挑战,披荆斩棘,通过男人之间的彼此探索、部落建立的进程,诠释“滚烫的人生永远发光”,见证永不陨落的精神力。
表面看似和《浪姐》没有太大区别的《哥哥》,为什么会在《浪姐2》扑街之后,重新登上综艺之王的宝座?
下面就让麻辣娱投来给各位仔细分析一下。
01
注重细节
致敬经典 点燃男粉 拒绝油腻
作为和《浪姐》同团队的出品,节目的硬件方面自然无可挑剔,但《哥哥》在美工上的风格和《浪姐》有着极大的差异。
先看节目的logo,一面魔兽部落风格的盾牌,后面点缀着朵朵蔷薇花,完美诠释了披荆斩棘这四个字的含义。
文字的风格设计,也和游戏《魔兽世界》中部落的设计风格如出一辙。
当看到哥哥交付契约的火焰杯,和后面部落这个概念的出现,让广大80、90的魔兽粉都会忍不住的高喊一句:“为了部落。”
千万别小看这个细节,在魔兽世界游戏中,阵营对立与团队合作的概念,作为这个游戏的PVP玩法的核心,和《哥哥》的内核完美重合。
但凡是观众是魔兽粉,那就一定会在节目中找到共鸣的点,愿意陪着哥哥们一起走完滚烫家族的征程。
再看哥哥们日常生活的宿舍,不管是从黑白灰的配色,还是金属、水泥、原木的材质选择,再到上下铺的榻榻米的设计,都充斥着粗狂的工业风气息。从视觉上,更加贴合男性观众的审美。
最后看舞台现场的设计,完全裸露的灯光架和音乐节现场的设计如出一辙;长条形低矮的舞台,让现场观众能和哥哥们进行零距离的互动。
以上两点不仅充分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也让屏幕前的观众能从视觉上得到更加燃炸的既视感。
最后说说关于“油腻”的这个问题,“油腻”似乎是中年男星身上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而本次哥哥们表现,不管是从形象还是行为举止上,都和油腻沾不上一丁点的关系。
先看妆容,素面朝天的陈小春、骨瘦如柴的林志炫,就连李承铉、言承旭等一众偶像身份出道的男星,脸上也不见那些尴尬的彩妆。
再看造型,没有油腻的大背头,也没有人类高质量男性的邪魅狂狷。短发的简洁干练,长发的英姿飒爽。
黑色劲装的赵文卓、灰色西装的张智霖、一身嘻哈装扮的说唱五人组。
跟那些娘炮、软萌的形象说拜拜,极度放大了哥哥们与生俱来的男人风采。
也给观众对男星的审美,进行了一个扶正!
如此细致的软硬件设计,再加上33位演艺圈不同领域顶尖级别的哥哥,光从这配置上来看,《哥哥》岂有不火的道理?
02
选人逻辑
各领域顶尖 圈粉不同圈层
从嘉宾的选择上来说,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称得上是近年来,以男星为主的综艺天花板。
先看第一组:摇滚乐手
黄贯中、陈辉、张淇、瑞吉四位顶级乐手,身后分别是四支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听众圈层的顶级摇滚乐队,分别笼络了不同年龄段的摇滚歌迷。
第二组:流行歌手
只看林志炫这一位,为华语流行乐坛歌唱家级别的存在,不管人气如何,业内的评价一直是属于最顶尖的那一拨,两届《我是歌手》中的惊艳表现,为乐迷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更别说还有胡海泉、陈小春、黄征等这些具有经典代表作的流行歌手压阵,充分点燃了50-90年代乐迷的观看热情。
第三组:说唱歌手
说唱,作为当下最受年轻人喜欢和追捧的一种音乐风格,已经从小众走上了大众的舞台。
姚中仁(热狗)、周延(GAI)、欧阳靖三位华语说唱圈的顶流,不管是圈内还是圈外,都是最顶尖的那一拨,粉丝覆盖了两岸三地。
欧阳靖更是在美国黑人说唱的音乐节目《106 & Park》中,力压黑人说唱歌手连续7周获得“Freestyle Friday”环节的冠军,登上该节目的名人榜。
还有布瑞吉和刘聪两位新星的辅助,实力圈粉整个说唱圈的观众。
第四组:演员
赵文卓,国内一流的武打明星,其出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风云》,均是小时候必看的武侠片系列。
张晋,同为武打明星,凭借《一代宗师》、《叶问3》成功晋升一流武打明星的行列,其后同妻子蔡少芬频繁参加综艺,也是圈粉无数。
还有张智霖这位香港演艺圈的常青树,其主演的94版《射雕英雄传》、《陆小凤传奇》、《冲上云霄》都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影片。
再加上尹正、张云龙、刘端端等一众国内实力派男演员,让剧迷和影迷又有了一个新的追星途径。
第五组:偶像艺人
言承旭,中国偶像男团先驱F4的成员,一部《流星花园》在本世纪初火遍了整个亚洲。
高瀚宇,男团HIT-5成员,《我型我秀》全国前10强,其参演的电视剧《择天记》、《扶摇》均是近年来大火过的古装玄幻剧。
还有李承铉等均是唱跳俱佳的偶像男艺人,为颜控系的观众带来了不小的福利。
除以这些之外,还有李云迪这个国内顶尖的钢琴演奏家,刘迦和李响两位国内一流的专业舞蹈演员等等这些演艺圈不同领域的标杆人物的加盟。
《哥哥》的粉丝群体,做到了全员化、全年龄段的覆盖。让不同喜好的观众,都能在《哥哥》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观看点。
同时,这33位哥哥大部分都是娱乐圈的多面手,陈小春是上世纪香港的影视歌三栖红星;张智霖身为视帝,同时也是香港金曲奖的得主;就连第一期人气不怎么高的獒犬,都是身兼演员、歌手和主持人三职。
如此全面的综合素质,从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节目的最终效果。
仅从第一期的表现来看,均未出现如《浪姐》初舞台那般的大型翻车现场,让观众的观看体验和流畅度都双双达到了接近完美的高度。
03
节目核心
弱化人设 强调业务能力
仅从第一期的节目来看,《哥哥》的节目主旨,着重放在了展示哥哥们的业务能力上。
节目的主题曲《Call Me by Fire》由全体哥哥共同演唱,MV中33位哥哥齐上阵,把流行、说唱、摇滚、舞蹈、乐器演奏等元素完美糅合在一起,极尽燃炸的同时,也把各位哥哥的特点和业务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期节目以《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演唱会为主,基本上放弃了《浪姐》那种以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为主的选题风格。
33位哥哥按照各自所擅长的领域被分为8组,均是把自己最强的一面展示在观众眼前。
“古惑仔”三人组的《友情岁月》、摇滚四人组的《不再犹豫》、热狗的《差不多的先生》、言承旭的《流星雨》等等这些经典歌曲,不管是原唱的Plus版,还是翻唱的改编版,都是一波又一波的“回忆杀”,让观众大呼“爷青回”的同时,也引得泪目连连。
如此的选曲从本质上来看没有什么创新,但同时带出“回忆杀”则是整个节目的爆点所在。
每个人的单独表演时间和作品的完整度上来说,都比《浪姐》初舞台的单人表演要短了不少,都只选取了半首主歌和副歌高潮部分来演绎,最后同组成员再完整的呈现一首经典。
这样的设计,让观众在段时间内,快速的回忆了多达34首的华语经典歌曲,每个分组也把自己的特点给发挥的淋漓尽致。高频的爽点输出,让观众舍不得在任何的时间点按下快进键。
最后33位哥哥共同合作的《笨小孩》,遥敬经典的同时,犹如一把利刃,让这场“回忆杀”直刺心灵的最深处。
同时,在第一期上中下三个部分,长达4.5个小时的节目中,除开艺人的介绍部分,演唱会长达两多小时,把最主要的时间放在了演出的现场。
就算是背采和舞台之外的花絮剪辑,也把侧重点放在了业务能力这个核心点的展示上。
比如林志炫为了呈现出自己最好的声音状态,和节目组争取更改录制时间;热狗彩排时,和工作人员掰扯耳返的问题,要知道在《浪姐》的几次大型的翻车现场,耳返都是第一背锅对象。
整节目凸显出来的氛围,都是合作共赢、共同为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而努力。
中国有句古话是“强扭的瓜不甜”,面对《浪姐》中演员表现普遍偏弱的情况,节目组这次在演员这一类艺人的选择上可谓煞费苦心。
除开上文提到的多面手之外,就连纯演员身份的赵文卓和张晋,都有其能在舞台上突出展示的核心能力--武术!
正如《浪姐》二中有高光表现的蒋璐霞,虽为纯演员却靠“武力”获得观众的认可。相比之下,那些演技爆棚却没有其它突出技能的演员,基本都是暗淡收场。
就算是以影视作品和综艺为观众熟知的演员尹正,都有音乐学院的专业背景,第一期节目中,一首电子舞曲风的《独一无二》更是秀翻全场。
从这一点上看,就正面回击了某位已经退赛的哥哥,所抛出的“回锅肉”、“low”等针对节目观点。
04
温故知新
对比《浪姐》成败 取长补短
《浪姐》一的大火,而《浪姐》二的扑街,让《哥哥》的制作有了很多可以参考和改进的地方。
光看节目的介绍就能看出定位的不同,《浪姐》是展现30+女性成长、鼓励女性勇敢追梦的励志综艺,而《哥哥》则是全景音乐类竞技综艺。
前者注重故事,后者看重能力!
前文提到,《哥哥》弱化了《浪姐》成败的那把双刃剑“人设”,把节目的关注点重新聚焦到了艺人的业务能力上。
这里并不是说强调人设这种形式不好,而是经过《浪姐》一的洗礼,观众对此已产生了疲劳感,再难成为节目的爆点。
而且,《浪姐》中部分姐姐的人设崩塌,对节目口碑的影响,也为节目的主创团队敲响了警钟。
尤其是《浪姐2》中,假唱、塑料姐妹情等等人设问题,成为了观众的槽点,进而造成了节目的收视率和火爆程度远远低于第一季。
相较于《浪姐2》中被观众诟病的庸长的硬广和植入,《哥哥》插播的广告片数量和时长,控制在了让观众容易接受的程度,且也没有出现那些令人尴尬的现场植入。让广告的价值,更加凸显!
不会像《浪姐》上,每集长达十几分钟,多达几十个品牌的现场植入,招观众反感的同时,节目口碑下降,广告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节目冠名商“金典”有机奶,致敬经典,与节目的主题不谋而合,节目中的植入也非常自然。
京东、三星、卡萨帝、丰田雷凌、蓝臻等8个赞助商,走的都是精简择优的路线。
于广告商,减少竞争增加露出镜头,于节目方,增加节目自身调性,提高路人缘。
再看一下期待感,先从阵容上说,按照选秀节目的一贯操作,节目的录制的中后期,各位哥哥们的亲友团很有可能会参加到其中来。
对比《浪姐》寥寥无几的姐夫团,不管是哥哥们的神仙妻子团,还是大神兄弟团,都值得观众们好好期待一把。
再看赛制和最后的成团规模,8个小部落通过同盟和兼并,再到形成大阵营,最终组成17人的全能家族。
这个设置针对《浪姐》明星出局,粉丝就取关的现象,最大程度上把哥哥粉丝的力量运用到了最大化。
可以想象,17位业务水平过硬的哥哥成团出道,将会是怎样的一幅神仙场面。
作者/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