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雯9.3分限制级神作:人性的挣扎全在这了

admin2025年05月17日 17:18:21
阅读:
标签: 贾静雯 电视剧
分享:

说起台湾影视剧,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等偶像剧。



  
 
  傻白甜的套路、小清新的画面,都是标配。
 
  但近些年,越来越多台剧,放弃标配,开始把目光转向成人、现实。
 
  如社长去年推荐给大家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又比如今年这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
 
  上映两集就在豆瓣拿下今年华语剧最高评分:9.3分。
 
  主演贾静雯说,参演《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因为被剧本深深打动了。
 
  法律与情感的博弈,人性与善恶的挣扎,自我与他人的对立……
 
  这部剧,处处都在挑战“常人思维”和普通人的“底线”。
 
  电视剧一开始,就上演了“重口味”的一幕。
 
  正在接受采访的律师王赦,被愤怒的围观群众冲上来泼了一身脏东西。
 
  因为他是杀人犯李晓明的辩护律师。
 
  两年前,凶手李晓明持枪在影院扫射,造成了9死21伤的悲剧。
 
  法院判决李晓明死刑。
 
  几十个家庭,都因为这一次“无差别杀人案件”崩溃。
“无差别杀人案件”,是指凶手随机挑选作案目标,和被害人没有仇怨,作案时见谁杀谁的案件
 
  贾静雯饰演的宋乔安,正是一位在这次案件中失去儿子的母亲。
 
  她和丈夫原本有一儿一女:天彦、天晴。
 
  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次意外后,变得支离破碎。
 
  李晓明作案当晚,宋乔安正带着儿子看电影。
 
  因为出去接了个电话,她没能及时救出儿子。
 
  宋乔安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导致儿子陷入险境、被人打死,开始每天靠酒精和疯狂工作麻痹自己。
 
  从此,在这个家里,关于儿子的一切都成了“禁区”。
 
  名字不能提,相关事情不能问,儿子的房间,她也从来不敢走进去。
 
  每天从来不笑,对女儿漠不关心,连续三年忘记女儿的生日,婚姻也岌岌可危。
 
  父母关系紧张,女儿变得格外敏感。
 
  她不停地质问,是不是爱会消失,是不是他们已经不爱她了。
 
  感受不到爱的她频繁和同班男生发简讯,只为了寻找“恋爱的感觉”。
 
  职场上,宋乔安也是个“冷血女魔头”。
 
  把犯了错的实习生骂到怀疑人生,临盆的下属羊水破了还要推完新闻再离开。
 
  时隔两年,受害者们走不出阴影,犯罪者的家属们,也同样身处阴影中。
 
  家里的小店铺被砸光,走到受害者的葬礼前,一家人却不敢进去。
 
  不是没有歉意,而是自责到崩溃:
 
  “我真的没有办法,这么多的人,我们要怎么道歉?我们要怎么赔偿?”
 
  下跪道歉、尽可能赔偿,仍然没有人放过他们。
 
  一家人只能整日带着口罩,躲在偏远的乡下小房子里,窗户全部用报纸糊起来。
 
  李晓明父亲整日酗酒,原本快要毕业的妹妹,被哥哥连累,不得不辍学。
 
  妈妈带着女儿去改了名字:
 
  “你以后就叫李大芝,别人问起就说你爸妈车祸死了。
 
  家里要死,死三个人就好了,不能连你也葬在这里。”
 
  在老师的介绍下,李大芝做了新闻台助理编辑。
 
  哪怕改了名,她也依然活得小心翼翼,不敢看着别人说话,整日用头发挡着脸。
 
  阴差阳错,她了解到,自己的上司宋乔安,就是哥哥杀人案中的受害者之一。
  受害者、媒体、网友……所有人都希望立刻执行李晓明的死刑。
 
  有一个人除外——律师王赦。
 
  他坚信人人生而平等,放弃大律所的高薪工作,拿着微薄薪水,一直致力于为杀人犯辩护。
 
  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想找出制造这一类“无差别杀人案”的人,他们的犯罪动机:
 
  “为什么整个社会没有接住他?
 
  我们要如何改善、预防,以杜绝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他四处想办法,延缓李晓明的死刑。
 
  这种行为始终不被理解,妻子也因此离开。
 
  李大芝改名后,住在朋友家。朋友有个弟弟,年纪轻轻当上导演,却因为事业不顺,患上了精神分裂。
 
  他沉迷拍片,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某次,因为未经允许闯进幼儿园拍摄,他被抓了起来。
 
  而这个幼儿园,就是律师王赦的孩子读书的地方。
 
  兜兜转转,四个家庭因为一场凶杀案交织在了一起:
 
  孩子遇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庭、儿子杀人不得不逃离的加害者家庭、为死刑犯辩护的律师、弟弟患病让姐姐陷入麻烦的一家……
 
  不同立场,不同看法,同样的痛苦与挣扎。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电视剧给出的答案是:它可能无处不在。
 
  每一分每一秒,有人作恶,有人遭遇恶,有人围观恶,有人想要解决恶……
 
  2009年到现在,台湾发生了6起无差别杀人案,最严重的一次造成4死21伤,也是剧中李晓明案件的原型。
 
  每一次案件发生后,必然的一件事是“群情激奋”。
 
  电视剧中,被泼赃物的辩护律师,在网上遭受了无数咒骂:
 
  “你这个人渣,你还是人吗?你良心被狗啃了吗?”
 
  在大家眼中,杀人犯不配拥有律师,应该直接死刑,没什么好商量的。
 
  王赦在做的,是一件挑战大众底线的事情:
 
  “我需要一点时间,了解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从而在根源上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
 
  同样令人反思的,还有电视剧对加害者家庭的关注。
 
  李晓明作案后,一家人饱受着舆论攻击。
 
  躲起来,人们会指责他们没人性、不作为;
 
  下跪道歉,媒体又会问你们是发自内心的吗?是有人在背后让你们这么做的吗?
 
  陷入两难。
 
  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各自的“深渊”。
 
  其他人呢?
 
  站在旁观者角度“参与”这起案件后续报道的人,也曾经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做出过一些满是恶意的事情:
 
  为了抢先报道突发新闻,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相继跟风报道普吉岛爆炸,结果根本就是一场乌龙;
 
  为了收视率,费尽心思吸引眼球;
 
  理所当然给精神病患者打上“危险人群”的标签,不希望康复之家建在社区附近。
 
  把幼儿园的“劫持案”,推在康复之家的患者身上,故意骇人听闻:
 
  而事实是,根本没有挟持事件。
 
  后续,又造谣说一位青年导演害投资方惨赔三千万。
 
  不负责任的报道,让导演的姐姐都来质问:
 
  这就是你们的品质吗?
 
  善与恶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清晰。
 
  我们与恶的距离真的不远,可能,就是一念之差。
 
  这部剧里,人人都有不可言说的“黑暗面”。
 
  悉心照顾女儿的父亲,可以理智地撇去被害者的立场,帮助律师王赦找李晓明的犯罪真相,却也会出轨。
 
  宋乔安沉浸在伤痛中,伤害了身边所有人。
 
  让女儿恨她恨到,希望妈妈“跟哥哥一起死掉”。
 
  律师王赦为杀人犯维权,却让自己身怀六甲的妻子天天为他担惊受怕。
 
  妻子恐慌,王赦责怪她是在“情绪勒索”。
 
  李晓明,在死之前心愿是保护家人。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把目光对准了人性的复杂:
 
  人性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处于中间地带的灰色。
 
  当然,社长并不是说“杀人犯的作案动机”比“案件本身”更重要,也并不希望《我们与恶的距离》到最后开始宣扬“原谅与宽恕”。
 
  因为恶就是恶,杀人放火的“大恶”,和说谎骂人的小恶,绝不能混为一谈,轻易姑息。
 
  每一种恶,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
 
  没有人可以要求受害者原谅加害者。
 
  《我们与恶的距离》主创们说,“我们拍这个片子的目的,就是想撕掉标签。谁是恶,谁是善,去认同谁,观众来定。”
 
  反观大多数的国产剧,好人和坏人,永远站在对立面。
 
  只要披上主角光环,就是做什么都对,做什么都好。
 
  对人设的刻画一旦太过完美,对人性的刻画就会失去力度。
 
  诚然,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影视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意义,但是至少不该总是“一刀切”。
 
  现实、人性,对于这些的阐释,《我们与恶的距离》还没能尽善尽美。
 
  但至少,它已经让国产片看到了,与主角相悖的观点,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