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梦碎,新政落地,被网约车改变普通司机将何去何从

admin2025年05月02日 13:33:05
阅读:
标签: 新政 司机
分享:

一纸新政,打破了网约车生态。对平台来说,车辆来源受到了很大限制;对司机来说,没有本地户籍就开不了;对用户来说,车辆和司机大量缩水之后,或许不得不重新面对打车难问题。

  网约车最火的时候,仅在北京,就有超过150万的注册司机,活跃数量超20万,远超出租车数量。
 
  不少私家车、黑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货运车主、还有大巴司机都纷纷转行,成为了网约车司机。
 
  “有一对夫妻,白天晚上倒班跑,一个月跑了7万,是那个月北京的冠军。”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猎云网。
 
  高额的收入,吸引了大量司机加入,有人因此卖掉了原有的货车买了新车,专门开起快车,有人租了别人的牌照,还有人从租车行租了车去跑网约车,甚至此前小有名气的“搬家村”也逐渐变成了“滴滴村”。
 
  “那个时候补贴确实多,乘客也多,有时候甚至一单就补贴50元。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一千多,一个月一两万很轻松。”一位网约车司机表示。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出租车司机有些始料未及,显得既无奈又无助。“只要在路边站着低头看手机的,还不停张望的,一般就是等滴滴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猎云网。
 
  ◆ ◆ ◆
 
  不补贴了,司机少了
 
  但随着滴滴与快的,滴滴与Uber的合并,网约车大战逐渐偃旗息鼓,而反应在司机和乘客方面的,就是补贴少了。
 
  “和Uber大战的时候补贴就少了很多,断断续续的。”一位网约车司机表示。不少司机抱怨,滴滴派的单越来越远,而且是是强行派单,有时候要到四五公里外去接人。
 
  “为了达到任务量拿到奖励,一天要开十五六个小时,但一个月除去加油、保养的费用只能赚六七千,甚至四五千”。有司机表示。
 
  此外,滴滴平台对司机的抽成也开始提高,每单固定抽取20%的抽成,外加每单收取0.5元,以及1.77%的管理费。而乘客打车的费用也逐渐上涨。今年4月,滴滴宣布将快车起步价由10元上调为13元,每公里为1.6元-2.3元不等,此外,还要收取每分钟0.5-1元不等的时长费。
 
  如此算下来滴滴的打车费用已经基本与出租车持平。在早晚高峰或天气恶劣时段,还需要加倍,有时甚至加到了5-6倍。“但司机端是不加价的,乘客加几倍都与我们没有关系。”网约车司机无奈的表示。
 
  面对网约车司机的抱怨,滴滴早期投资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却并不认同,在朱啸虎看来,出租车司机一个月挣两三万本来就是不正常的。
 
  此前央视曾报道网约车司机的收入水平
 
  收入的不断下降,也导致网约车平台的司机越来越少,尤其是本地司机和车牌。
 
  这一点从滴滴不断投放的招聘广告也可以看出,进入2016年,滴滴不断在互联网平台以及手机客户端投放广告,大量招聘滴滴司机。
 
  此外,为了增加司机数量,网约车平台逐渐放开了外地车牌的限制,外地车牌开始大量涌入北京。乘客约到的外地车牌也越来越多,尤其到了2016年下半年,接单的外地车牌占了大多数,而且大多都是只跑了两三个月的新司机。
 
  “老司机大部分都不跑了,都是新司机,而且其实已经换了很多批了。”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猎云网。
 
  新司机最大的问题是对路况不熟,经常找不到路,这不仅增加了乘客的等待时间,也降低了用户的乘车体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滴滴司机非常依赖导航,一些很知名的地标或地名都不知道,有时候由于导航不准,还经常绕路。
 
  越来越多的新司机,使得网约车也成了投诉重点。但司机也很委屈,一位滴滴司机表示,有些乘客素质低,自己也经常生闷气。
 
  “有人带宠物狗上车,还有带小孩在后座把真皮座椅划破的,有说不清自己位置的,态度差还给差评的。”说起遇到的奇葩乘客,滴滴司机也是道不完的苦水。
 
  但乘客却并不买账,有用户表示,已经有几个月没用滴滴了。“滴滴现在车很少,加价很严重,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早高峰,好容易叫了一辆车,但等车的时候已经过去几辆出租车了”。
 
  ◆ ◆ ◆
 
  一纸新政
 
  虽然挣得少了,也更辛苦了,但很多人还是坚持着。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没能持续太久。
 
  去年11月,北上广深同一天发布网约车管理细则,北京和上海还提出了“本地户籍、本地车辆”的严苛要求。要求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营运。其中广州、上海不设缓冲期,北京则设了5个月过渡期。
 
  例如北京的《细则》要求,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1.8L;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含新能源车。在价格和营运规范等方面,网约营运车辆也要与传统出租车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经营。
 
  一纸新政,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出行习惯,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朱师傅就是其中一员。
 
  朱师傅是廊坊人,开着一辆非常老旧的廊坊牌照的桑塔纳。去年11月,晚上12点多,等朱师傅的车来到我面前时,我已经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北口的寒风中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
 
  我叫车的时候,他的车正在万泉河路,到我所在的位置,其实只需要直行,在万泉河桥左拐就到了,正常的话最多不超过5分钟。
 
  但他却足足绕了十几公里才赶过来。因为从万泉河路到北四环的路上,他怎么也搞不清楚该怎么走,第一次绕到了西四环方向,第二次绕到了颐和园,第三次又绕道了北四环以南的方向。
 
  在经历了不停的掉头和停下来问路之后,朱师傅总算找对了方向。但这一次,朱师傅却从我头顶的高架桥上过去了,没办法,他只好到前面的中关村桥继续掉头。
 
  其实在我等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多辆出租车,我完全可以取消订单,因为已经超时,但考虑到朱师傅已经绕了十几公里,我还是决定等他。
 
  这个桥把我绕晕了,我一上车,朱师傅就告诉我。
 
  他还告诉我,他住在廊坊,以前在廊坊跑滴滴,但廊坊太小了,从东头跑到西头也就20多块钱,但在北京一个单有时候就100多。
 
  北京的立交桥是他最头疼的,“白天北京太堵了,我也不熟悉路,乘客容易取消订单,所以只跑晚上。”
 
  朱师傅每次吃过晚饭从廊坊开车到北京,早上天一亮就回去,单程60公里。“一晚上除去油费,能赚两三百,一周来两三次,一个月能赚两三千。”
 
  “在廊坊够一个月生活费了,我有退休金,开滴滴赚的钱可以补贴家用。”然而这样的双城生活对于朱师傅来说,已经结束了。
 
  与朱师傅一样,小军也是外地车牌,但与朱师傅不同的是,他是全职,每天都要跑十五六个小时。
 
  听说北京跑滴滴挣钱,去年9月,他从吉林省吉林市一路开着自己的车来到了北京,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表哥。来北京后,他和表哥住在昌平,由于地方偏远,每个月房租只要500元。
 
  “我在家就是开黑车的,一个月能挣3000来块钱。在北京,我一个月能挣1万多块钱,上个月抛去吃住,剩了一万二。”小军告诉猎云网。对于生活,他觉得苦一点没关系,“吃就随便凑合一点,来北京就是为了挣钱。”
 
  在知春路,正好一辆私家车挡在了前面,他不停按喇叭,但对方迟迟没有动静。他打了一下方向盘绕过去,走到那辆车旁边,他特地放慢车速,摇下车窗,冲着那辆车破口大骂,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骂完之后,他回过头来对我说,“这开车的是个傻*,要是在东北,我肯定要下车找他!”
 
  见到这个情景,我坚信他原来肯定是开黑车的。
 
  但他显然已经错过了开网约车最佳的时候,因为他刚来北京一个多月,北京就颁布了网约车新政,新政设置了5个月的过渡期。
 
  今年4月1日,滴滴宣布停止对全北京地区(包括六环外)外地牌照网约车进行派单。近日,北京、天津等地的网约车新政过渡期正式结束,网约车新政正式开始实施。
 
  “现在连这六七千也赚不到了。”一位滴滴司机告诉猎云网,他现在只能重新找工作或者回老家。
 
  虽然外地司机逐渐退出了北京的网约车市场,但出租车司机的日子却并没有觉得好起来。
 
  “现在比过去收入差了很多,几乎少了一半。”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猎云网。“每月要交3000块份子钱,除去维修、保养、加油的钱,每月只能剩三四千。”
 
  “网约车是少了些,但是共享单车多了,所以活儿也没有明显增多。”在出租车司机看来,共享单车抢占了大量的短途出行,而短途出行是出租车重要的盈利来源。
 
  而对于打车软件,不少出租车司机都表示现在很少用。“我们基本不用,因为网约车会优先给自己的快车、专车派单,基本不会给出租车派单,派单也都是特别远的,只有晚上回家的时候,才会选择一单顺路的。”
 
  对于“京籍、京车”的规定,有些网约车司机表示不理解。其实不止是网约车,就连出租车司机也大多来自远郊,由于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要求必须是北京户籍,因此并没有外地司机,但城区内的司机已经越来越少,大多都是来自延庆、密云、平谷等远郊县。
 
  “市里谁干这个,辛苦还不挣钱。”一位出租车司机吐槽道。
 
  ◆ ◆ ◆
 
  “添堵”还是“解堵”
 
  北上广深的《细则》颁布后,全国陆续又有70多个城市颁布了网约车管理细则,而这些细则基本上都对网约车平台的运营车辆和人员进行了严格规定。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互联网创新方面,北上广是一个风向标,北上广不限制,其他城市就不限制。“我们都在看北京的态度,北京不动,我们就不敢动。”一位地方政府人士表示。
 
  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已经有73个城市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其中超过80%要求网约车驾驶员有本地户籍或居住证,90%要求网约车为本地号牌或本地登记注册。此外,还有40多个城市对轴距提出标准,并给出了网约车的“指导价”。
 
  其中,拥堵成为《细则》颁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信息显示,自2014年8月份以来,拥堵指数较上半年大幅增加,而这一时间与当时滴滴专车在北京大规模出现的时间吻合。到了2015年6月份,交通拥堵指数又同比上升了31.5%,这一时间段与网约车在北京出现的时间相吻合。
 
  公开信息显示,由于网约车的大量涌入,上海每天新增加交通量约250万车公里,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及近郊区范围,约占该区域道路交通出行量的2%-3%。有分析人士认为,不要小看这新增的2%-3%,因为上海交通道路压力已经是高位运行,每多一点都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也表示,“北京交通已经在一个超饱和状态,增加一些外地车,即使相对于北京的总量来说,可能只占一个比较少的量,但即使是微量的增量,也可能对北京的交通造成很大的冲击。”
 
  “但显而易见的是,网约车并不是造成城市拥堵的主要因素。”一位网约车内部人士表示。该人士认为,有些政策的制定还是以方便自己管理为主,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层级来考虑问题,不应当成一个简单的网约车的问题,应该当成整个城市的交通和效率的问题。
 
  有专家也表示,在一些并不是非常拥堵的地区,比如二三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很多都运力不够,无法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和大城市一样限制网约车的户籍和车型,并不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网约车管理还需因地制宜,不宜“千篇一律”。
 
  ◆ ◆ ◆
 
  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面对网约车新政,大多数用户还是站在了滴滴一边。
 
  “其实网约车中的大玩家是很赚钱的,但他们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挣钱的公司,总想表现的弱势一点,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一位前网约车内部人士告诉猎云网。
 
  在他看来,网约车平台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出租车公司,这个模式一旦建立起来,就是稳赚不赔,尤其是一些大玩家,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
 
  “网约车平台的套路很多,对乘客、司机提价的时候稳、准、狠,恶劣天气、高峰期,提价没商量。如果不加以管制,就成了全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出租车价格起码还有听证,网约车平台什么都没有,随便加价抽成,就是很大的数字。”该人士表示。
 
  防止垄断,或许才是网约车新政出台背后最重要的考量。
 
  但对于普通网约车司机而言,开网约车就是一份收入,一份能赚钱养家的工作。至于其他,他们管不了那么多。
 
  短短几年时间,网约车从无到有,从高潮再到低谷。如同当初网约车来袭,让出租车司机措手不及一样,如今网约车的变化也让一些司机措手不及。
 
  对于未来,有些人早早看清,还有些人固执坚守。“听说重庆活多好跑,他打算去看看。”一位滴滴司机告诉猎云网。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