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的“菊外人”与小猪佩奇的“社会人”,有何异曲同工之处?

admin2025年08月05日 11:39:58
阅读:
标签: 王菊 佩奇 外人
分享:

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互联网)。区区圈层壁,又有何“菊(惧)”乎?

 
  圈层壁垒是什么?对营销人而言,它就像个诅咒。
 
  虽然想要躲到很远的地方,最好此生不见。
 
  但是又渴望触碰它,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打穿它。因为只有穿越过去,才是真正做大变强。
 
  然而,曾经让营销人纠结苦恼,以为厚不可凿的圈层壁,这一次却轻易的被打破了。
 
  这不,还没等小猪佩奇的社会人热完全消去,“陶渊明独爱菊”就风靡了互联网,连我这个不关注综艺节目,也从不看偶像造星节目的人都知道,互联网上一个叫王菊的小姐姐非常火。
 
  《创造101》选手王菊的粉丝群体,自发创造的漂流瓶式拉票法,渗透式安利法,条件交换(主要是和家人)投票法……
 
  不仅在营销手法上开创了很多先河,菊粉们大开脑洞想出来的各种“菊”文化,更是让文案人自愧不如。
  于是,在“当菊者迷”、“一菊两得”、“借菊杀人”、“趁火打菊”、“反菊为主”的轰炸下,微信朋友圈不断被刷屏,自媒体大号们开始蹭热点,“王菊”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三位,“王菊”的百度指数从0飙到40000只花了两天……
 
  一个在年轻女孩(70%女性用户)中流行的综艺选秀的活动,刹那间成为全民热议话题。
 
  以年轻女孩为核心,广大的互联网用户为阵地,连爸妈长辈们都无一幸免。即使没看过《创造101》这个节目,也知道了王菊,你毫不意外地被成为一个“菊外人”。
 
  王菊说:“有人说我这样子的不适合做女团,可是做女团的标准是什么,你们手里握着的,是重新定义中国第一女团的权利”。
 
  这种张扬、独立、毫不畏惧的价值主张,正是王菊的感染力的精神内核。
 
  而这场“菊热”运动,也再次验证了那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互联网)。区区圈层壁,又有何“菊(惧)”乎?
 
  由此可见,只要支点找的对,轻轻一推,圈层壁就会垮掉。
 
  这个支点就是,人类认知共性的高价值区。
 
  先科普个概念。
 
  人类认知共性:在1991年的一本同名作品中,人类学教授唐纳德布朗列出了数百个人类共性,强调了人类物种成员之间的基本认知共性。
 
  所有神经正常人类共同具有的行为和认知特征,包括乱伦回避、属地、对死亡的恐惧、礼仪、育儿、假玩、哀悼、分享食物、亲属群体、社会结构、集体决策、礼节、嫉妒、自卫、美学。
 
  共性认知的数量越多,说明市场容量越大,自然价值也就越高。共性认知的高价值区就是指,被更多大众共有的共性认知。
 
  常见高价值区的共性认知,主要有三种:天然高势能区、高情感价值区和人性价值洼地。
 
  1、天然高势能区
 
  天然高势能区,是指那些一直处于大众共性认知核心的话题。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逃避不了的话题,这里面包括文化势能、集体势能、人生势能。
 
  文化势能,指社会文明中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春晚。
 
  集体势能,指集体人格约定俗成的事件,如父母催儿女结婚;
 
  人生势能,指在人生不同必经阶段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如上学、就业、买房、养老等等。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提到微信红包突破圈层壁,凭借的就是春节—中国最高的文化势能。
 
  2015年,微信和春晚合作,通过摇一摇抢红包,当晚微信红包就从400万用户激增到一亿。
 
  梁宁还特地做了一个对比,积累一亿用户,支付宝用了8年。
 
  再比如集体势能,以中国人最常见的场景—催婚为例。
 
  催婚这件事上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句话,“一年催两次,每次催半年”。特别是到了30岁还不结婚的,催婚就如洪水一般涌来。
 
  关键词 “30岁”、“催婚”,随便一个都是微信的热门话题,两个结合在一起,能够轻易在任何群体中引发危机。
 
  至于不同人生阶段必然发生的那些事,其实都不用说了。
 
  去看看任何一个在互联网上爆火的案例,里面必然都隐喻着某种人生时期。
 
  就连起标题,都是用同样的套路《XXX年度最催泪(励志)短片,戳中数千万网友的心》。
 
  2、高情感价值区
 
  梁宁说,人有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这些底层情绪驱动一个人的感受、态度和行为。
 
  你能够激发多少人的情绪,把这四种情绪运用到什么程度,决定了能够触发多少人的共性认知。
 
  仔细想想,很多10W+文章用的都是这个套路,只是美其名曰“表达独立观点”。
 
  百度魏则西、红黄蓝三色幼儿园、日本女留学生江歌、北京八达岭老虎咬人等事件,在互联网上都是一石惊起千层浪,引发全民热议。
 
  其中引发的底层情绪是不爽、是愤怒、是恐惧。
 
  而每一层情绪的叠加,都会引发更多人围观、参与、讨论和传播。
 
  虽然很多引发全民热议的事件,出发点多半都是消极悲观的,但这不代表高情感价值区没有积极和正能量。
 
  刘翔在2004年奥运会,创造110米栏世界纪录。
 
  国足在2016年2-0卡塔尔,进军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孙杨先后在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夺得多项男子游泳金牌,是亚洲唯一一位获得世锦赛MVP的游泳运动员。
 
  每一个事件背后,都是一群人的狂欢。
 
  其中引发的底层情绪是愉悦,是爆爽。
 
  表面看是因为民族自豪感的共性认知,内在的驱动力则是一个底层生物情绪—愉悦。
  3、人性价值洼地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人性是贪嗔痴,科特勒王赛说还要加上爱与光辉。
 
  我认为,这两位牛人很好的总结了人性的特征:人心向上(爱与光辉),人性向下(贪嗔痴)。
 
  而人性的价值洼地就是,人心向上和人性向下之间的巨大落差。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挖坑—填坑的过程。
 
  挖坑就是,发掘用户潜意识中的真实想法和渴望。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虚拟的理想自我,但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实现,只能假借一些外力来达成自己的梦想。通常的呈现形式就是社交货币。
 
  每个人分享传播的内容,往往和内心的理想自我是息息相关的。
 
  而人们,也都愿意主动分享和自己的社交形象匹配的内容。
 
  《99% 的人都把卖点说错了》作者([日]广濑知砂子)在该书中说:我们每个人存在着各种无法从外表判断的憧憬与需求:
 
  我们都希望保持年轻的自已。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有趣的人。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幸福的人。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有原则的人。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对流行敏感的人。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朋友很多的人。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家族和睦的人。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有品味的人。
 
  我们希望被认为是有异性缘的人。
 
  王菊的粉丝们愿意自发为王菊做宣传、各种花式拉投票,写文案,制作表情包,就是因为,王菊是她们的理想自我的代言人。
 
  王菊在接受节目访谈时说:自从我做模特经纪以来就是做自己,这是我自己的信条。她还说,我的人生要握在自己手里。
 
  这番关于女性精神独立的发言,足以触动每一个女孩。
 
  谁说女孩子就必须要肤白貌美才会受欢迎,谁说女性不能有自己的事业、原则和梦想。
 
  王菊用自己在《创造101》舞台上奋斗的经历告诉菊粉们,女生美不美,怎么样才算美,你自己可以说了算。事实上,王菊的确做到了。
 
  像TFboys、鹿晗等国内知名偶像,造星过程也和王菊如出一辙。
 
  粉丝会狂热追捧的,都不只是这个人,还包括这个人象征的形象意义。不同在于,王菊C位出道,需要更加努力。
 
  菊粉们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拼命的帮王菊拉票。如此看来,那么多花式拉票的手法和文案,都是急中生智的产物。
 
  4、挖好坑后,就要填坑
 
  填坑就是,在满足用户痛点和需求的过程中,不断降低其行动成本,做到省时、省力、省心。
 
  总之是,怎样方便怎么来,怎么省事怎么来。
 
  得到的“每天听本书”产品如此风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户的行动成本。
 
  开车可以听、做饭可以听、洗澡可以听、躺在床上可以听、走在路上可以听……而且一本书只有20多分钟。
 
  每次听完一本书,用户的感受都不只是听完的爽,还有好像真的读完一本书的成就感。
 
  另外,碰到合适的机会,可以把书中的观点搬出来再和别人讲,又能彰显一番自己的社交形象。
 
  再比如,游戏小程序刷屏微信群的经历,相信大家都体验过。
 
  微信社交链的天然背书,是游戏小程序火爆的基础。
 
  而小程序能够如此迅速刷爆微信群,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操作简单、且成本极低。
 
  在此基础之上还为用户开发了一个新的社交PK场景,分享的小程序能吸引多少人点进去,也是个人社交影响力的证明。
 
  通过挖坑—填坑的过程,既满足了用户人心向上的理想自我心理,又能帮用户跳过人性向下的惰性深坑,做到这种地步,用户还会不爱你,那才奇怪呢。
 
  最后,以营销航班对“圈层”的最新研究心得,作为文章结语。
 
  1、所谓圈层,本来并不存在,而它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2、为什么说本来不存在?
 
  因为每个人在追求高雅的趣味的同时,又都会在某个低级趣味上显现一个人的存在感和生物性特征。
 
  3、为什它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因为态度和赋能的对象不同导致,即使面对相同的事实,也会产生千变万化的逻辑。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从齐国生落马看辽宁司法之殇

  • 夏季补钙正当时,哈药盖中盖助力健康无忧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