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讲,其围绕的核心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强调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首先祝每一位看到这篇推文的、美丽的女性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大家在美好、灿烂的日子里能够像女王一样精致、优雅地生活。
关于三八妇女节,一直存在着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即什么样的女性才适合过这个节日,换句话说,多少岁的女性可以被定义为“妇女”?
百度显示,在官方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按这个标准,14岁以上的女性都是“妇女”。
以“成年”为标准,法律层面还有一个界定,即年龄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这个角度讲,年满18周岁、有完全行为能力、可以完全以自己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女性可以称之为“妇女”。
但在公众的意识中,一般认为已婚女性或有过生养的女性才称之为“妇女”,这并非“生理学”层面的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处于亲属关系中的角色概念,背后有着强烈的家庭色彩,或者说,约同意于“家庭主妇”。
这一定位显然有悖于新一代女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不愿自称或被称之为“妇女”的原因。为规避这种尴尬,现在的年轻人创造了“女神节”“女王节”等更加彰显个性的代称。
抛开传统的观念,我们或许可以从“成人”的角度来重新解释“妇女”这个概念。这里的“成人”是“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的意思,而不是名词,不是前文所说的法律层面的概念。界定一个人是否“成人”,同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性学等各个学科都有参与到这个问题的构建中来,目前在这些大的学科之下基本上都有关于妇女研究的细分学科,例如妇女社会学(研究妇女群体与各种社会因素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妇女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变化;妇女的社会角色;妇女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从根本上讲,其围绕的核心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强调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
也就是说,一个“成人”后的女性是能够以独立、平等、自由的身份进行社会活动的。而这层意义的实现既与女性个人生理、心理的成熟度有关,又取决于整个社会是否为她们的合法权利、权益的伸张、个体生命的自我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当前社会,尊重女性的共识基本达成,但歧视妇女、漠视女性的情形仍然广泛存在,例如一些人对“女博士”存在偏见;一些偏远农村不允许妇女上桌吃饭等。这些陈旧的观念是阻碍女性“成人”的现实因素。消除这些观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了,不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笔者想表达的是,社会是复杂的,“妇女”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无法从年龄上定义,也无法单向度的定义,并且这个概念也在随着时代观念的变迁不断发生着改变;但一个基本的准则是不变的,即生活是最大的政治。
不论是争教育的平等,争社交的自由,还是争选举的权利……归根结底是在争生活的平等、自由与权利。
从这个角度讲,当一个女生开始关心生活、关心政治、关心传媒的时候;当她开始以自己的“女王”的身份去关照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时候,她就是一个成熟的女性了,就是“成人”意义上的“妇女”了。
最后,再次祝福每一位女性朋友幸福快乐地生活,觉觉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