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链群,紧跟物联网时代的“增才组织”

admin2025年05月17日 17:18:20
阅读:
标签: 链群 物联网
分享:

不久前,竞争优势领域世界著名学者理查德·达维尼来访海尔,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交流3D打印的相关问题。



 
 
  自1983年第一台3D打印机诞生于美国来,36年过去,我们看到,这项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事实上,它正在席卷全球。
 
  譬如:通过3D打印完成的高强度的工具及制造零件、医学模型与面具假体,甚至可食用的“代餐块”,还包括将工业废料转换成建筑材料打印而成的大楼。
 
  而在2019年1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更是首次利用快速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仿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脊髓骨架,成功帮助大鼠恢复了运动功能。
 
  毫无疑问,这项技术有着神奇的魔力,且极具个性化定制优势,无疑是大规模定制的一道希望曙光。
3D打印机正在工作
 
  抛开它的纯技术性魔力不谈,在与理查德·达维尼教授的交流中,张首席更关注的是:这样一项技术,应该配套何种组织驱动,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方向?
 
  科层制吗?金字塔组织吗?
 
  张首席认为:没有3D打印的组织,就没有3D打印的技术。
 
  那么什么才算是3D打印的组织呢?“链群”是张首席给出的答案。
 
  链群指的是去中心化,可以与用户融合的“增才组织”。
 
  一个很大的不同是:
 
  传统制造是“减材制造”,传统组织是“减才组织”。
 
  而3D打印是“增材制造”,那么与3D打印对应的新型组织自然应该是“增才组织”。
 
  这里的“增才”与“减才”指的是什么?
 
  也许从近期的热点新闻中,我们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
 
  在传统模式的组织里,企业遇到困难时,能采取的方式就是不断减员或者裁撤部门,人才流失,自然是“减才”。
 
  而像链群这种可以不断创造个人价值的“增才组织”,每个人都有目标,随着用户的体验迭代。
 
  哪怕凛冬将至,也是无惧的,同时,它也是最能适应物联网时代产销合一模式的组织形式。
  链群作为紧跟物联网时代的“增才组织”,对3D打印,对企业而言又会有哪些优势呢?
 
  01、链群,能为企业指明用户需求方向
 
  理查德·达维尼教授在他的新书《泛工业革命》中指出:“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开启大规模定制时代,引领打破边界的泛工业革命。”
 
  它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体验。
 
  而组织是将技术与用户串联起来的关键,如果没有,技术将会无的放矢。
 
  3D打印是无法知道用户想要什么的,假如你把它放在传统的科层制管理之下,当员工“德不配位”时,企业通过裁员来解决经营问题,技术也只能沦为降低成本的工具。
 
  而链群,则因为其本身去中心化,与用户融合的特征,可以与用户交互,找准用户的需求,为3D打印,为企业生产指明方向。
 
  02、链群,能为企业创造终身用户
 
  技术是手段,产品是载体,用户才是本质。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无可辩驳的道理。
 
  而当创业者将自己的目光放到用户身上时,做各种的数据取样、调研分析,大多会悲哀的发现,自己还是无法精准地把握住用户。
 
  末了,只能失望地叹口气,为这场创业旅程作结:“不是我的能力不行,而是用户实在是太善变了。”
 
  没错,用户本来就是一个善变的群体。
 
  十年前,我们迷恋洗剪吹,十年后,就算是再特立独行的人,怕也是不敢顶着这样一款发型出门。
 
  处在用户善变的激流中,很多企业的应对方式是找代工,利用渠道优势获取低价优势,然后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来消耗对手。
 
  且不论,价格战本来就是如金庸《倚天屠龙记》「崆峒派」中的七伤拳一样,是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要命招式。
 
  这种只关注产品本身,缺乏用户交互的策略,本身就已经走了岔路。
 
  而链群,则可以通过各种触点网络,如水站、快递柜、实体店、社群、用户,持续性获取动态、个性化的用户需求。
 
  而一旦这种动态化的用户需求被捕捉,3D打印技术便可依照其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从而为企业创造终身用户。
 
  03、链群,充分契合了物联网的体验经济、共享经济
 
  去年的第二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中,张首席提出了物联网时代的三大经济特征:社群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
 
  简单来说:
 
  社群经济对应的是:企业说了不算,社群说了算。
 
  共享经济对应的是:各方创造价值,增值部分各方共享。
 
  体验经济对应的是:不断迭代,不断满足用户的体验。
 
  链群是这样的一种“增才组织”,它通过用户,并将其作为核心,把海尔平台上的小微、创客、资源方各个利益主体都紧密地连接起来。
 
  核心机制是:增值分享。
 
  也就是说,链群中的成员,无论你属于哪一方,都可以共同创造生态价值,并从生态收入中获益。
 
  比如,你是否考虑过,商圈与制造这两种链群如果相互并联结合,会发生些什么有趣的故事?
 
  前不久,海尔内部就自主探索出了两种模式:“上合模式”与“郑合模式”。
 
  居晓蓉是上海空调的小微主,刚刚过去的三月份,上海空调实现了上海四区(徐汇、闵行、长宁、杨浦)21家核心门店卡萨帝高端份额第一。
 
  她的团队也因此获得了累计13万元的增值分享奖励。
 
  其中,上海商圈小微对合肥洗衣机制造小微提出开箱不良率为零的需求,而合肥洗衣机制造小微则从产品不良率入手,开始绕过繁琐的流程直接奔赴上海查看产品及库存情况。
 
  同样是市场端倒逼制造端的路径,制冷平台的郑州商圈小微和合肥制造小微也开始主动提出从产品单型号入手,并逐步拓展到全品系,探索“郑合”模式。
 
  海尔的那些不断升级的“爆款”产品背后,离不开的是通过链群的持续交互不断升级的用户体验。
 
  在与张首席深度交流后,达维尼教授最终也认可:如果没有组织转型的支持,光凭技术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大规模定制。
 
  3D打印技术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但如何利用好技术的力量,让它能够更好地造福于社会。显然,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更多。
 
  相配套的组织转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应的规章制度也需完善。
 
  为用户创造智慧家庭,提供美好生活,是海尔一直以来的理念。
 
  3D打印等新兴的技术是外力,与其相适应的3D型组织--链群,则是要苦修的内功。
 
  相信,只有内外兼修,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美好生活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