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登陆投资圈》由著名财经主持人齐俊杰主持,特邀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汪潮涌先生做客,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您解读人工智能及其他行业投资领域的未来。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科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市场上也出现了琳琅满目人工智能的创业项目,接下来这个市场会如何发展,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当下社会50%的职业吗?接下来这个行业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Q1:
这两年,人工智能是比较火爆的一个行业。汪总觉得,这个行业是否存在了一定的过热倾向?
A1:
人工智能这两年确实有些过热,有估值泡沫的现象。至于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人工智能,这可以借鉴20年来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第一代的互联网公司当时在很密集的一段时间里面成立的,比如新浪搜狐,在99年到00年那段时间。最终大浪淘沙,剩下了BAT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到05、06年又出现了58同城、美团、大众点评这样一批,在之后的10年又出现了今日头条、嘀嘀、小米。所以说,每隔几年市场上会出现一批新的创业企业,出现的原因是产业的趋势使得创业者看到了机会。
互联网时代解决的是连接的问题,比如说百度解决人和信息的连接;腾讯解决人和人之间的连接;阿里解决的是人和商品、商家的连接;美团解决的是人和餐饮的连接,滴滴解决的是出行方面的连接。但我们看到,这些连接并不解决效率和成本的问题。
而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效率和成本的问题。比如说未来可以通过无人驾驶汽车减少人工成本,那么人的出行成本会降低;一些流水线上应用人工智能也能够减少人工成本;再比如快递行业,现在已经出现的各种无人驾驶的物流车,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也许一台机器可以取代两三个快递小哥,一年的人工就能抵消设备的成本。还有一类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说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现在应用在安防、安保领域,比如银行的远程开户之类。这些都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整个社会人工成本上升的趋势下,人工智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
Q2: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出现在当下,而不是20年前?
A2:
因为过去20年中国的互联网和IT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大数据和算法大大地提升,使得人工智能的一些应用场景变成了现实,人工智能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落地的存在。然后加上资本加持,就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投资热点。当然现在估值确实有点过高,头部的几家企业已经在过去两年获得数亿级别美元的融资,已经出现了13家独角兽,比互联网时代要快得多。现在包括美国的很多企业都在做人工智能芯片。
Q3:
做为投资方,您是怎么看待这些企业?会选择这类做人工智能芯片的企业投资吗?
A3:
会投。但是,人工智能的芯片只是一类,另外还有更高端的芯片,比如说cpu,国内的一些企业,目前也只是局部应用,还不能独立制造出来,所以这块也值得投资。而且从国家战略考虑,我觉得在高端的芯片上以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都值得投。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国家队的事情,市场化的基金,体量不够,而且投芯片的从历史上看回报并不高,风险挺大,基本上没什么成功的先例。这可能跟整个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关系,我国许多的技术和设计平台目前还是要依赖海外,一些基础产业我们只能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做。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投入很大,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是武汉的国家半导体存储基地,230亿美金的投资。其他的一些项目,尤其是市场化的投资,加在一起也超过1500亿人民币,说明非常重视这一行业。那么未来相信在资本推动下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Q4:
关于区块链,目前这个行业负面比较多。但是大家都觉得它是个方向,您怎么看待区块链?
A4:
我觉得首先这是一个全球的大趋势,区块链的应用现在延伸到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但是在国内炒得过热,甚至有些偏移。中国也出现了几个很好的头部企业。我觉得目前最主要的是国家政策监管上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我们选择观望,并没有实质性的大动作。当然我们看到硅谷的海外基金在这方面有些投入,最好等市场冷却下来,这样买的便宜,也是最安全的一个投资方式。
Q5:
那么未来十年,您最看好的行业或者觉得有爆发式增长的行业,能赚到大钱的行业,您觉得是哪几个?
A5:
我觉得之前提到的领域都将是爆发式的,都值得投资。另外还有,医疗健康领域,一个是老龄化,一个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状态对健康的意识的增强。还有和生活品质相关的时尚产业的新消费,不光是便利快捷,还要有品质品位,那么就是运动方面的投资。还有环保领域,在中国未来,无论是空气治理、噪音治理、污水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未来30年到50年都是一个成长性的产业。不过这个产业是公用事业,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焚烧这些就是应该由政府用购买的形式给企业带来收入,因为政府收了排污费,收了土地的增值税专项资金,所以应该由政府来投资。
以上对未来行业投资的探讨由信中利资本集团汪潮涌先生在喜马拉雅平台《登陆投资圈》上为您呈现。
对未来的预见是一种大能,但其实如果你留意自己所处的社会,关注一些行业及政策的动态,就会对不久的未来有一定的预见性。每个投资者都需要这种辨识当下,看清未来的特性。这样才不至于走偏。
嘉宾介绍:汪潮涌
汪潮涌先生为信中利资本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拥有30年国际国内投融资行业的丰富经历。
汪潮涌先生1985年作为第一批清华大学公派留学生赴美留学,获MBA学位,1987年成为第一批进入华尔街工作的大陆留学生家,拥有12年国际投融资经验,曾先后任职于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美国标准普尔、摩根士丹利,并担任美国摩根士丹利中国区负责人。1998-1999年,汪先生受国家开发银行邀请,担任全职高级顾问,参与筹备和组建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任期届满后,汪先生与管理团队共同创建信中利资本集团,任董事长至今。
汪潮涌先生是全球最大公益基金及智库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百年来首位华人董事、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亚布力论坛理事、欧美同学全国执行理事、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海归创投联盟创始理事长,亦庄创投联盟理事长、武汉城市合伙人、清华大学经管校友创业联盟理事长、清盟咖啡理事长、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大赛评审团副主席,大力支持海归创业。
此外,汪先生也是中国汽摩运动协会副主席,丝绸之路中国越野拉力赛、美洲杯帆船赛中国之队的创始人,国际小母牛公益基金会中国区副主席,清华大学教育基金和李时珍教育基金的捐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