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旺盛的“次生口语时代”,不深陷屏幕才能逃离群体孤

admin2025年08月06日 10:31:40
阅读:
标签: 口语 屏幕 读者
分享:

加上这中间有些内容无法监控,便会出现一些不良信息或者色情内容,这既不利于产品的后续发展,也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用户体验。

 
  声音社交产品大势崛起,多少人用声音为寂寞买单;Vlog由海外漂来,成为年轻人新潮的生活记录方式;各具特色的社交APP层出不穷,然而用户的“情感和归属需要”似乎还远未得到满足。
 
  面对眼花缭乱的social 应用,空巢青年们该如何自持?本周全媒派(ID:quanmeipai)的读者说,保有理智和清醒:希望大家不要隔着屏幕陷得太深。
 
  “次生口语时代”:虚拟陪伴,多样表达
 
  读者@雅正小郎君 在文章《视觉世界正在坍塌?声音社交悄咪咪地火了,这些产品正在搅动内容市场》的评论中为大家贡献了一个知识点:次生口语时代。
 
  “次生口语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偏向对话而非独白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技术平权的时代,更是一个感性相对膨胀、理性相对收缩的时代。
 
  除了声音社交产品,《朋友圈已装不下年轻人的“秀”,Vlog上的视频日记才是用力的自我表达》分享的Vlog在国内的兴起也是“次生口语时代”的表现。《我有二十个社交APP,交不到一个朋友》中各种应用的兴起,也表明了口语文化正在以新的形态得到展现。
 
  @??花花??:土木三班的陈同学一首离人,撩得一众女生心痒痒,即使看不到他的面单脑补声音就已经无法自拔……可见声音魅力还是很大的!
 
  @李雪 Fiona:看来陌生人社交APP里游戏元素挺重要的,有人能陪自己一起玩,想想也是挺暖的。
 
  @杨小昭:
 
  第一次听到Vlog这个词。与精心编排+剪辑的短视频不同的是,Vlog不论是内容特点还是表现形式,没有了刻意的表演成分,让用户感到更多的真实和人格化的社交属性。
  社交风口:背靠资本,前途未卜
 
  为了解决英国人的孤独问题,英国政府设置了“孤独大臣”这一部长级的职位。越是孤独,越想社交。在“社交”风口之下,各种内容产品花样迭出,但他们到底能活多久?
 
  @chuu??:连接时代,资本瞄准了社交这一重要获利渠道,将我们的感情商品化和劳动化,而被戳中痛点的我们似乎也愿意将情感投射圈从线下扩大到线上。
 
  @饮归客:一旦提到风口,就意味着要把蛋糕做大,寻找商业模式,然后能够迅速盈利。资本可以让一个领域迅速兴起,也能打乱一个行业的节奏。一旦资本介入,或许人们也就迅速失去了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资本似乎总是很着急,也很焦虑。但此刻,并没有形成逻辑自洽的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而每出现一个话题,vc就争先恐后进入,急着找到独角兽,轰轰烈烈之后恐怕也难逃最终壮烈。
 
  结合游戏、直播、音乐等多种形式,声音社交产品抢占“耳朵”又捕获“芳心”,但对于声音社交的未来,有读者并不看好。
 
  @Dxlkslbccdtks love:虽然是个声控,也很喜欢在荔枝上听一些文章和故事,但是觉得声音社交还是个伪命题,单纯听声音或者用声音交流其实是很难建立起稳定的关系的。
 
  用户使用这些APP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自己的工作并不繁忙或者需要休息的时段,也许只是需要一种陪伴和慰藉,在大多数时间比较紧张的时段里,用户其实根本没有时间用声音进行交流。
 
  加上这中间有些内容无法监控,便会出现一些不良信息或者色情内容,这既不利于产品的后续发展,也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用户体验。
 
  所以在我看来声音社交并不容易发展,这些主打声音的APP更多的是我们生活寂寞空虚的一种陪伴,我们与他们只能在线上会面,却无法将缘分延续到线下。
 
  Vlog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兴起阶段,与国外有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其在国内的本土化发展,读者各抒己见。
 
  @GoVLOG社长:微博现在限流比较严重,更看好B站的内容生态环境,但B站从网站发展过来,二次元标签比较强,要脱掉这个标签,吸纳更多内容制作者,增加内容领域的广度和体量,并且优化搜索引擎功能。看好B站。
 
  @乌泥丸子:慢慢来,Casey早前的视频也没什么观看量。大环境下等待真正的优质视频平台的诞生!所以vlogger们可以厚积薄发,在风口出现前找到自己的vlog风格,提升自己的剪辑技巧。
 
  @Dxlkslbccdtks love:在我看来虽然国内用户已经习惯了短视频的观赏方式,但是Vlog在国内并不容易成为一个风口,首先是因为国内大多数人并没有养成随时用视频记录自己的习惯,而且Vlog的视频剪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其次Vlog这种方式在国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变现形式,单纯依靠Vlog养活自己的人还很少,所以Vlog的国内本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种表达自己的方式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不同的但又有趣的灵魂。
 
  @T.X.T:我关注的一些手帐人文艺术博主其实大多都已经开始发布Vlog作品了,播放平台主要是微博和B站。受众群体以个人粉丝为主,并且有非常高的忠诚度。就像评论区其他朋友所说的,播客的个人魅力是关键因素。这种强调日常化、去表演化的短视频作品要papi酱之类的短视频红人那样有非常广泛的受众基础,我觉得目前还是难以实现的。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Vlog还是小众产品,或许我们需要更多Vlog领域的“papi酱”来提高其认可度。
 
  社交“喧闹”不如活出“真实自我”
 
  社交应用可以弥补生活中细碎的空白,Vlog记录也能重现生活中的点滴。然而比起在各色社交平台和应用中“看上去”的热闹,或许还是活出“真实的自我”更为重要,正如读者@chuu??所言,线上线下,活成自己就不寂寞。
 
  孤单依旧
 
  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说到:“我们为了连接而牺牲了对话。”在社交如此便捷地当下,我们一起喧闹,有一起寂寞。诗人阿多尼斯说:“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动,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间。”而我们或许只能感受到虚拟的陪伴,在眼睛和屏幕之间。
 
  @TéhyaYaYa??:该空虚现实也一样,一群人线下狂欢聚会就一定不空虚吗?孤独的核心不在于是线上还是线下。
 
  @饮归客:我们原本是为了社交不断给自己加戏,原理和生物学中,求偶所做的动作是一样的。然而到最后却发现比起社交,我们的戏精才华更应该得到施展。每每想到这里,有种“一人我饮酒醉”的孤独感……
 
  @黄凯:再多的社交APP也掩饰不了空虚寂寞冷,有那时间不如回归现实,拓展自己的交际圈。
 
  @互联网PM-梁:借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把交友都能玩出这么有新意,是有多无聊!其实这些人最孤独。
 
  @Dxlkslbccdtks love:孤独是人的本性,无论多么热情的人其实都需要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只是有时候你想要独处时,别人却需要热闹。这么多的社交APP其实只是为了满足用户在孤独时需要的排遣,在这个时代人们需要一定的社交资本,需要别人的点赞评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玩这些APP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没有脱离这个时代,没有被抛弃,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在这些社交APP上交真心的朋友,我们看似认识很多人,但是其实又和谁都不熟悉,既然这样不如回归现实,寻找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美好,其实有时候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真实自我
 
  @Dxlkslbccdtks love:
 
  Vlog最重要的是展现制作者的个人魅力,他们的个人魅力能够让不同的Vlog拥有各自的特色,使它不仅仅是相互之间的模仿,而拥有各自不同的灵魂,也让用户在观看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不同的Vlogger想要传达的内容。
 
  @曼妥思:
 
  Vlog的灵魂在于Vloger,就像“内容为王”才是嘈杂多媒体时代的精髓…如果我们追求的是精美的视频完全可以选择PGC,专业化的策划以及完善的包装体系不会让它看起来“粗制滥造”,但我们喜欢看的,恰恰是一些平凡人(up主)的日常。真切朴实不花哨,没有“剧本”使其在众多眼花缭乱的视频中避免俗套,因为视频特效可以模仿,可以copy,但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生活不能。
 
  @大橙子光大橙子秀:
 
  乘着短视频之风的,vlog在中国的火爆可以看做优质短视频内容的崛起,但是很难说会变成下一个风口,因为人们看中的不是制作多么精美,而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长久的生活,够真实才能满足人的窥视欲。
 
  “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即使孤独,也希望大家成为一棵自我依靠的大树。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从齐国生落马看辽宁司法之殇

  • 夏季补钙正当时,哈药盖中盖助力健康无忧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