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S8/S8+ 评测:或许,这就是“未来手机”该有样子

admin2025年08月22日 21:56:54
阅读:
标签: 三星 样子 就是
分享:

用现在似乎挺流行的“新鲜度”评分,Galaxy S8 S8+ 应该可以轻松超过 60 天。

 
  对于关注手机的用户来说,每年有两款产品是必看的:第一款是上半年发布的新款三星 Galaxy S,第二款是下半年发布的新款 iPhone。这两款产品分别代表了 Android 和 iOS 两大阵营的最高水准,并且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方向,今年也不例外。
 
  3 月 29 日,三星在纽约发布新一代的旗舰手机 Galaxy S8/S8+。凭借独此一家的“全视曲面屏”、“好到没朋友”的手感以及足够旗舰的硬件规格,Galaxy S8/S8+ 在发布之后,不出意料地得到了来自媒体、用户甚至其它厂商的各种好评。
 
  不过对我来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在使用了 Galaxy S8/S8+ 接近三个月之后,我依然没有任何“审美疲劳”的感觉,套用现在似乎挺流行的“新鲜度”评分,Galaxy S8/S8+ 应该可以轻松超过 60 天。
 
  不像是这个时代的手机
 
  在过去的 3 个月里,除了 Galaxy S8/S8+,我体验了多款堪称优秀的新款智能手机,不过每次把 Galaxy S8/S8+ 拿在手里,依然会有一种“WOW”的感觉。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感觉的话,那就是 Galaxy S8/S8+ 不像是这个时代的手机。
 
  这种感觉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屏占比。相比上一代产品 Galaxy S7 edge,Galaxy S8/S8 在继续缩减左右边框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指纹后置、使用圆角屏幕等方法,大幅度缩小了上下“额头”的宽度,让 Galaxy S8/S8+的屏占比达到了 84%,这几乎是目前智能手机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了,主流产品中唯一一款屏占比能与之媲美这个数字是小米 MIX(注:按照“屏占比=屏幕显示区域面积/整机面积”计算,小米 MIX 大约为 84%,基本和 S8/S8 相同)。
 
  如果还不够直观的话,大家可以简单参考 iPhone 7 和 Galaxy S8 的尺寸对比。Galaxy S8 在机身宽度和 iPhone 7 基本相同、长度略长的情况下,居然“塞”了一块 5.8 英寸的屏幕。即便是考虑到 Galaxy S8 狭长的屏幕比例会导致同尺寸下屏幕尺寸较小,从绝对的显示面积上看,5.8 英寸(18.5:9)的 Galaxy S8 也差不多和 5.5 英寸(16:9)的 iPhone 7 Plus 相同。在 iPhone 7 的机身中放进 iPhone 7 Plus 的屏幕,这事想想还是挺夸张的。
 
  第二是圆润的手感。由于采用的是柔性 AMOLED 面板,Galaxy S8/S8+可以在“全面屏”的基础上,将屏幕做成“双曲面”设计,再加上前后完全对称的 3D 曲面玻璃以及几乎和玻璃之间完美衔接的弧形亮面金属中框,Galaxy S8/S8+ 拿在手里就像一块“丝般顺滑”的肥皂。不夸张的说,Galaxy S8/S8+(特别是屏幕更小的 Galaxy S8)是目前市面上握持手感最好的智能手机,没有之一。
 
  把超高的屏占比和圆润的手感结合在一起,让 Galaxy S8/S8+ 既拥有了小米 MIX 那种视觉上的震撼,又拥有了媲美甚至超越 iPhone 7 的优秀手感。
 
  除此之外,Galaxy S8/S8+ 还保留了上一代 Galaxy S7/S7 edge 产品上的不少优点,包括清脆的按键手感,IP68 级防尘防水以及已经逐渐开始变得少见的 3.5 毫米耳机插孔。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骁龙 835 平台的国行 Galaxy S8/S8+ 的音频 codec 采用了高通最新的 WCD9341,支持硬解码 DSD 文件,手机的内放水准相比上一代产品有了明显的进步,达到了手机音频常规设计(不采用独立 DAC 和运放)的一流水准。
 
  相比之下,Galaxy S8/S8+ 之后上市的几乎所有骁龙 835 平台的智能手机,包括小米 6、一加 5、努比亚 Z17、索尼 Xperia XZ Premium,codec 都清一色用的是上一代的 WCD9335,综合水准比 Galaxy S8/S8+ 上的 WCD9341 有明显差距。
 
  一个小遗憾
 
  不过 Galaxy S8/S8+ 的工业设计也不是完美的。
 
  由于正面的超高屏占比,Galaxy S8/S8+ 的正面没地方容纳指纹识别模块,只能放到后面,并且由于内部堆叠的原因,Galaxy S8/S8+的后置指纹最终被放在后置相机右边。
 
  放在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位置偏高,单手握持手机时不容易够到(特别是 Galaxy S8+),第二是由于过于靠近摄像头,导致使用时手指很容易碰到摄像头,在摄像头上沾染油污。在经过了数周的使用后,我依然无法适应这个指纹识别的位置。
 
  好在除了指纹识别,三星还提供了人脸解锁和虹膜识别两种解锁方式。
 
  其中虹膜识别安全度最高,但识别偏慢并且对位置要求严格,适合用在加密文件夹等场景,而人脸识别则可以成为指纹识别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外界光线没有很差,Galaxy S8/S8+的人脸识别都可以快速完成解锁,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再去找背面的指纹识别。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 Galaxy S8/S8+的“后置指纹 + 前置人脸”的解锁方式在日常使用中问题不大,但终究还是没有一个靠谱的前置指纹来得干净利索,希望在下半年的 Galaxy Note8 上,三星可以搞定屏下光学指纹的技术问题,或者是提出其他更优秀的生物解锁方案。
 
  关于屏幕显示和“误触”
 
  过去一两年里,三星在 Galaxy S/Note 系列上用的顶级 AMOLED 屏幕几乎一直是手机屏幕的“标杆”,Galaxy S8/S8+ 也是如此。
 
  其中 Galaxy S8 的屏幕尺寸为 5.8 英寸,S8+为 6.2 英寸,均为分辨率为 2960 × 1440,ppi 为 570(S8)/529(S8+),屏幕长宽比为 18.5:9,相比常见的 16:9 明显长了一截。
 
  这种长宽比在 18:9(也就是 2:1)左右的“带鱼屏”也是整个手机屏幕面板行业的发展方向,今年下半年,包括 JDI、天马在内的多家上游供应商都会大量出货这种比例的 LCD 屏幕(注意是 LCD),而手机厂商会推出搭载这类屏幕的“全面屏”手机。
 
  当然了,这个“全面屏”是相对而言的。一方面,不是所有采用 18:9 屏幕的手机都可以做到像三星 Galaxy S8/S8+ 甚至 LG G6 那样;另一方面,由于除了三星之外,其它屏幕供应商用的基本都是无法大范围弯曲 LCD 面板,因此其它厂商即使是将屏占比做得很极致,也不太可能做出 Galaxy S8/S8+ 这个样子。
 
  回到显示效果上,Galaxy S8/S8+ 在设置中提供了四种屏幕模式,分别是自适应显示、AMOLED 影院、AMOLED 照片、基本。
 
  在自适应模式下,Galaxy S8/S8+ 的色域最广,显示风格是明显的“冷艳风”,色温在 7000K 左右,在显示红色、橙色等暖色系色彩时,可以明显感到颜色比正常的更艳(但又没有像一加 3 等手机那么夸张)。配合足够高的 ppi、优秀的屏幕素质,S8/S8+的自适应模式应该可以让大多数用户感觉“屏幕效果很好”。在这个模式下,S8/S8+ 还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选项,包括色温调节、RGB 三色调节甚至是屏幕边缘的颜色。
 
  至于另外的三种屏幕模式,AMOLED 影院是基于 DCI-P3 色域(这也是很多电视机、电影院采用的色彩标准)、AMOLED 照片是 Adobe RGB 色域,基本是 sRGB 色域。如果你对色彩的准确性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说“正经”地在手机上修图,这几个模式还是可以派上用处的。
 
  另外,对于双曲面屏幕来说,由于握持时手掌很容易接触到屏幕,“误触”就成了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去年在使用 Galaxy S7 edge 时,我就对“误触”深有体会,躺床上刷微博时经常因为“误触”而划不动,打字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三星的工程师们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其实在去年下半年发布的 Galaxy Note7 上,就已经把“误触”问题解决地差不多了,当然了,因为某些原因,大部分用户应该都没体会到这一点。在今年的 Galaxy S8/S8+上,大家自然也不用担心“误触”的问题。
 
  相机:从 95 分提升到 96 分
 
  除了设计和屏幕,后置相机是另外一个三星的优势点。特别是在过去的两代产品 Galaxy S6/S6 edge 和 Galaxy S7/S7 edge 上,三星基本是一年搞一次“大跃进”。不过在今年的 Galaxy S8/S8+ 上,三星并没有继续在硬件上大幅前进,而是选择继续在 Galaxy S7 edge 的基础上“打磨”。
 
  从参数上看,Galaxy S8/S8+ 和 Galaxy S7/S7 edge 一模一样,包括 1200 万像素、全像素对焦、f/1.7 光圈、光学防抖,以至于一开始我们还以为 Galaxy S8/S8+的相机硬件完全没升级。不过实际上,Galaxy S8/S8+ 把核心的 sensor 从索尼 IMX260 换成了 IMX333,镜头部分也有所改良。
 
  和 Galaxy S7 edge 相比,Galaxy S8/S8+ 主要的改进在动态范围上,修正了 Galaxy S7/S7 edge 上因为 sensor 的动态范围不足(和全像素对焦设计有关)导致白天容易出现过曝的问题。
 
  对于三星来说,Galaxy S8/S8+ 这些改进应该是花了很多大力气的,就像是满分 100 分的试卷从之前的 95 分提高到 96 分,这 1 分虽然很小,但付出的努力却要很多。不过对于用户来说,基本可以认为 Galaxy S8/S8+的后置相机和 Galaxy S7/S7 edge 处于同一水准,在 DxOMark 的得分中,Galaxy S8 的得分也和 Galaxy S7 edge 相同,均为 88 分。
 
  至于实际成像表现,Galaxy S8/S8+ 的表现放在目前的旗舰智能手机中也是妥妥的第一阵营,只是优势或许不像去年的 Galaxy S7 edge 那样明显而已。
 
  系统、性能、续航
 
  三星 Galaxy S8/S8+ 搭载了基于 Android 7.0 的 Samsung Experience 8.1,整体的感觉更加简洁,设置菜单更加清晰合理,过渡动画更加流畅和饱满。
 
  相比起原生 Android,Samsung Experience 8.1 的改动依然很多,不少变化很难称得上是“提升”,但这些“定制”在多数时候也不至于带来困扰。
 
  至于三星专门在侧面留了一个实体启动按键的 Bixby 语音助手,目前的功能依旧比较有限,基本就是一个常规的“负一屏”(罗列了闹钟、天气等信息,并且从微博、今日头条等 app 中抓取了一些新闻链接)加上相机 app 中的 Bixby 视野(包括以图搜图,拍图购物等功能)。从这个专门预留且不能分配给其它功能的 Bixby 实体键上可以看出,三星对 Bixby 是抱有很大期待的,但目前的完成度还不比较有限,希望三星可以加快中文版 Bixby 的进度。
 
  配置上,国行版 Galaxy S8/S8 采用的是骁龙 835 移动平台(注:新加坡版、韩版用的是 Exynos 8895,港版、美版用的是骁龙 835),存储为 4GB(LPDDR4) + 64GB(UFS2.1),S8+ 还多了 6GB +128GB 的“皇帝版”可选。
 
  有了骁龙 835 平台的加持,Galaxy S8/S8+ 的系统流畅性有了明显的进步。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除了微博、微信打开相册等某些操作有些延迟(可能和系统优化有关),Galaxy S8/S8+ 依旧表现得足够流畅,相比去年同期搭载骁龙 820 的 Galaxy S7/S7 edge,Galaxy S8/S8+ 在的表现要强了太多。
 
  至于续航,在默认的“优化”模式(以 1080p+分辨率渲染)下,电池容量为 3000 毫安时的 Galaxy S8 基本足够我一天的使用,但得省着点用,实际续航表现大致介于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之间,而电池容量为 3500 毫安时的 Galaxy S8+ 的续航表现要更好一些,重度使用也足够我撑一整天,如果大家对续航要求高,推荐大屏的 S8+。
 
  当之无愧的 Android 旗舰
 
  三星集团在过去很多年里在屏幕、相机、存储芯片、工业设计、供应链上积累的众多优势,在 Galaxy S8/S8+ 上集中体现了出来了,让三星移动有能力设计并量产出 Galaxy S8/S8+ 这样充满了“未来感”的手机。
 
  虽然从产品上看,Galaxy S8/S8+ 还有些小小的不完美,后置指纹的位置是个问题,充电速度对于 Android 旗舰机来说的确慢了点,Bixby 还需要时间完善,但当你把 Galaxy S8/S8+ 拿在手里,你很难不去赞美三星在手机形态上的突破。
 
  Galaxy S8/S8+ 是目前 Android 阵营中当之无愧的旗舰,也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最优秀的智能手机。
 
  对于 Galaxy S8/S8+ 来说,或许唯一需要留意的就是几个月后发布、预计将会采用 AMOLED“全面屏”的“十周年”iPhone 了。而在之前,在 5000 元档以上的高端 Android 手机市场,Galaxy S8/S8+ 唯一的对手只有它自己。

注:本文系作者 admin 授权融媒体发表,并经融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我要围观…
705人参与 36条评论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加力那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加力那28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Taso韩先生24分钟前 回复284

就是因为病人多,专家少,你还要抓?如果你是一个专家,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给20个病人看病,可是外面排队的病人有100个。

admin

关注

现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公关领域。兴趣广泛,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看书,闲时写些文字等。

  • 17万阅读量
  • 17万文章数
  • 3评论数
作者文章
  • 从齐国生落马看辽宁司法之殇

  • 夏季补钙正当时,哈药盖中盖助力健康无忧

  • 菌小宝:从肠道微生态到自然生态,共筑生命平衡的健康未来

  • 菲尔莱:以金融教育为笔,绘就财富管理新画卷

  • 政商联动共话发展,副市长康镇麟一行调研皇家小虎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广告及服务 |提交建议
友情链接
赛迪网 |钛媒体 |虎嗅网 |品途网 |i黑马 |果壳网 |砍柴网 |创业邦 |易观网 |凯恩思 |创业邦 |舆情之家
Copyright©2003-2015 融媒体版权
粤ICP备050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