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的高层要“狠”,中层要“坏”

admin2025年08月10日 14:44:19
阅读:
标签: 中层 高层 公司
分享:

真正敢于、善于做“坏人”的人很少,大家都希望自己是好人。这就是面临的最大困境:既想管理有效率,又不想得罪人。

  去年12月份,朋友入职一家刚刚融完A轮的公司,制度比较健全,文化理念先进,好多同事全都是海归。春节后回来公司就倒闭了。
 
  听我讲完,你也会觉得公司不破产才怪。
 
  他们公司有很多bug,比如公款报销吃喝是公开的秘密,领导也知道,但解决方法就是无休止的开会提醒。
 
  跟很多公司一样,这家公司并非死在产品业务,而是掉进管理大坑。人都有惰性,比如好吃懒做、吃软怕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是。
 
  而管理是什么呢?说简单一点,管理就是“纠错”,以便员工更符合规范、更高效地做事。这需要纠正他人的过失,去批评、甚至处罚错误行为,这就是 “做坏人”——不怕得罪人;否则对方就不会把制度放在心上。
 
  这是很现实、很明显的道理。但是真正敢于、善于做“坏人”的人很少,大家都希望自己是好人。这就是面临的最大困境:既想管理有效率,又不想得罪人。
 
  中层不“坏”,累死三军
 
  之前听在传统企业工作的朋友讲,他们公司每次进行安全检查时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记录不规范、劳保穿戴不合格、现场监护不到位等等。尽管已经整改无数次,却依然存在。
 
  老板非常头痛,大会小会都在强调大胆管理、严格考核、分析原因、抓住根源,但都没有明显效果。
 
  究竟是哪里出错了?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层管理者不愿做“坏人”。
 
  尽管有明确处罚规定,但在实际执行时,多数问题只是在会议上说说、喊喊口号、做做样子,根本不会进行处罚。中层管理者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坏人,希望别人先开始。
 
  在员工要求不合理时,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依然会迁就、退让,最多是好言相劝;在员工违反制度强词夺理、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时,管理层依然束手无策。
 
  后果是什么呢?
 
  实际情况是,当犯错必定会受到处罚时,一个人就会在执行中避免犯错误;而受到处罚变成随机事件时,他会觉得 “犯错误不一定受到惩罚”、“原来我犯错误是可以的”,就更容易抱持侥幸心理、不按照规章制度做事。
 
  在传统企业,很多行为规范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不用我多说,你也能猜到这家公司的后续走向。
 
  基层员工既不受制度约束,也不受中层管理者的约束。这样的企业会好吗?
 
  高层不狠,中层不坏
 
  中层不坏,累死三军。但中层坏不坏,还要看高层狠不狠。很多时候,不是中层不够坏,而是高层不够狠,不能发挥中层管理者的势能。
 
  有个创业公司面临着百亿级的市场,创立几个月之初就拿到了两家知名VC的天使投资。两年后,这家公司进行了破产清算。
 
  核心团队成员说:“曾经靠着自己爬到半山腰,却只能跟随夕阳落回山脚。因为我们走的那条路,注定攀不上山峰。”
 
  正如他所说,这家公司的APP 产品开发简直是一场噩梦。最开始规划的是 2个月上线第一版,然后2个月推迟到4个月、4个月推迟到6个月、6个月推迟到1年……直到2年后,项目宣告失败,产品仍未正式投入使用。
 
  主要问题,都在CEO和核心团队。
 
  首先,核心团队里没人懂产品和技术。CEO也没有要求人力总监必须找到CTO,而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找利益无关的技术大牛评估难度和节奏、找到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主导产品,让一个主管级程序员去对接。
 
  这样做的时候,刚开始也挺好,事情也在朝着靠谱的方向在发展。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技术大牛对公司实力非常不了解,完全是从个人角度做出的评估。比如腾讯架构师和工程师说项目非常easy,这是建立在鹅厂程序员非常优秀的基础之上。而作为一个初创公司,只能找到很普通的程序员。执行起来比预想的困难十倍不止。
 
  然后,这个公司把产品交到了看起来很靠谱的传统开发手上。找到这人时,大家都无比欣慰:
 
  这个人由核心成员的亲戚站台推荐。
 
  这个人是暖男一枚,聊起项目来真是如沐浴春风。
 
  这个人有十年开发经验,金融系统完成无数,还怕移动开发不成。
 
  但事实很惨痛: CEO觉得事情急不得,也不能得罪核心成员,只是催了一遍又一遍,他也知道没什么进展。CEO态度如此,对接的主管级程序员更不愿意当坏人,姿态放得很低。开发商见有机可乘,就开启了忽悠模式,各种打太极耍嘴皮,至少耽误了产品半年的进度。
 
  实际上,许多企业家并非不心善,但在业务需要时,也能够义无反顾地唱白脸。比如任正非、董明珠、乔布斯都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
 
  沃尔特·艾萨克森的 《史蒂芬·乔布斯传》是这样讲述的——
 
  “礼貌圆滑、会小心不去伤害别人的领导者,在推动变革时一般都没那么有效。数十名被乔布斯辱骂得最厉害的同事在讲述他们冗长的悲惨故事时,最后都会说,他使他们做到了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一个好的领导者,绝不是让你感觉舒服安逸、每天皆大欢喜,这是对员工不负责。相反,总让你“不舒服”的领导,事实上是在帮助你成长。
 
  甚至在政界,这条法则也通用。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从齐国生落马看辽宁司法之殇

  • 夏季补钙正当时,哈药盖中盖助力健康无忧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