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干部,既不能对百姓负责、对某些出格的行政行为在政治上把关,又不能发挥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终将会疏失干群关系、群众信任、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我们党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是由一大批敢想敢干、敢作敢当、敢拼敢闯的好干部组成的。然而,一些媒体指出,当前,“佛系”一词流行于网络,一时间“佛系”青年、“佛系”员工、“佛系”恋人等成为大家争相对号入座的形容词,甚至许多干部滋生出“佛系”心态,在面对潜规则和不正之风时“佛系”沉默、“佛系”旁观,麻木不仁,见怪不怪……助长了歪风邪气的蔓延。但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者、引领人和带头人,如果做一个不敢担当、不负责任的“佛系”干部,对我们党发挥先锋模范、战斗堡垒作用有着极大的危害。总书记的讲话树立了干部队伍选拔任用的鲜明导向,同时也是对“佛系”干部说“不”。
现实中的“佛系”干部画像
“佛系”是个网络流行词,最早在日本出现,用来形容不想遵循他人人生轨迹生活的年轻男子,对激情和成功也没多大兴趣。随着“佛系”这一网络词的流行,出现了许多“佛系”衍生词。所谓“佛系”干部,是指在干部队伍中不求上进、与世无争、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人。这些人在领导岗位上,懒政、怠政,尸位素餐,为官不为;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身边同事丧失热情,错也好,对也罢,一团和气;对人民群众的诉求不着急,不当真,不担责。用一位纪委干部的话说,就是骨子里的病,就是一个“怕”字:“怕苦、怕累、怕麻烦”,根子上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精神上缺了钙。它与我党要求“忠诚干净担当”完全背道而驰。
2017年12月到2018年1月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过一组漫画,聚焦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多种表现。有人说,这种画像,也是现实中许多“佛系”干部的生动写照。
强国论坛网友“祥福社会”说,“佛系”心态的官员是一种不思进取、明哲保身、闲云野鹤的心态,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有网民认为,作为领导干部,既不能对百姓负责、对某些出格的行政行为在政治上把关,又不能发挥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终将会疏失干群关系、群众信任、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
中央纪委发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像内容
提高干部的精气神
对于干部“佛系”心态的养成,一些文章分析主要是干部精神上懈怠,不想担当作为。随着反“四风”的深入展开,一些干部特权没了、“油水”没了,干事也没劲了,进取心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一些人,本身能力上欠缺,不能担当作为。究其根本,是失去了信念以及一名干部最基本的底线。因此,舆论认为“佛系”干部的一些表现是当前必须坚决纠正的重点。
多彩贵州网评论认为,“佛系”干部,缺的是敢干敢冲的创业激情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唯有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在监督、任用体制上不断改革,才能减少这类“为官不为”的现象。一是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其位,谋其政;二是要从制度上增强监督。在增强监督手段、监督方式、监督渠道上下功夫,尽可能让我们政府部门决策部署更加科学和透明;三是落实责任,要从机制上健全干部考核。
鲁南在线则发表文章认为,要杜绝“佛系”式“丧官”,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问责机制,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让“脸红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脚踏实地,奋发有为。
舆情点评
“佛系”干部的典型代表,莫过于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光明区区长孙连城。这位孙区长掐着表上下班,以“无私者无畏”标榜自身,从来不贪污,但也从来不干事。对手里一大堆亟待解决的事,能拖就拖,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对要落实的工作,净耍小聪明,口头答应,结果不见行动。认为自己不想升迁,即使碌碌无为也没什么好怕,以为自己身处安全区,却最终没有逃脱被问责的下场。
如果说,“佛系”二字是对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调侃,那么,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则是万万要不得的:面对歪风邪气不能视而不见,对“四风”问题不能不以为然,遇到违纪违法不能装聋作哑。
在网民看来,他们是“佛系”了,官场的风气却败坏了,百姓的烦恼也增多了,长此以往,埋单的必然是党群干群关系,受阻的必然是改革发展步伐。所以,一致认为官场不能给“佛系”干部一席之地。
曾国藩曾说“为官避事平生耻”,强调的就是为官者,要敢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中华民族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物,他们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但从不甘于当太平官,而是心忧黎庶、报效国家。
一位基层领导干部说,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主动到矛盾“窝里”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真正成为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者;主动到问题发生的第一现场,靠前指挥、果断决策,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主动同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敢于动真碰硬。如此,我们的干部才是真正为了人民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敢想、敢做,才能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 刘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