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该平台为依托的“光伏扶贫养老工程全国指挥中心”已经上线,这将为工程建成后电站的维护、监测等提供了保障。
当今社会,绿色、低碳是能源发展的潮流。在众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易于获得而最具发展潜力,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近年来一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光伏发电制造大国——截至2017年9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已超过1.20亿千瓦,其中,光伏电站948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562万千瓦。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到2015年底,全省尚有4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8%。为助推贵州脱贫攻坚,光伏扶贫养老工程在成立之初就在贵州设立了西南区域管理中心,并先后成立了贵州、四川、云南省公司。2017年,光伏扶贫养老工程分别与普定、望谟、册亨、义龙新区等县区政府签订了光伏扶贫养老工程合作协议,目前普定示范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黔地有“光” 照亮山乡
2016年4月,贵州省气象局、省能源局委托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对省内太阳能资源进行论证,结论为全省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为209亿千瓦或183万亿千瓦时/年,约合300亿吨标煤。全省有18个县年日照小时数在1100小时以上,其中威宁自治县等5个县年日照小时数在1500小时以上;16个县(市)年日照小时数在1200小时以上,年利用小时数均在1100小时以上,可利用面积达790平方公里。
虽然贵州的平均日照小时数仅为宁北、疆南等一类地区的三分之一,但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标准为最高档,只要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1000小时以上,就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加之省内几乎无沙尘暴等天气,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左右。同时,贵州的水、火电装机容量大,便于调峰和充分消纳;加之政策环境好,发展光伏产业十分有利。
2017年,为更好的为贵州脱贫攻坚助力,依托贵州得天独厚的大数据基础,光伏扶贫养老工程还在贵州筹备设立了“中国低碳绿证大数据交易平台”,目前以该平台为依托的“光伏扶贫养老工程全国指挥中心”已经上线,这将为工程建成后电站的维护、监测等提供了保障。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2014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标志着全国光伏扶贫正式启动;2015年,甘肃、安徽、宁夏、山西、河北、青海的30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对光伏扶贫进行了全面部署。
光伏扶贫养老工程现已汇集了政府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整合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光伏厂家、扶贫养老产业等要素,开创了以“打破资金瓶颈、建设运营体系”为特色的运营体系,如果用好了这支生力军,无疑会为贵州省的扶贫工作增加了一支有生力量。
为实施综合性大扶贫战略,有的地区把光伏扶贫与普通光伏电站建设揉进光伏产业整体打造,使光伏与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相结合,实现了立体开发、协同发展。在空中设置光伏发电装置,下面种草养殖或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使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企业从综合收益中拿出部分用于扶贫,同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改善路、水、电等设施,使贫困户得了到更多实惠。因此,如果发挥好光伏扶贫养老工程的资源优势,在贵州大面积实施光伏扶贫养老工程,对于贵州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贵州省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整体脱贫将会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光伏扶贫养老工程工程西南区技术总监周广珍认为,光伏扶贫养老工程还要大力免费宣传贵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产业和光伏扶贫项目,推动贵州全省攻克深度贫困最后的壁垒,助推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统筹规划 合力推进
2017年以来,贵州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使得省内电量一路高歌、屡创新高。1-11月增速达15.3%,居全国前三位、南方电网第一位。至12月27日,年度省内售电量已突破千亿大关,全年预计达10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
“贵州的光伏扶贫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周广珍表示,在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时间内,将把贵州省作为光伏扶贫养老工程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要把已经签约的项目抓紧落地,还要把光伏扶贫养老工程推广到贵州更多的县市,为贵州省打赢脱分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步,贵州省、市、县各级财政能筹集的扶贫资金或可用于光伏扶贫的资金有限。周广珍还认为,贵州必须获得国家相关部委、政策性银行及电网公司支持,并借助企业力量,调动地方特别是村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合力,把贵州省的光伏扶贫事业推向前进,达到预期的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