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越来越开放

admin2025年07月23日 00:13:17
阅读:
标签: 娃哈哈 宗庆后 数字 智能
分享:

属于实体零售企业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至少宗庆后不会这么认为。


 
  宗庆后又开始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
 
  在2019年11月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宗庆后一直处于“暴走”状态,从产品进口到设备引进,再到技术合作,在他眼中,俯拾皆是商机。而在11月6日下午的产业高峰对接会前,宗庆后更是直接向德国驻沪总领事Althauser询问,“能不能为我介绍一批德国的先进机电企业,帮助我们开展产业合作?”据宗庆后介绍,娃哈哈目前已拥有两个机电工程,且目前正在进行工业互联网的改造。
 
  作为一家传统快消企业,娃哈哈正在寻求数字化转型。此前,娃哈哈依赖营养快线等拳头产品打开了全国市场,但是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遇到的压力也非比寻常。生存、转型、迭代是常态话题。
 
  2018年11月,在微博账号沉寂两年多后,宗庆后悄然发了声--“谁动了我的营养快线?”在这个疑问句的后面,紧接着的是与女儿宗馥莉的互动,同时伴随着“打头”与“生气”两个表情。这场父女之间的隔空“互怼”,主要是为了宣传营养快线将要推出的限量版包装产品。
 
  与AD钙奶一样,营养快线也是一代人的儿时记忆,作为大街小巷人人皆知的民族品牌,营养快线曾为娃哈哈创造过一年200亿元的营销奇迹。宗庆后有41万的微博粉丝,本次的营销方案更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随后,娃哈哈旗下小程序“哈宝游乐园”上线,限量版营养快线可以直接在该款平台上购买。据宗庆后介绍,通过这个小程序,娃哈哈可与消费者更好的互动,并深入挖掘消费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娃哈哈在逐渐改变,而宗庆后的每一个新尝试,都能在业界产生“刷屏”的效果。此前,媒体还曾出现过“娃哈哈要造新能源汽车”的误传。
 
  曾几何时,娃哈哈曾是潜在的市值王。2013年,娃哈哈曾创下783亿元的营收最高纪录,同年,宗庆后以116亿美元的身家被评为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的首富,但在蝉联榜单冠军三年后,娃哈哈的营收以每年20%的速度下滑。2018年,这样的态势终于停止。公开资料显示,娃哈哈2018年的营业收入达到468.9亿元,较2017年有略微增幅。
 
  在2018年福布斯最新的华人富豪榜单中,宗庆后虽已不是首富,但仍以579.8亿的身家位列第31。而对于娃哈哈2020年的发展计划,宗庆后希望营业收入至少能再提升50%,达到700亿元的大关。
 
  属于实体零售企业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至少宗庆后不会这么认为。
 
  娃哈哈的两大节点
 
  1978年冬天,宗庆后从绍兴茶场回到杭州,彼时社会的生产方式已开始慢慢向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转型,一大批民营企业顺势而生,娃哈哈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宗庆后在杭州市文教局做起了校办工厂生意,第一年就实现了22万元的盈利,这个位于杭州省清泰路的校办工厂成为娃哈哈最早的起点,也成为娃哈哈后期发展的基础。
 
  1988年,娃哈哈推出了第一款全天然配方的儿童营养液,上市后快速打开市场。从宗庆后的介绍来看,娃哈哈在这一阶段营收过亿元,快速实现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然而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真正决定娃哈哈发展规模的关键还是在1991年--对杭州罐头食品厂的兼并。
 
  “当时娃哈哈急需扩大生产规模,为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就想要造厂房扩大生产,起初市政府一直都没有批,直到后来杭州罐头食品厂资不抵债,分管的市领导希望我们接手。”宗庆后对《中国企业家》回忆。按照最初与杭州市政府的协商,娃哈哈兼并杭罐厂只需要承担500名工人的劳务,但事态的发展远超人们的想象,为了兼并杭罐厂,宗庆后的投入高达8000万元,而后还接收了2000多名的在职员工,并解决了500名退休职工安置的问题。
 
  从时代背景来看,1991年正是“姓资姓社”讨论最热的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真正的城市所有制改革开始推进,娃哈哈也算是打响了企业改革的“第一枪”。而在成功收购杭罐厂以后,娃哈哈得以迅速崛起,快速发展为拥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
 
  而在兼并杭罐厂以外,对于宗庆后而言,所遇到的另一大关键节点还是著名的“达娃之争”。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始于1996年,最初颇见成效,但双方却在后期因理念分歧而矛盾公开。
 
  “其实一开始我们和达能的合作很好,但由于达能不了解中国市场,也不放心让我们自己去经营,就设置了很多阻碍,同时他们还收购了乐百氏与上海光明,这都是我们的竞争品牌。”在宗庆后看来,与兼并杭罐厂时期的娃哈哈诉求相同,彼时的娃哈哈也急需快速扩大产量,但在反复与达能交涉新设工厂后,诉求却得不到解决,不得已,娃哈哈只能开始自建工厂,为合资公司加工产品。
 
  从宗庆后的表述来看,娃哈哈自建工厂、成立非合资企业是达能派驻了财务总监知晓的,且非合资公司的名录列在每年给达能的审计备忘录中,达能对此也从未提出过异议。但在后期,达能亚太的管理层开始要求用低价对非合资公司进行收购,对此宗庆后当然表示拒绝。
 
  随即,达能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娃哈哈提起诉讼,很长一段时间内,宗庆后都在自学法律知识,并逐渐理清了与达能官司中的两大关键问题--即到底是谁在搞同业竞争?究竟又是谁在滥用商标?也正因在这两件事上法理上占据主动,娃哈哈在世界各地的官司都赢得了胜诉。
 
  “我没有感到特别困难、或者害怕的时候”,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宗庆后曾透露过早些年的一段惊险遭遇。2013年9月,宗庆后曾在自家小区被一名持刀男子划伤了两根手指的肌腱。不过很快,宗庆后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我当时没有感到害怕,下意识的反应就把他挡开了,我想我的体力也还行,还追着他跑。”
 
  也正如宗庆后所言,自己的一生都很有魄力,这样的魄力也造就了娃哈哈的饮料帝国。但与更多实体经济的企业一样,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对娃哈哈带来了冲击。而宗庆后在2014年一场峰会上的公开发言,让人印象颇深。在那次峰会上,宗庆后曾公开批评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数字化的转型与挑战
 
  “实际上我一直反对的是互联网大规模烧钱买流量,把实体经济辛苦的成果贱卖,扰乱了实体经济的市场价格。”宗庆后告诉《中国企业家》,“这两年,实体经济的发展的确比较困难,但企业需要面对的,还是在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将产品与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升级。”
 
  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实体零售、实体经济必然会遭受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冲击。但实体经济都有一定的门槛,娃哈哈发展三十余年来,凭借联销体早已形成遍布全国的渠道网络,甚至可以触及到最底层市场的毛细血管。这样的线下壁垒,短期内无法被电子商务所撼动、赶上。
 
  也就是说,相较想要不断下沉的电商平台而言,以娃哈哈为代表的实体零售企业更拥有能够进化的基础,但想完成升级转型,始终需要进化的思维和武器。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宗庆后对于新技术并无排斥,且态度越来越开放。
 
  在宗庆后的介绍中,娃哈哈是最早开始做数字化建设的企业。1997年,娃哈哈已经引进了ERP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从经销商下单到采购、生产、发货、物流等一系列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且企业发展至今,这套系统也在不断升级。
 
  宗庆后认为,娃哈哈一直都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且娃哈哈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更接近年轻人的营销方式。进入2019年后,娃哈哈开始更多结合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产品的推广。
 
  “实际上我们本来就是在互联网上做广告最早的中国消费企业,”宗庆后告诉《中国企业家》,早些年,娃哈哈还与搜狐有过一段缘分。“1997年,搜狐的张朝阳曾来找过我们,我们在搜狐投放了广告,在此之后,搜狐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在智能化道路上的全方位探索。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娃哈哈开始建立智能化工厂。且在不久的将来,娃哈哈还要建设自己的“私有云”平台,借助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完善智能制造的基础架构,进一步提高智能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谢芸子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 自如“海燕计划”再启航,助力千万毕业生住进“好房子”

  • 自如“海燕计划”13季启航,携《大闹天宫》助力毕业生租房安居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