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科学家访谈录 是第二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遍访中国顶尖科技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他们的前沿研究和精彩脑洞,将向大家呈现奇幻而有温度的美好未来。
今日登场——今日头条副总裁兼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马维英。
春节至今,抖音彻底火了,无数青年男女“沉迷抖音无法自拔”,媒体也将它视为下一座流量金矿。这两天,据一家名为Sensor Tower的应用市场研究公司透露,今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超越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iPhone应用。
抖音很火,但很少人知道,抖音是今日头条团队研发的,它和早已躺在手机里的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悟空问答等明星应用同属于一家公司。
用户喜欢用今日头条,因为今日头条更懂他们。借助人工智能,头条能为每一位用户推送他们喜欢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很少有一款互联网产品能够像它一样让普通用户感受到人工智能的便利。
一年多前,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马维英加入今日头条,担任副总裁兼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他拥有160多项技术专利,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多媒体分析和理解、互联网搜索技术等领域都有所建树,目前是今日头条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上的领军人物。
马维英
未来生活节:人工智能是过去一两年被谈论最多的新技术,从今日头条自身来看,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
马维英:有人说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具体到今日头条,我们希望能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人与信息的连接方式。未来,人工智能有机会更多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未来生活节:春节至今,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已经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我也上去看过玩过,发现上面其实运用了许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黑科技。
马维英:是的,我们认为手机对于年轻一代来讲,不再只是个简单的通话工具。移动时代,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进行创作。
我们希望可以借助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增强现实和图像处理等技术,通过自动起标题、特效滤镜等形式,让普通人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创作能力。
在抖音上,通过视频内容实时切割,我们实现了染发、自动更换背景等功能。图像生成方面,我们可以自动用最新的生成网络做图像的生成,把一个原来没有微笑的脸,转换成有微笑的脸,看起来非常的自然。
未来生活节:接下来一个问题,是我们很关心的。目前包括新华社、今日头条都在使用人工智能写作,你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范围内,人类的记者会被彻底取代吗?
马维英:机器写作是我们一直在尝试的事情。头条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目前可以完成部分新闻的写作。
AI写作更多的是对记者的补充。目前,AI写作绝大多数还集中在特定领域,报道本身还相对模式化。记者对人物和情感的理解是机器做不到的。我觉得需要创造力的、想象力的,能够触达人内心深处的,机器目前还做不到。
未来生活节:今日头条将人工智能作为大战略在推进,目前你个人和团队有哪些想法和布局?
马维英:今天这个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智能化的门槛也在不断降低,有五件重要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思考。
第一,数据非常重要。最好能够建立数据仓库来管理所有的训练样本,而且越大越好,因为是数据让我们的AI技术不断迭代训练。
第二,想办法建立闭环。你要有很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的使用时间,这将进一步给你很多细粒度的标注,有助于你思考产品定位。
第三,创造应用场景。最好有很多应用场景,当然头条非常幸运,今天我们能在一个战略节点上面,看到大量的、无穷无尽的AI可以用到的地方。解决人类社会的基础需求就是连接人与信息。这里面你自己要先做给自己用,你自己有这个需求,你要真正把它解决好,将来有一天才能够提供给其他人用。
第四,除了算法,AI包括从底层的芯片到数据中心的管理都至关重要,你必须加速和训练创新的算法,必须建立自己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必须能够看到实际的运行效果。如果没有大规模计算的需求,没有分布式机器学习的需求,你或许无法意识到一些重要问题的存在。
第五,人才还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算法还在不断往前,众多公司纷纷保持开放与合作,很多很优秀的人才在外面,在开源社交媒体里面,怎么有效利用与学术界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者贡献到开源社区,都能帮助公司成长。
对今日头条人工智能实验室而言,我们有几个使命。第一个使命,是我们在所研究的领域推进学术的发展,一定是在最基础、最前沿的领域;第二个使命,我们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没有边界地参与到今日头条所有的产品和场景中去;我们非常看重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今日头条各种产品商业化的无缝配合。
第二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
- 时间 -
2018年6月1日-3日
- 地点 -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A、1B展馆
(杭州萧山区奔竞大道353号,与博奥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