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整个队伍的流动也才能更加趋于稳定、进出有序,为基层发展留有更宽的天地、创造更好的机遇。
基层留人不能依赖“制度约束”
近年来,一些基层单位存在年轻人流失问题。有的因为被上级单位看中而调离,有的“磨刀霍霍”参加考试一举中第。为了“留住”年轻人,不少单位发文规定,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等工作不满三年不得考公务员、公务员不满五年不得参加上级遴选等。
短评:基层要想留住年轻人,仅依赖于发文件、搬制度是很难奏效的,甚至还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各基层单位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给予年轻人足够的关爱激励条件、形成公平的选拔任用环境、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基层真正成为他们成长的摇篮。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心无旁骛地投身事业,努力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整个队伍的流动也才能更加趋于稳定、进出有序,为基层发展留有更宽的天地、创造更好的机遇。
“北斗”之名不应被随意盗用冒用
有媒体报道称,作为国之重器,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人尽皆知,军事用途和高科技的背景让其略显神秘。但在“北斗”的民用化过程中,各类蹭概念、伪北斗的项目层出不穷,花样套路令人眼花缭乱。
短评:“北斗”之名应受到保护。其一,正因为“北斗”作为基础设施的平台地位,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搭建丰富的产业链、构建良性的产业生态圈,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崛起。这注定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各类企业的投入和深耕,最终做到“水大鱼大”。其二,“北斗”作为底层型的定位基础设施,名义却被各类资本通过山寨产品名、李鬼企业名及抢注北斗商标的方式进行瓜分。假借“北斗”之名混淆视听、虚假宣传、误导公众,已经危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的健康发展,急需通过立法立规,而不能止于个案的批判。有专家直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重大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希望立法为其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军地各级深入推进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短评:下发《指导意见》,一方面是贯彻习主席决策部署的实际举措,把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定位为政治任务、国家任务、强军任务,有利于统一军地各方的思想和行动。另一方面也是依法依规攻坚克难的现实需要。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依靠政策制度加以推动。此外,以中办、国办、军办名义出台《指导意见》,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军地双方责任,更好地形成工作合力。
部分贫困地区大病过度兜底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工作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但近日有记者调研发现,个别并不充分具备条件的地方,“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过度兜底导致怪相频出,如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等。
短评:大病过度兜底违背了国家推出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大病兜底政策的初衷,危害性不可小觑。兜底,不是全包,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有关部门要做好“精算”工作,除了用好医保资金、民政救助资金等外,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帮扶,让贫困患者生病不慌,有所依靠,才能减少“福利风险”。杜绝过度兜底,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又要加强对受益人群的排查。有评论建议,一方面尽可能挖掘当地的经济潜力,尽量实现大病兜底制度,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另一方面要制定周密的操作办法,不再出现小病大治和不愿意出院等浪费医院资源现象。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 廖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