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扯哪门子蛋,按照这种逻辑,是不是汪精卫的“曲线救国”也要一并洗白下?是不是还得造一个“汪精卫故居”以示鼓励、加以膜拜?
果然,有人开始忙着捣鼓《鲁迅,你凭什么出日本版日记》《方方日记为什么不可以在国外出版?》这种歪理文章来为方方日记洗白,内藏的思想反骨与发自肺腑的意识形态敌视,真的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裸奔地步。
鲁迅先生生在民族危难的旧中国时代,主动弃医从文,用文字和日记来感化更多中国人民共同为了新中国战斗,是来给中国人民输送精神供养的,是为了中华民族早日摆脱屈辱历史;而方方及她的日记呢,且不说所谓的“真实见闻”,大多都是来自某位朋友的转述与网上杂乱信息的道听途说,就以日记而言,这是在给中国人民带来思想清流?给西方围剿中国、坐实“中国疫情原罪论”提供炮弹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这是在扯哪门子蛋,按照这种逻辑,是不是汪精卫的“曲线救国”也要一并洗白下?是不是还得造一个“汪精卫故居”以示鼓励、加以膜拜?
毫不夸张地讲,能写出这种论调文章的,就是坏,而且是打从心底的坏,就像躲在阴暗角落的小人,一有机会便千方百计的出来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卑劣伎俩,“别人说一,他就讲二”“别人说中国不容易,他偏讲这是中国制度不行”“我们说西方光速出版方方日记是政治包装,他偏讲为什么日记不能出版”。
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自诩有点知识逼格,到处一副“我是来启蒙你的”“你们这群乌合之众要服从我的教导”的样子,在各种所谓“社会良心”的网络社群刷着自己的存在感,稍遇不同声音,便扣上“你们这群极左”“你们这群五毛”的大帽子。
这类人大多是中老一代,经历过那十年的浩劫,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创伤已经深深根植心底,加上有些现实“怀才不遇”的消极境遇,都怀有对当前中国政治制度或多或少的不认同、对抗,甚至是敌视。但这类人往往又身在体制内,享受着被他们嗤之以鼻的体制好处,看似矛盾的关系,其实很好理解。
放心,这类人离不开体制。一旦真如其所愿,去了向往已久的西方自由民主国度,用不了几年,一定穷困潦倒,哀求祖国收留。事实上,他们也很清楚这个情况,所以只能通过网络社群甩甩嘴炮、过过嘴瘾,靠着YY来填补心理的空虚。而在现实中,他们往往很怂,甚至没有一点点网上叫嚣的那股狠劲,有人想靠他们来领导公开对抗政权,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他们特别喜欢用歪理蛊惑公众,用看似有道理的对比手法来误导公众得出错误判断,以方方及她的日记为例,他们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比较级的误导操作,将不同背景、不同语境的两个完全无关的事件强行拿来讨论,用A的参照物判断去影响公众对B的主观判断。
比如,“不看方方日记,难道天天看新闻联播、歌功颂德?”这类观点,就是有意通过对比选择,将公众的选择圈定在了“要么看方方日记,要么看新闻联播”的两者必选其一上,再辅以歌功颂德这样的暗讽语言操作,许多网民便会被预设在了“只能选择方方日记”上。
再比如,“你们为什么怼方方,你们这是在搞文革式迫害”等迫害妄想症患者,也是有意使用反问句式,将怼方方与搞迫害强行拉上因果逻辑关联,误导网民产生影射性猜想,将怼方方作为后续要政治迫害的信号条件。
当然,还有一些“你们这帮五毛”“你们在维护特权”等硬伤,就不多说了,因为实在不值一提,怼一个疫情期间享受特权将侄女送至机场的体制官员,竟然会被称之为五毛,也是服得可以。
要注意的是,其他都好说,再怎么负面都还有转圜的余地,但方方同意西方国家出版日记、并知晓了解且同意售书导语中关于疫情中国栽赃论的表述,这已经大大越过了国家、民族和社会可能忍耐的红线和底线,这还都是她自己发微博承认的,等于是自己主动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所以,我奉劝那些还在拼命为她洗地的“方方粉”们,要认清形势、看清本质,不要继续参与渲染制造出“良心方方受当局迫害”“中国政府控制舆论打压”的舆论氛围,方方从答应国外以“中国病毒论”“中国原罪论”等抹黑栽赃论调出版日记那一刻起,就已经不是那个可能你还存在一丝丝幻想的那个作家了。
作者/墩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