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蝇贪”成扶贫绊脚石

admin2025年11月09日 14:18:37
阅读:
标签: 蝇贪 绊脚石
分享:

少数基层扶贫干部的贪腐行为,看似只是“蝇贪”,实际上不仅会成为扶贫之路绊脚石,也会贻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2019新年伊始,四川省纪委监委和宁夏区纪委监委先后曝光了十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十起典型案例中,贪污侵占、截留挪用有之,优厚亲友、行贿受贿亦有之,更有甚者将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和资助金共计100多万元纳入私囊。究其根本,难逃“贪念”作祟。
 
  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过层层审批和下放的扶贫款,正是贫困群众热切期待的“救命粮”,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少数基层扶贫干部的贪腐行为,看似只是“蝇贪”,实际上不仅会成为扶贫之路绊脚石,也会贻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典型案例透视扶贫领域“蝇贪”现状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全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情况显示,仅2018年上半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53万个,其中涉及腐败问题最多,达到42.16%。2018年4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通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第一次集中曝光24个案例(见下表),其中腐败问题有16件。这16件案例虽各有不同,但表现规律相似。
 
  首先,各项扶贫资金都有涉及。腐败案例中涉及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低保、危房改造、贫困地区涉农补贴等各项资金。其中涉及低保、危房改造资金的案件数量较多,例如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双龙社区党支部书记梁刚祖、双龙社区主任胡自炳,在低保清理工作中,明知梁刚祖的妻子、妹妹和胡自炳的女儿等11户不符合条件,但未予清退,导致14人违规领取低保资金5.79万元。
 
  其次,腐败表现较为复杂。案例中,截留挪用、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现象高发,例如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马家沟村党支部原书记贺飞飞,在协助信义镇政府实施养殖扶贫项目过程中,虚报144只羊,骗取扶贫资金7.2万元,最终被开除党籍,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提起公诉。此外还有吃拿卡要和行贿受贿两种表现形式。
 
  最后,违纪人员多为村干部。此次公开通报的16个腐败问题案例中,既有村干部,也有乡镇、站所干部,还有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干部。其中有11例与贫困群众接触最密切的村干部,将“黑手”借机伸向了贫困户的“脱贫钱”“救命钱”。作为扶贫攻坚接力的最后一棒,村干部违纪频率明显略高。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018年第一次通报案例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基层监督与执法力度有待提高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当前有不少文章都对基层扶贫干部违规违纪背后原因做过剖析,虽然各方见解略有差异,但普遍集中在基层监管和执法力度两方面。
 
  共产党员网曾发表评论文章《遏制扶贫“蝇贪”别待化“蛾”时》,关于扶贫领域腐败原因,文中写道:“扶贫资金成为基层腐败的一个点,有一定的客观原因。”说白了,还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强有力的追责,没有形成震慑效应,让扶贫资金的流向,游离于纪检监督及审计之外,失去了内外监控机制。
 
  大众网廉政时评频道评论文章《双管齐下根治扶贫“蝇贪”》对此也有提及:扶贫办在政府部门中排名靠后,但钱多权力大,基本都由分管领导和扶贫办负责人说了算,行使权力具有部分主观性和随意性。扶贫部门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扶贫攻坚上,对扶贫干部往往疏于监督管理,导致“扶贫工作搞上去,一批干部倒下来”。
 
  光明时评发表评论员文章《扶贫资金需精准监管》,将扶贫资金被侵占中存在的监管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群众监督难实现;二是上级监督难到位;三是职能交叉、监管不实。
 
  舆情点评
 
  2017年底,中央纪委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除扶贫“蝇贪”,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利剑高悬、重拳出击。
 
  对此,人民网发布评论员文章《在惩治“扶贫腐败”上出手再重一些》提出四条治理建议:首先要查清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所在;其次要以“精准”监督促“精准”脱贫;再次要加大问责力度,以责任追究确保责任担当;最后要持续保持曝光力度。
 
  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扶贫肃贪工作实效,湖南省法学会廉政法学课题组组长邓联繁建议:常抓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法纪观念教育;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层层传导压力,把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压下去、落实好;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巡视和专项治理,让群众对反腐倡廉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反腐败斗争中,各方普遍认为,扫除扶贫贪腐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公开和精准管理上下足功夫,因此,舆论声中不乏针对基层监督与执法力度提出的改进意见。基层监督与执法力度有待提高,并针对该领域提出改进意见。实际上,管好基层扶贫干部只靠纪委、监察委发力远远不够。扫除“蝇贪”,最好的药方是自律与他律共同发力,扶贫干部多一些自我约束,少一些私欲贪念,多一些苦干实干,少一些投机取巧,扫除扶贫贪腐问题才能有更多实效,困难群众才能获得更多幸福感。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王京平)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八旬参战老兵重磅发声:莎蔓莉莎清白如雪,庄总德行昭昭

  •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联合体武陵山乡村振兴大学生创业总部落地保靖

  • 长期主义引领行业发展:流浪泡泡重塑餐饮企业价值追求

  • 从齐国生落马看辽宁司法之殇

  • 夏季补钙正当时,哈药盖中盖助力健康无忧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