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练琴?音乐家也要挨妈妈打!

admin2025年05月17日 13:46:05
阅读:
标签: Modacity 练琴
分享:

今天,小探采访到了硅谷初创公司 Modacity 的创始人 Marc Gelfo。听他讲讲 Modacity 这个平台是怎么帮助练琴者制定合理的练琴计划,帮助用户提高练琴效率。



  最近小探听了一场室内古典音乐会,中场休息时和在场的一位音乐家聊起了自己小时候学钢琴因为自律性差经常被妈妈揍。没想到这位音乐家也深有同感,估计小时候练琴也没少挨爸妈的打。像我们著名的钢琴家郎朗后来就回忆起小时候说,谢谢爸爸从小逼他练琴… 学琴的孩子啊,说多了都是泪……
 
  不过还好,最近市面上流行的各种1对1远程陪练项目,让不懂乐谱的爹妈省了不少心。
 
  同时也让像小探这种经常练琴偷懒的孩子,找到了福音。想隔着屏幕打我?哎哎你够不到我!
 
  但是,或许大家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已经学琴多年的成年人,甚至是专业音乐家,对于练琴这件事,有时候也很头疼 -- 不是不能坚持,而是在独自练琴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提高了多少。
 
  今天,小探采访到了硅谷初创公司 Modacity 的创始人 Marc Gelfo。听他讲讲 Modacity 这个平台是怎么帮助练琴者制定合理的练琴计划,帮助用户提高练琴效率。
 
  音乐家们练琴也头疼?
 
  一个人练琴有多难?先不说练琴者的水平如何,单是如何安排时间,怎样设定短期、长期目标这样的小事,就会让人不知不觉走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的困境。
 
  “很多音乐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把自己的练习记录在案,来进行‘复盘’”,Modacity 的创始人 Marc 说到。
 
  但是,一边拿着录音机、一边拿着笔记本记录这种传统的做法,听起来就很麻烦。同时,练了大半天,也很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
 
  成立于 2017 年初的 Modacity 想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怎样让你省时省力练琴。
 
  在 Modacity 平台上,使用者可以首先自己设计模块。比如,本周要练的内容可以作为一个模块,一直久攻不下的音阶或者指法可以作为一个模块。
 
  具体怎么用?小探下载了 APP 并注册了之后,选择了两周免费的试用版本。随后,小探把一周要练习的曲子输入到“This Week’s Routine” (一周计划)的模块之下。而这些曲子,并不需要自己手动添加,可以在音乐曲库 Spotify 中直接导入。
 
  开始练习的时候,如果想定音准,只需要打开音准功能,便可以调琴。同时,喜欢用节拍器的练习者可以随时打开节拍器功能。
 
  想练一个小时?那就直接把时间定在一个小时。随后,便开始打开录音功能一遍又一遍地录制自己的演奏。
 
  每录一遍,可以跟原音乐相对比,在 APP 上随时记录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每一次的练习都会记录在案。使用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开到自己的进步(或者退步)、练习时间等项目的曲线图,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需要强加练习的部分,比如指法或者琶音,还可以自成为一个模块。
 
  “比如,我这一小节想提高音准,那一小节想提高音高,最后一段想提高运气的频率,” 作为专业法国圆号演奏家的 Marc 给小探演示了一番。
 
  而对于专业音乐家来说,乐团面试要练习的内容可以作为一个模块,从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
 
  旧金山交响乐团的一位名为 Dafydd 的法国圆号演奏家分享了他是如何利用 Modacity 平台准备演出的。首先,他在 APP上位自己设定了乐曲演奏的三个层次:1 表示可以非常自信地演奏,2 表示可以自信地演奏,但是还需要多加打磨,3 表示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之后,他将自己的联系录音利用 Modacity 分割成多个小节,每个小节可以自行标注1、2、3 三个自定义的层次。根据层次的不同,制定自己每周的练习强度。
 
  演出之前,Dafydd 会为自己营造出真实表演的气氛, 通过 Modacity 录音之后,反复聆听,在平台上记录下自己需要提高的部分。而每一次演出前的记录会形成一个系统,让演奏家在一段时间后通过平台上的数据知道如何优化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可以说,Modacity 平台的核心思想是 “刻意练习”。正如 Malcolm Gladwell 在他的 Outliers 这本书中强调的“一万小时”定律--如果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大师,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不能少。当然,不是每一项任务都能通过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而到达炉火纯青,但是古典音乐演奏水平的提升,确实离不开大量强度逐渐提高的刻意练习。
 
  不会说中文的工程师不是好音乐家
 
  说到 Modacity 平台的诞生,不得不提到它的传奇创始人 Marc Gelfo。这位8岁就学习电脑编程的小哥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音乐家。然而,18岁时,当音乐学院的申请被无情地拒掉时,Marc 不得已选择了美国著名的西北大学学习电子科技。
 
  即使在大学期间,Marc 也坚持着每日练习法国圆号。在大学毕业时,Marc 毅然决然地选择再次申请音乐学院,获得了印第安纳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音乐家梦。
 
  (Marc本人)
 
  而大学时因为想学的西班牙语课没位置了,Marc 于是阴差阳错地学习了中文,结果一下子就学出了中文“八级” 的水平。热爱咏春拳的 Marc 是用中文跟小探说,中国武术与音乐一样,是“一种动人的旋律” 。
 
  为何要建立 Modacity 这样一个平台?这还要从 Marc 去乐团面试的一次失败经历谈起。当时获得了香港爱乐乐团面试机会的 Marc 在面试时发挥失常,结果从美国飞到香港的 Marc 又飞了回去。不过,乐团表示愿意在给他一次机会。为了在及短的时间内发挥出色,Marc 使出全身解数练习演奏曲目,并最终拿到了乐团的 Offer。
 
  正是在这段令人焦灼的时间里,Marc 开始思索,所有的音乐家都要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一个人练习。而人的惰性却会让很多有才华的音乐家半途而废。如何搭建一个平台让一个人准备乐团面试的音乐家们练习的效率更高?于是,工程师加上音乐家的背景的 Marc 设计并研发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 Modacity 平台。
 
  在 Modacity 平台上还有一个社区功能--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询问其他优秀音乐家的练习方法,并能和其他音乐家建立联系。
 
  Marc 表示,他想通过一款 APP 建立一个音乐家社区,让全世界的音乐家们都能够通过互相交流、鼓励来获得更好地演奏乐器的方法。
 
  “我们之后要研发的 Modacity 2.0 则是要利用人工智能,让平台帮你找错 -- 比如乐曲中哪个音弹错了,或者哪段需要多加练习,这些可以直接在 APP 上看到。”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Marc 表示要通过人工智能将艺术与科技再一次结合起来。
 
  艺术与技术的多层面结合
 
  把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的科技产品并不少见,除了专门给音乐家们使用的平台外,工程师们也为普通人学习音乐操碎了心。比如,能不能边玩便把吉他给学会了?
 
  别说,还真有这么一款游戏 -- Rocksmith, 教你零基础学弹吉他,像游戏通关一样在极端时间内学会弹奏一首曲子。由法国知名电子游戏公司Ubisoft 开发,这款软件2011年在北美一经推出后,大受好评,全球共有300 万用户使用该软件学吉他。据 Ubisoft 的设计师透露,这款游戏的使用者的平均年龄是35岁。也就是说,很多成年人也很热衷于学琴。
 
  小探亲自用电吉他试验了一下,没想到一玩就上了瘾。原来,这款游戏不会让你简简单单看着五线谱练指法,而是让你对着电视或者电脑屏幕看着要抓取的每一个音符,在特定的时间拨动琴弦,从而闯关成功。很像指法版的“跳舞毯”。
 
  这款游戏主要是利用 riff repeater 这个功能来练习吉他曲中各个连复段。而对于吉他高手来说,这款游戏中的连弹模式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水平提高之后想租个乐队?没问题!这款游戏可以让你自己选择队友的风格以及伴奏乐器,让你一个人也能组成一个乐队。
 
  除了 Rocksmith,市面上针对年纪比较小的学琴者也出现了不少的软件与APP。比如小探的小侄女一直在玩 Duck Duck Goose 出品的 Musical Me! 。这款游戏化的APP 结合了动画元素让小朋友们像做游戏一样学会五线谱、音高等音乐知识。
 
  但是,用 APP 学音乐真的靠谱吗?小探在苹果商店中搜到了几十个帮你学乐器的 APP。无论中中文还是英文的,很多 APP 让你用过几次就不想再用了…… 一方面是 APP 设计并不出彩,另一方面是一些诸如音乐知识类 APP  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想要一个人线上学琴、一个人练琴,大家还要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才行。
 
  同时,即使是质量再优秀的平台,也并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指导老师。小探采访的一位音乐家表示,目前市场上的非人工陪练、学琴平台,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来用。他们并不能完全代替老师。
 
  即使是人工在线陪练的平台,由于技术的限制,想透过屏幕“身临其境”地接受老师的指法教导难度还是会比较大。但同时,我们相信 VR、AR 技术的发展能让这一问题在不久的未来被解决。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