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涉嫌拐卖儿童的“梅姨”,因为画像问题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01、刷屏的“梅姨”画像被辟谣非官方发布
17日,@CCSER儿童失踪预警平台发微博称,“人贩子‘梅姨’最新画像,请大家转发,不要让她再害孩子啦!”随后,北晚新视觉网、安徽公共频道搜狐号、河南卫视综合官方帐号等纷纷转发《人贩子“梅姨”最新画像!记住这张脸,她让数个家庭支离破碎》一文。
18日,“梅姨”新彩色画像刷屏朋友圈。
18日当天,@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发布消息称,“网络上流传的广东增城被拐9名儿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ccser不是公安机关官方权威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官方辟谣却让公众对“梅姨”新画像真假产生混乱
不得不说,此次@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的辟谣声明来得很及时。在全民接力转发这幅“梅姨”照片的时候,公安部的声明第一时间制止了不实信息的传播,避免了这张画像可能造成的误伤。
梳理公开信息可知,除了此次画像乌龙事件,“梅姨”在何地落网、人贩子“梅姨”现身……诸如此类的假消息屡见不鲜。
但该辟谣消息发布后,“梅姨”新画像的真假成为舆论关注点。不少网民表示,“梅姨”新彩色画像是否可定性为“假消息”?
对此,该画像作者林宇辉表示:“此版本画像的确未经官方平台发布,但该版本画像是根据此前自己所画‘梅姨’形象的素描,经电脑彩色合成后形成。”
除了关注“梅姨”新画像的真假外,也有网友对官方辟谣提出质疑,“辟谣劈来劈去的。搞得别人都蒙了。第二张确实是官方请画像师画的好吧。”“官方不为,民间做,做了就说错。为什么官方不提前做,大家发也是为了安心,你们这样搞,大家就只会冷漠了。”
微信公众号“泽思”对此建议:1.告诉大家梅姨确实存在,以第一张画像为准;2.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以赴寻找,也感谢大家的关注,希望提供有效线索,打一场打拐人民群众战争;3.ccser不是公安机关官方权威平台,点赞很多网友热心转发(要承认网友滚烫的热心),但却可能为其增加流量,希望不要再转,以公安部发的消息为准。
03、小结
对人伦悲剧的共情,是这次大家转发“梅姨”照片背后的动机。尽管这是一个乌龙,但大家对儿童拐卖的痛恨,应该得到理解,而这也远远谈不上主动“传谣”。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一个孩子的丢失,影响的是整个家庭。
新京报社论就指出,相关部门要看到这层共情心理,在尽快对“梅姨”事件答疑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儿童买卖的打击力度,让更多家庭免于“妻离子散”的悲剧。
此外,此次公安部门辟谣提到的“非公安机关官方平台”的认证信息为某基金会儿童失踪预警平台项目。作为研究和宣传儿童失踪预警项目的专业组织,其发布的信息容易让公众认为是“官方信息”,其理应对相关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审核得更加审慎。
就如检察日报所指出的,公民个人或组织转发公安机关通告,本身并无限制,甚至还值得鼓励。但未经公安机关授权或认证,对通告内容进行修改,甚至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公众误读,干扰办案。司法办案需要程序正义,特别是涉及刑事犯罪案件时更要慎之又慎。期望公众的协助能更多地在法律轨道内进行,形成更多有效的合力,让正义和孩子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