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批90后也成年了,天知道这代人经历了什么

admin2025年05月07日 02:56:47
阅读:
标签: 成年
分享:

作为和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也作为最后一代独生子女,他们能被记录下来的,才不是只有脱发和出家。

  2017年和2018年新旧交替的时候,人们争先恐后地在朋友圈和微博晒起了自己18岁的照片,替不少人留着18岁照片的人人网也因此迎来了大概是近5年来的流量最高峰。之所以出现这轮“晒18岁潮”是因为当新年钟声一响,第一批00后也步入18岁了。而所有的90后,彻底成了社会人。
 
  从小学生成长为公司人的这段日子里,90后是众多段子手、营销号和研究报告笔下的重点研究对象。
 
  在他们稍微年轻点儿时,长几岁或者十几岁的人嘲笑过他们非主流的发型以及火星文。等到他们开始猛花钱了,他们又撑起了阿里巴巴和腾讯帝国大业的大半边天,就连挪威的三文鱼、智利的车厘子、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玻尿酸也得围着他们转。
 
  在2017年,见诸各篇文章的90后过得并不顺遂。脱发、离婚、出家,他们第一次和“焦虑”“提前中年”联系到了一起。
 
  不过仔细想一想,90后经历的种种,不也正是不同时代的人经历过的正常现象么?每一代人都会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感情上的不顺遂,又或者突然看破红尘悟出了另一种生活哲学。只是当60后、70后、80后开始发生这些转变时,信息还没有那么透明,也没有谁会拿着小本子和放大镜,把一代人身上发生了什么大声地、有选择地,甚至是别有用心地传播出来。
 
  90后的前辈难免会对发生在这拨人身上的种种事情大惊小怪,但仔细想想,自己血气方刚时,未必就没遇过这些事儿的影子。1960年代出生的人要是弄个波浪头、穿个喇叭裤,那在40后、50后眼里,不就和90后的“杀马特”风一样吗?
 
  90后失心疯一样在《阴阳师》里抽SSR,80后可是要整箱整箱地吃干脆面,才能集齐他们想要的水浒英雄卡。
 
  嘲笑90后在《连连看》《消消乐》中无法自拔的人,可别忘了以前也有一拨人,有着面对《魂斗罗》《超级玛丽》和《赤色要塞》超级开心的时候。
 
  至于在90后手里发扬光大的磨皮、电眼等自拍PS技术,别忘了之前的每代人,也有在相机镜头前想把自己造型拗好看的时候——90后要是发现前辈个人肖像照里柳叶眉、大腮红的大浓妆,也会吓一跳吧。
 
  当然了,90后也的确是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经历了一些前几代人想不到的事。比如中国商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升级和变化,以至于霸王、小护士这类小时候的明星品牌,近10年后“人设”完全崩塌,甚至在商店里再也看不见。
 
  比如媒体的呈现方式异常丰富,90后不用再互换小人书,不用再因为害怕错过最新一集的《足球小将》《灌篮高手》和《圣斗士星矢》,而在放学后拼了老命地飞奔回家。但因为这样,属于他们的集体回忆也会越来越少。
 
  娱乐界越来越善于造星,喜欢的明星不再停留在墙上的海报、磁带里的声音。运气好时,明星甚至能和他们微博互动。遗憾的是,现在能红遍大街小巷的歌却越来越少……
 
  无论如何,90后绝对不仅仅是营销号笔下所写的那个样子。除了离婚和脱发,他们应该被记下来的还有很多。
 
  非主流
 
  概括起来的话应该是:发型一定要在某种程度上遮住眼睛,并且外加反重力效果;打字要么是字体让人看不懂,要么是文字让人看不懂;QQ秀Top级玩家,愿意大手笔配置汽车、背景、发型和服装……但每一代年轻人都有上一代看不明白的时候。至于主流不主流——你看,基本上所有被90后选中的,现在都是主流了。
 
  没有责任感
 
  工作不开心可以随便“炒老板”,到了下班的点儿绝对不加班,毫无愧疚地啃老却在孝敬父母上做得不够多,也可能因为害怕为人父母的那份责任而选择丁克。但按照自己的喜好工作,在要不要小孩的事情上更尊重自己而非父母的意志,也算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了。至于啃老一事——万一是被生活压力逼的呢?
 
  爱挥霍
 
  在媒体上,今天有90后花几十万元整容,明天有90后花几十万元求婚,要么就是开着超跑去上学、包个游艇过生日。但毕竟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和消费水平都不一样了,放在从前的话,国企双职工家庭拿8000元钱买套家庭影院,也是一种挥霍的表现哦。
  洒脱
 
  说走就走的旅行、说不干就不干的辞职,加上裸婚、裸离、随意gap year。表面上看上去都是些不靠谱的事,但说不定这么做,比有各种顾虑的人更开心。
 
  非理性追星
 
  鹿晗的粉丝能创下好几个吉尼斯纪录,薛之谦人设崩了也会有粉丝组成“薛之圈”保护他,会有人为假想的CP费时费钱费力,也有人为了多看爱豆一眼买下飞机的商务舱。但这都是因为90后有更多追明星的手段了,况且还有很多商家在他们背后循循诱导,以便多赚一笔钱。80后小时候为明星做剪报、攒正版碟、收集海报、对着电视又哭又笑,在他们父母那代人眼里,也是“非理性”吧。
 
  流行用语缔造者
 
  作为伴随互联网而生的一代人,90后接触到的信息,以及用来表达意思的工具都是崭新的。“膝盖中箭”“十动然拒”“23333”“前方高能”就这么来了。刚开始其他人还觉得奇怪,但现在,至少每个公司的市场部、营销部都在拼命学习,要向层出不穷的新网络流行语靠拢。
 
  人生赢家的模板不再单一
 
  60后、70后刚入社会时,铁饭碗是国企,80后的标准变成了外企、四大和金融界。互联网的发展给了90后更多选择。他们可以去互联网公司,可以一毕业就开始创业,也可以在网络的世界里销售自己以前并不太被长辈看好的一技之长——美妆博主、旅游大V、A货微商、喊麦达人……谁能想到,就连每天把自己吃东西的场景录下来,也会成为一门生意。谁又能想到,曾经被家长指着鼻子骂是害人精的电子竞技,现在可以摇身一变,让90后成为年入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游戏主播呢?
 
  没有亲兄弟姐妹却更会交朋友
 
  90后作为最后一代独生子女,生来就有点儿一个人的孤独,但再次感谢互联网,让他们可以用各种新方式交朋友。地理位置近的可以,豆瓣同一个小组的可以,喜欢同一个爱豆的可以。只是大概因为朋友易得,“友尽”的速度也比前几代人快了不少。
 
  小时候的“素质课”被霸占,长大了又花钱补起来
 
  同样是因为学习负担重,语数外科目在学校里长期处于强势状态,排在第二强势梯队的则是物理和化学。课表上明明写好的体育课、自然课、手工课常常莫名其妙地消失,换成某老师进来讲一个小人儿从船头走到船尾的动能和势能。但工作后的90后会发现,大家为了身心健康又要开始健身、郊游、做点小手工艺品了。于是小时候被霸占的东西,现在要自己花钱补回来。
 
  凭自己力量买房的希望更渺茫了
 
  80后如果对市场大势感知灵敏,投资观念超前,还能在房价没那么疯狂的时候,凭自己的力量凑够一套房的首付。现在看看北上广深的房价,大多数工薪阶层的90后应该都没这种机会了。也许他们找第一份工作时还有这样的壮志雄心,想着拼搏个几年总能有笔不小的“买房基金”。再过两三年,他们便会慢慢在奇幻的楼市里接受现实。这种情况的啃老,真不能怨他们没责任感。
 
  生活在新老理念的冲突中
 
  90后应该也是最难被长辈理解的一代人,毕竟他们的父母都成长在非互联网时代,而他们自己接触到的又是来自各个角落最新的信息。就像80后会嘲笑他们的非主流发型和火星文一样,父母很难接受他们每天与网络为伴荒废学业,以及不结婚、不要小孩、同性伴侣等新生活观。正因如此,网瘾戒除机构、逼相亲、逼结婚等冲突才会越来越普遍吧。
 
  生活环境、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却总会有解决办法
 
  小时候常见的蓝天越来越少,于是长大了开始添置空气净化器和口罩。小时候很容易买到的纯天然蔬菜和土鸡、土鸡蛋逐渐没了踪影,长大了要花高几倍的价格买有机的蔬菜、鸡肉和鸡蛋。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小时候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基本上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做,长大了需要自己扫地做饭又不知道怎么办时——感谢手持吸尘器,以及O2O的家政阿姨和外卖吧。
 
  能专情的东西少了
 
  对1980年代的人来说,喜欢王菲、张国荣、刘德华和张惠妹可以是从小学持续到高中的事。但在90后特别是95后的生活里,明星冒出的速度太快也沉寂得太快,这拨组合的人脸还没有认清,新的爱豆又会出来。
 
  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也让90后似乎没法再整段时间沉浸在某个事情里。往往刚点开一部电影看了10分钟,就要点一下暂停在手机上回几条微信。回忆一下咯,上一次你完全摒弃手机,安安静静看一下午书是什么时候?
 
  吃喝玩乐的大跃进
 
  小时候吃顿麦当劳,是考试考好了的奖励,或者要求爸妈好几次才能求来。但现在,麦当劳更像是个果腹之地。从CPB的面霜到正版的LV的包包,从Air Jordan的限量款到PS4的游戏机,小时候想都不敢想,或者想买都很难买到的东西,现在似乎越来越容易得到了。
 
  好选择多了,坏选择也多了
 
  以影视剧为例。90后看的韩剧里,女主角不用再得绝症而死,日剧的男主角不再是学校一霸。他们也有多到根本来不及追的美剧和英剧可看,不用再踩着时间点,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某部剧的新一集。遗憾的是,拍给年轻人看的国产剧却没啥大进步,依然是灰姑娘遇上富二代的戏码,演技还比上一批演员差了好几十段,甚至连抠图这种没诚意的小动作都用上了。
 
  父母更加开明,社会也更加多元
 
  Thank God!大多数00后的父母都是70后、80后。他们会更理解自己的小孩不去“铁饭碗”公司、不想当领导、不想结婚生子的选择,可能也更能理解选择同性伴侣这件事。虽然两代人之间还会有隔阂,但受过信息化时代洗礼的80后父母,一定会开明很多。
 
  学习压力更可怕了
 
  从现在00后的发展轨迹已经能看出来了,所谓的教育减负几乎不存在,只有越来越多的补习班和关于“别人家孩子”的攀比。
  依旧买不起房,但生活可以更容易
 
  至少,能够自己在城市里买房的希望,不能寄托在“房价总有一天会降”这样的事情上。但城市里的生活可以更加容易,共享经济会更普遍,拥有一件物品的成本会继续降低。00后们也可以用上更多的,类似于外卖小哥这样的新时代福利。
 
  就业怕是要难一点
 
  二孩政策开放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而前辈已经把机器人搞了出来,帮着拣货啊、组装流水线商品啊、选股票啊。就算以后有一些00后的工作是发明机器人和管理机器人,找工作的容易程度恐怕并不会太乐观。
 
  依然会有来自前辈的大惊小怪
 
  他们会继承“中二病”“小学生”这样的骂名;如果有标新立异的装扮、专用语、自拍新style、拥护爱豆的新方式,也同样不会被理解。不过心态一定要放平,每一代×0后,都是这么被“大惊小怪”过来的。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 牛牛剧场APP:短剧合作推广与IP联动策略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