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明星并不缺乏发声的渠道与平台,为什么他们选择来参加《星空演讲》?因为,这些自带流量的名人们看中了节目一以贯之的调性:简洁克制,注重核心内容表达。
2018夏季星空演讲第四期嘉宾
整个七月,星空闪耀。
上周日,全媒派编辑部来到由腾讯新闻、腾讯娱乐主办的2018夏季《星空演讲》现场,近距离感受直播演讲的能量场。无论是中年女演员“尬与惑”的犀利自陈,还是学者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先锋解读,那些焦虑的议题,在这个舞台上都以干净直接、思辨有力的诉说,直达听众。
走到第三年的《星空演讲》,究竟释放出了哪些全新魅力?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与星空演讲的幕后主创们聊了聊,看这档坚持“星空美学”的演讲节目如何展露锋芒。
尊重真实表达
提供多元思想样本
演讲,是一种古老又年轻的表达方式:讲者在特定的场合对听众输出思想与经验,其自身内涵与表达的内容,几乎决定了一场演讲的质量。
如何选择讲者?
以明星为主阵地,不断探索边界
从今年三月份启动以来,《星空演讲》节目组先后邀约了两三百位明星,经过不断协调,最后才敲定了本季星空的明星人选。
对于常年活跃在聚光灯下的明星来说,来星空演讲依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TA需要一个人站在空旷的舞台上,独自面对观众、完整剖析自我。“明星站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是需要很多支持的。需要团队和我们一起鼓励他,也需要他自己克服很多障碍。”腾讯网副总编辑、《星空演讲》出品人杨瑞春如是说。
一直以来,星空演讲都希望做娱乐和文化的融合,给娱乐节目赋予更丰富的维度。以往两年的《星空演讲》,嘉宾阵容聚焦文娱圈,但几乎每一场都会混搭个别跨界嘉宾。今年,星空全新升级,从试水跨界名人到直接推出“青藤大学”创业者专场,将探讨维度进一步扩容。
而备受关注的“女性的力量”专场,女性演讲嘉宾的婚姻、职业、年龄状况各异,目的也是希望展现出更多元的人生样本。
如何打磨主题?
个人经历与公共议题巧妙平衡
嘉宾站上舞台演讲个人经历固然动人,但如何延展TA的个人化表达,接入公众广泛关心的议题中,从而营造更强大的共鸣场?这是幕后团队一直在打磨斟酌的关键问题。
对于跨界嘉宾而言,他们的演讲更容易以公共话题直接切入,从此前俞敏洪聊“中年油腻”、冯仑“和年轻人聊未来”、蒋方舟谈“社会对才女的荒诞想象”,到本季的李银河剖析“性别刻板印象”、梁鸿呼吁“用柔软对抗坚硬”,跨界名人的表达和思路往往更具延展性。而针对明星主体,节目组“一直在引导明星,把个人故事和大的话题融合到一起”。
2018夏季星空演讲第四期嘉宾 / 梁鸿
要实现这个平衡,首先就要尊重嘉宾个人的真实表达。立足真实,一直都是《星空演讲》节目组所坚持的内核。团队为嘉宾提供了最宽裕的空间发声,也十分鼓励嘉宾与节目组进行沟通碰撞。
在“女性的力量”专场,在创造101的拿下第一名孟美岐登台演讲。这位19岁女孩的表达,出人意料地成熟有力。全媒派(ID:quanmeipai)采访得知,在沟通议题的过程中,节目组先为孟美岐提供了方向,但她仍选择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她成熟到让我们感到震惊。她说,那些表达不符合我的表达习惯,后来就自己出了一版演讲稿,相当真挚动人。”在现场,当孟美岐说到“让认真勤奋的人感到安慰,是我做偶像最大的意义”,在场的观众无一不动容。
2018夏季星空演讲第四期嘉宾 / 孟美岐
而奥运女排冠军惠若琪,选择了“如何推动公共体育教育”这个宏大命题。对许多人而言,“体育教育”是一个遥远陌生的“硬核”话题,如果直接切入,容易显得枯燥。节目组鼓励惠若琪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自己作为体育生的经历的困惑、遭受的困难,再延展到自己参与的体育教育项目,从而触及体育教育这个公共话题,逻辑就会更加自然流畅,最后的呈现效果也令大家眼前一亮。
呈现形式克制精简
直播累积情绪势能
打磨嘉宾阵容、演讲议题之外,如何将这档多少带有娱乐光环的节目以更加深邃、更有思想性的形式呈现?节目组选择了做减法、玩心跳。
形式聚焦,删繁就简
许多明星并不缺乏发声的渠道与平台,为什么他们选择来参加《星空演讲》?因为,这些自带流量的名人们看中了节目一以贯之的调性:简洁克制,注重核心内容表达。
作为一档明星参与的演讲节目,《星空演讲》几乎没有明星节目一贯的戏剧剪辑和花式噱头。“根源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内容有绝对的自信。”《星空演讲》的负责人张立意介绍道。节目组希望把所有的关注点都聚焦在演讲内容本身,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他们称之为“星空美学”:“每年供应商给的提案都特别庞大,很有‘创意’、很‘漂亮’,但我们会坚持删减掉一些喧闹的环节。观众是来听演讲的,不是来看你表演的。所有的一切准备,都只是为了让嘉宾能在这15分钟内不受干扰地完整表达。”
要知道,真诚的话语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保留直播,现场感升温
对于直播与录播形式的抉择,团队历经了纠结和拉锯。本季星空演讲的前三期都采取了录播形式,而就算是录播,团队也要求嘉宾在演讲时“一遍过”,不能因此松懈。采用录播,团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现场布置和后期调整,还进行了一些节目化运营的尝试,譬如为嘉宾设计制作了“镜中我”的自问自答MV,让嘉宾的个人思考与形象呈现更加立体化。
2018夏季星空演讲第一期嘉宾 / 阚清子:要永远秉持勇气
然而,直播仍然有录播无法取代的优势。
在直播节目中,嘉宾与观众能共同进入“心流”:嘉宾能保持更充沛的情感、更真实的状态,情绪势能被推得更高;观众的紧张感与实时回应,也能给整个节目的完成度锦上添花。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直播难度远远高于录播,团队仍然咬牙克服难关,保留直播形式的原因。
在对直播节目做后期精剪时,有些嘉宾演讲中的瑕疵也会被悉心保留,比如嘉宾临场卡壳停顿、现场观众自发鼓掌鼓励,这些互动,都是直播节目才会有的“呼吸感”。
平台资源全面联动
探索质感传播
本季《星空演讲》于腾讯新闻、腾讯视频、云视听极光等腾讯旗下产品强势收割了1.6亿次以上曝光。特别是7月29日的收官场直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突破了1000万大关。实现这样的好成绩,在运营与传播打法上有何秘诀?
在内容传播策略上,节目组卡准前、中、后期传播节点,于各渠道铺开传播海报、精华片段视频。其中,“女性的力量”主题H5投放朋友圈广告获得300万曝光,该专场演讲视频和图文也精心制作为H5进行传播。
“女性的力量”专场演讲H5
此外,本季星空还将嘉宾精华观点浓缩成金句海报,鼓励用户进行态度传播。
在平台合作方面,《星空演讲》首次联动腾讯视频doki和新浪微博等进行话题传播,与粉丝充分互动。如在doki举行“孟美岐粉丝提问征集活动”,收获了超3万精品回复;而在新浪微博,话题讨论、热搜、Push全面霸屏,进一步扩大传播声量。
2018夏季星空演讲联动微博
彩蛋放送:全媒派×星空演讲团队精华对话
全媒派:有没有想过把星空演讲做成中国版的TED?
星空演讲:我们团队确实很喜欢TED这种纯粹、直接、强观点输出的演讲形式。但要在中国完全复制,确实有很大的困难。我们希望形成自己的风格,以明星演讲为起点,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会局限于明星演讲。下半年,我们考虑引入更多不同的嘉宾,演讲也会更强调主题化,给大家更明确的标签和认知。
全媒派:“女性的力量”这一场收获了许多好评,后续是否会考虑强化专场形式?
星空演讲:专场确实效果很好,但执行难度也提高了不少(笑)。本来邀请嘉宾,就要综合考量TA的思辨力、演讲水平和档期,如果再加进主题的框定,无疑难度会更高,但我们会尽量去尝试。
全媒派:邀请明星嘉宾来演讲,经历了哪些波折?
星空演讲: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明星来上星空演讲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比如我们这次的嘉宾姚晨,中间有过不断的怀疑跟忐忑,因为面对公众镜头真的需要胆识和力量。后来,姚晨经过一番挣扎还是来了,站在台前跟大家坦诚地说自己的“尬与惑”,倾诉自己的焦虑与希冀,我觉得对明星而言就是一种自我突破。
全媒派:星空演讲接下来会如何规划?
星空演讲:团队会更加精细化地打磨内容,希望未来引入更多思想性内容,引领审美趣味;在呈现形式上,会强化沉浸场景,也希望有更多平台、更多样式的产品呈现。
这个夏天,那些真挚的诉说在星空下交汇,它们能穿透厚重的尘霾,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