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男”唱“美声”,能为小众歌剧圈打开缺口吗?

admin2025年05月16日 20:10:13
阅读:
标签: 美男 美声
分享:

音乐剧也要在城市舞台不断上演来达到宣传,虽然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舞台音效可能不好,上座率也不会特别高,但总会有那么一批热爱的人们在等待着~

中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
 
  去《声入人心》的录制现场时刚巧碰见余笛老师的那组四重唱《Halo》,在没有任何修音的情况下,确实让人感到震撼。
 
  去年湖南卫视11月播出的《声入人心》,虽离爆款综艺只有一步之遥,但由于它找来一群高颜值的年轻男子唱美声,新颖的反差为节目收获了一批自来粉。它也引起更多观众对音乐剧、歌剧的关注——这两种音乐形式在国内仍属小众和高雅。可是,节目过后,这种关注能否超越一时的热度,成为大众自发选择的观赏习惯,仍值得期待。
 
  简单谈一下何为美声。节目的“出品人”之一,中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介绍,美声的意大利文是BEL CANTO,有些会译成“美好的声音”,但实则,它的真意是“美好地歌唱”。十年前,廖昌永出了一张用美声唱法演唱通俗音乐的专辑,就是想让美声在更广受众中传播。前期调研阶段,节目组问美声专业学生的行业偶像,大多写的是他。
 
  17世纪,没有话筒、音响等舞台设备。那时人们欣赏音乐,只能歌者站于舞台,用身体制造“人体音箱”,将美妙音符传递给观众。美声唱法因此也被称为最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展到今天,曾经的流行音乐变为高雅艺术,美声歌手的形象却也在大众印象里被固化:胖胖的男子唱华丽的绵厚音。
 
  国内综艺市场发展迅速。无论是传统的老牌卫视,还是新兴的网综,制作团队们都在绞尽脑汁想选题:谁能制造下一个爆款。中国目前有9大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声入人心》节目组在前期调研时发现,每年,约有13万声乐专业毕业生,这恰是一块未被开发的综艺宝藏。《声入人心》总导演、之前做过《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的任洋,迅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他和善于发掘素人的导演刘源搭档,在湖南卫视内部的宣讲会上,这个方案获得了全票通过。
  事实上我们在播出的成片中可以看到,为了更大程度的普及,《声入人心》不止有美声唱法的专业演员、在校学生,还选取了成熟的音乐剧表演者以及流行歌手。
 
  那么再稍微延伸一下: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是什么?简单来说,歌剧(Opera)声乐优先,音乐剧表演和情节优先。歌剧是为了唱歌而讲故事,而音乐剧是为了讲故事而唱歌。比如,在歌剧中,如果一个下跪的动作会影响歌手唱High C,那么即使这个动作对塑造角色有着重要作用,也很难采用。但在音乐剧中,如果这个下跪动作能更好地塑造角色,就更容易被采纳。
 
  很多媒体报道这个节目常提“普及高雅艺术”,这一表述严格来说也不大准确。音乐剧确有经典作品,但如将它称为“高雅艺术”,确实不够恰当。音乐剧是将歌曲和情节融合,用一首首歌,串联起整个故事,经典作品可见《芝加哥》《剧院魅影》《妈妈咪呀》《猫》《悲惨世界》等。这种特性使它很适合被翻拍成电影。凯瑟琳·泽塔-琼斯主演的《芝加哥》使这部经典音乐剧出圈,让更广受众知道了那个女囚监牢的故事。《歌剧魅影》被翻拍成电影后,“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曲耳熟能详。音乐剧《艾薇塔》(Evita)里那首著名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经麦当娜主演《贝隆夫人》电影并演唱后,达到排行榜热歌的传唱度。
 
  就这些案例来看,音乐剧更易与其他通俗的音乐形式相结合,这一规律也暗含在节目中。《声入人心》播出以后,能明显感到带有舞台画面感的音乐剧演员,在观众中热度更高、更受欢迎,这得益于他们常年训练的演歌结合的表现方式。
 
  “双云CP”阿云嘎、郑云龙
 
  节目中人气最高的“双云CP”阿云嘎、郑云龙,专业就是音乐剧。他们和节目中另一成员翟李朔天均为活跃在国内音乐剧舞台的演员。但是,《声入人心》之前,连一直出演A角、形象良好的郑云龙,都感慨在国内做音乐剧的艰难,虽持续有爱好者但总体反响仍属小众。近几年情况好转,但也只“大概五六成的上座率”,并缺乏好的原创剧本。“整个中国音乐剧的原创,还是存在很大问题。这几年虽然都在进步,但还是缺好本子。”郑云龙话不多,但一聊起音乐剧,还是能讲出不少。
 
  他2012年毕业,一直从事音乐剧表演,刚毕业时最艰难,一月音乐剧收入只有800块。2016、2017年才稍稍好转,一年大概出演4部剧。“做这行辛苦、累就不要再说了,做哪行都是这样。我争取做好自己,能得到别人的爱,很奢侈了,我很满足。”他说。
 
  郑云龙
 
  其实目前,中国音乐剧整体仍处市场启蒙阶段,更广受众的观剧习惯没有形成,中国仍没有美国的百老汇、英国的考文特花园那种观剧氛围。
 
  另一名成员高天鹤是一名歌剧演员,假声男高音。他被粉丝爱称为“鹤姐”,第一期,因排比叠出的点评和高音花腔,迅速跃为人气选手。与郑云龙、阿云嘎等人不同,他的专业歌剧似乎更为曲高和寡。学了十年声乐,在参加这个节目之前,他也只是天津歌剧团一个默默无闻的配角,在团里为争夺一个只有三句台词的角色,和同事PK。
 
  高天鹤
 
  放眼中国很多歌剧团,刚进团的年轻演员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锤炼期,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我们这行已经形成一个职业闭环。”高天鹤说。沉静一会儿,他又问我:“你觉得一个人学美声的人,最好的职业前途是什么?”
 
  “著名歌唱家。”我说。
 
  “不。”他很肯定地回答,“是当大学老师。因为,哪有那么多歌唱家?每年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歌剧专业学生毕业,哪有那么多演员给你当。这时,作一名教声乐的大学老师,开始成为声乐专业学生一个可行性更强的选择。比如我,削尖脑袋,才挣得了一个天津歌剧团临时工的身份。大多数学习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都不得已转换职业了。当空姐,开饭店,开奶茶店,开培训学校,当幼儿园老师……每年一个歌剧团可能只招一个人,但同时有数以十万计的毕业生,等待就业。”
 
  王晰
 
  从节目选角的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一行竞争的激烈。《声入人心》选人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要唱得好、长得好、性格鲜明。选角导演刘源告诉本刊,他们首先自主寻找在国内音乐剧领域、歌剧领域正在活跃的演员;其次在各音乐院校的相关专业寻找专业拔尖者。海外著名音乐学府如伯克利、茱莉亚,他们通过华人留学生学生会推荐以及其他各种社交媒体,去寻找。
 
  节目组看了上万份成员资料,去往全国各地面试了3000余人,最终邀请来长沙面试的,只有300多人。这还是没有在官方渠道发布公开招募的情况下。
 
  导演组还通过相关人士的朋友圈转发,扫码报名,就这样小规模的散播,也得到了至少几千份报名信息。通过这个渠道被选上的唯一一名选手,就是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全A毕业生贾凡。
 
  贾凡上节目后微博粉丝也涨至27万。他在节目里没有上文提到的那些成员那么鲜明,但还是因乐于助人的性格、优等生的风范,圈粉不少。
 
  贾凡
 
  由这个角度分析,《声入人心》其实不仅是一个节目,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节目播出之后,郑云龙、阿云嘎的粉丝直接从原来的几千涨到几十万。特别是郑云龙的微博互动数很高,已经接近一线明星的热度。性格傲娇耿直的高天鹤微博粉丝也直涨至五十几万,他还只是一个硕士在读生。但是,节目过后,这些远比同龄人幸运很多的选手,也应好好思考今后的发展。原本“单纯地喜欢音乐”,在更多商业机会涌入以后,必将没那么纯粹。这时如若还有艺术追求,就要思索如何保持初心。
 
  节目播出后,郑云龙最新音乐剧的票一分钟就被售光。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原创音乐剧,这是积极影响。但也不排除这些购票的人,很多是郑云龙个人的粉丝,一票难求也只是一种支持偶像的应援行为。把对一个人的喜爱,发展为对一种音乐形式真正有鉴别的欣赏,这条路还有很长。
 
  《中国有嘻哈》使原本地下的说唱成为流行。《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捧红了一些原本默默无名的舞者,大家知道了Locking、Breaking等舞种。但是,一个更冷静的思考是:现今社会不仅只有说唱、街舞或美声等这些易于被屏幕展现的专业才是长期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的。有更多非表演类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这些人同样在大众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坚持,几十年甚至一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当人们因一档节目,发现易于被媒介展现的表演类才华,体会到他们默默付出的辛苦,这无可厚非,但也不应过分夸大任何群体的正常努力。毕竟,为自己理想默默付出,是每个追梦人的分内之事。
 
  当然,《声入人心》为看似小众的歌剧圈、音乐剧圈打开了一个缺口,让更多有理想有实力却缺乏机会的年轻人,有一个更快的渠道为大众熟知,也让更多人对音乐剧和歌剧这些平时较陌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好奇,这些都是积极的影响。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