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金圈”到“最简可行”:弥补核心业务,媒体多样化产品探索启示录

admin2025年05月19日 21:40:58
阅读:
标签: 新闻 媒体 业务
分享:

本期全媒派带来独家编译,分享新闻媒体在产品多样化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今天,多数新闻媒体都完成了数字转型。但是,主流模式已经无法让收入实现更多的增长。《纽约时报》的编辑提出:“网站主页已经不大受人关注了。”欧洲最大体育杂志《体育画报》的总经理表示:“至少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数字出版暂时无法弥补纸质出版的利润损失。”
 
  在数字转型遇到瓶颈之时,如何吸引流量,实现盈利?各大新闻媒体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挖掘新市场,孵化新产品。
 
  找到核心价值,探索新的变现渠道
 
  今年5月的INMA世界新闻媒体大会上,《体育画报》总经理Katharina Neubert提出了一个预言:“未来,新闻媒体主要销售产品,而不是出版物。”她的观点激起了许多同行的兴趣,“因为大家都面临同样的挑战:如何补救正在贬值的核心业务?”
 
  一个启发她的观点是:“用电影来吸引观众,用爆米花来赚钱。”光靠出版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无法给内容生产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所以,新闻媒体需要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找到属于自己的“爆米花”。
 
  从品牌价值的角度来看,杂志仍然有许多无法取代之处。大多数读者会认为,新闻媒体的代表价值是:有能力、可求助、值得信赖、专业并且独立。尽管今天有很多不信任媒体的言论,但纸媒仍然是消费者最信任的媒体。
 
  “这种信任的建立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Neubert说,“因此它不能被社交媒体轻易取代。我们应该抓住这个优势。”
 
  “如果能把这些价值观凝聚到新产品当中,我们就能用更多方式满住读者的需求,也能找到更多方式将我们的核心价值变现。”
 
  “安索夫矩阵”的多样化启示
 
  Neubert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要找到新的收入来源有几种选择。新旧的产品服务与新旧市场的组合,带来新的机遇。”
 
  设计思维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关
 
  新产品开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闻APP。产品开发很重要,但付费内容和数字广告的收入无法填补现有的资金漏洞。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将新产品与新市场结合起来,让产品尽可能地多样化。尽管这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Neubert建议同行无论如何也要做出尝试。
 
  “黄金圈”启示:品牌价值与产品孵化
 
  “当我们试图从品牌中产生新的商业想法时,了解品牌所代表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Neubert提出了问题:“究竟为什么读者会购买我们的产品?”
 
  她认为消费者购买产品和品牌不仅是因为它们本身,而且是背后的理念。比如,人们买苹果的产品不是因为高科技或性价比。“苹果有能力将它的理念变现,通过极致的设计和用户友好性来引领潮流。人们喜欢买苹果的产品,其实他们是在购买这种理念。”
 
  一个公司如何找到并且实现这种理念?Neubert引用了“黄金思维圈法则”(“Golden Circle”,又称GC法则)。这个“黄金圈”有三层:
 
  产品(What):最外层是公司提供的所有产品。
 
  运营(How):中间层是形容词,用以描述你的公司如何运作。
 
  理念(Why):内核是大多数人想不到的,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体育画报》应用“黄金思维圈法则”
 
  “黄金圈”给管理团队最重要的启示,是需要明白自己的核心理念。“这种模式目的是由内向外思考,而非相反。”
 
  纽约时报近些年做过的尝试,可以作为“黄金圈”的绝佳参照。
 
  2014年,在纽约时报公开的《创新报告》中,他们这样定义自己的价值:“我们可以既是日报,又是图书馆--不仅发布每日新闻,还能留下事件背景、相关讯息和永恒经典的新闻作品。”他们找到了理念内核。
 
  围绕这个理念,纽约时报在公司运营上做出了非常多的改变。它在2015年初改变了日常选题会的议程,降低对次日头版的关注权重,将重点转移到在所有平台上持续报道新闻。它还组建了一个核心编辑团队,专门负责印刷版的内容生产。
 
  “我们将大部分印刷版的内容任务从单个办公桌里解放出来,将其收编到核心编辑团队手中。这个新的印刷版核心编辑团队将成为新闻中心的一部分,但其职责又有所拓展,它将负责监督所有平台上新闻报道的呈现。”2015年纽约时报公布的备忘录中提到。
 
  此外,报社所有的记者都可以使用一套分析工具,了解读者对报道的消费和互动情况。他们还加强了跨部门合作,便于更有效率地开发新产品。“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灵活的组织,能够对未来技术和用户行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推及到外层的产品,纽约时报在细分领域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而且,凭借它强大的品牌和受众,新产品的用户留存在一开始就有很大的优势。
 
  在一轮又一轮的尝试中,纽约时报组团推出了不少APP,下面以纽约时报活跃至今的两个APP尝试为例。2014年,纽约时报发布了旗下的烹饪APP和网站,这里集结了其美食报道中所有食谱。仅在一年后,这个APP就达到了500万月活用户。而现在,它的月活早已过千万,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
 
  纽约时报烹饪APP
 
  同年,纽约时报还根据自己的经典栏目,发布了字谜APP,这是一个小而美的产品尝试。目前,每月有200万用户在这个APP上玩字谜游戏,也已收获了40万订阅用户。
 
  纽约时报字谜APP
 
  此外,纽约时报的新产品和风险投资团队(New Products and Ventures)还在重点关注育儿、电影和电视等领域。
 
  产品设计的5个步骤
 
  在“黄金圈法则”的推动下,产品创意会层出不穷。如何让好的产品概念通过打磨,变为现实?Neubert建议新闻媒体尽可能地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思考。“对我们来说,这就是设计思维。它实现创意的目的是解决消费者的痛点。”
 
  她把设计思维的落地分为五个步骤:
 
  共情:面对面了解用户关心的问题,可以通过访谈、焦点小组和市场调查来进行。
 
  界定:通过不断提问“我们也许可以……?”来确定想要解决的问题。
 
  创意:通过头脑风暴提出想法和方案,团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创意。
 
  模型:开发用于测试阶段的模型,快速获得消费者的反馈。
 
  测试:收集反馈,调整模型,直到制作出最简可行性产品(MVP,全称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以最少代价来表达产品核心概念,用以面向用户和市场来验证产品可行性)。
 
  MVP示意图:造汽车前,用滑板车等工具示意其可行性,而造轮子并不能让用户理解
 
  设计思维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实际问题,提供快速的反馈和结果。所以,尽早推出MVP是很重要的事情,同时观察市场,随时做出改变。
 
  2014年4月,纽约时报推出了旗下轻量型产品“NYT Now”。NYT Now的兴衰史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借鉴。
 
  它最初的目标受众是年轻的、数字阅读用户,通过简短和精心策划的内容(更贴近对话和口语)来吸引年轻受众。为了解决用户面对海量文章选择困难的痛点,NYT Now拿出了纽约时报的秘密武器:极为优质的选题和编辑能力。文章从“纽约时报+全网”进行故事选材,打破界限的选择令很多用户感到惊喜。在它最火的时候,NYT Now甚至被夸赞为“世界上最好的‘博客’”。
 
  NYT Now最初是付费订阅APP,每四周收费8美元--价格大约是纽约时报最便宜的数字订阅价格的一半。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和官网上查看精选内容,每天大约有40篇报道。
 
  简报式的NYT Now
 
  但是,因为NYT Now的订阅价格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高,无法吸引大量新用户付费。用户大多数都是纽约时报官方APP的高级会员,他们只是把这款应用程序看作一项额外的福利。
 
  为此,NYT Now做出了一项决定--在2015年5月发布了最新版,首次对所有用户免费。
 
  于是,这个产品开始向广告模式进行探索。免费订阅可能会让这款一直受到好评的APP接触到更多的数字阅读爱好者。纽约时报表示,它会提高广告质量,同时提供最新以及不同类型的广告和赞助机会。
 
  纽约时报还发布了一种名为Mobile Moments(移动时刻)的手机广告格式,它能显示更适合手机屏幕的广告,并能根据用户的访问时间定制广告。它选取了一天当中的7个时刻进行定制,比如清晨的广告就和Now的早报相似。Mobile Moments的内容由时报原生广告黄金团队T Brand Studio打造。
 
  Mobile Moments的定制功能
 
  鼎盛时期,NYT Now拥有约33.4万名独立用户。这个数字在关停前三个月降至25.7万左右。2016年8月,纽约时报宣布放弃NYT Now。他们将目标锁定在社交平台上的千禧一代,决定把Facebook和Twitter作为主要渠道。NYT Now应用中最受欢迎的一些功能--包括早晚简报和更活泼的写作风格--被整合到了官方应用当中。
 
  让我们回到开头Neubert的洞见--未来,新闻媒体将从产品上赚更多的钱。她还有力地补充,公司目前已经从产品上获得了比杂志更多的利润。
 
  Neubert总结了自己最有价值的想法,分享给媒体同行:
 
  由于新闻媒体收入衰减,多样化是最值得期待的变现方式。相信你的品牌价值,用更多的方法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使用“黄金思维圈”法则,从核心理念开始,改变运营模式,从而孵化你的产品;
 
  运用设计思维,尽早推出MVP,直面用户和市场,进行快速验证。

 
 
   参考资料:
 
   1.https://www.inma.org/blogs/conference/post.cfm/axel-springer-profits-from-new-products-around-men-s-magazines
 
   2.https://digiday.com/media/were-not-resourced-like-a-big-tech-company-publisher-product-leaders-sound-off-on-their-biggest-challenges/
 
   3.https://www.niemanlab.org/2019/07/what-does-the-new-york-times-look-for-in-coming-up-with-a-new-product-these-five-things/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 政策新春风 换新正当时 置换大将军EV享至高优惠8万元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