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宗昭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这家仅在日本就有超1400家连锁店的品牌,如今成了国内内容电商领跑者一条的学习对象。
一条创始人徐沪生近期表示,2018年会做很多线下店,一条对标的不是京东,而是日本的茑屋书店。一条在线上有很丰富的销售数据,可以把线下做成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
对标对象当然不是京东,一方面京东启动了自己的生活家居自有品牌“京造”,另一方面也战略投资了一条,在一条最新一轮融资里,领投方就是京东集团。
涉足电商不足2年的一条,有望成为中国的茑屋书店或者无印良品MUJI吗?
1
茑屋书店:卖的不只是书,更是生活方式
1.如何吸引6000万用户的关注
茑屋书店的名字取自江户时代日本知名出版人茑屋重三郎,到今天为止,茑屋在日本已经有着1400多家连锁店。在国外,书店都以“TSUTAYA”为品牌名进行传播。
书屋本身的设计,就像是为中产阶级量身打造的家庭书房,书店里都配备了专业上很有造诣的店员,这些店员能够给顾客提供最恰当的阅读指导。
除了阅读图书,书店还提供细致的影音服务,数量众多、品种齐全的电影和唱片可免费试听,多款专业化的试听播放设备,实现如同在自家客厅般舒适的视听效果;
在生活区的星巴克等咖啡吧和餐厅内,读者可阅读书店任一本书;文具专区、相机专卖店等文创空间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书店还会定期举办研讨会、讲座、演奏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书店的文化内涵,吸引大批且粘性高的“品质生活者”。
在线下的连锁扩张过程中,茑屋书店并不是简单复制一家店的运营模式,而是结合地域差异进行改造升级,做到千店千面。
2.增田宗昭的设计梦
增田宗昭最早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设计师对于美的要求基本奠定了茑屋书店的发展基调,不是线下商超,而是生活美学空间。
TSUTAYA最近已经推出了书店公寓,除了有书本与杂志贩售,同时也有咖啡和饮料提供,是办公或聚会的好地方,室内同时设置了许多座椅、沙发,让读者可以坐下来慢慢选书。
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增田宗昭本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早在1985年,增田宗昭就认定年轻人的娱乐是门好生意,他为此创立了日本第一大影音租借连锁品牌CCC公司。
以读书、音乐、电影为代表的年轻人生活方式,在当时并不能完全支撑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于是在2011年,增田宗昭成立茑屋书店,把目标客群重新定位在财力丰厚、热爱纸质阅读的50后60后身上。
他开始强调生活品质,生活美学,你会发现书店的vi设计来自于知名设计大师原研哉,书店的文化用品也都是精细打磨的。
3.做中产阶级的生活品味
生活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词,在正常人的理解里,上班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下班后的时间更能体现生活的品质。
茑屋书店要做的,就是瞄准你每天的非上班时间,打造属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不同于线上的生活体验,许多人更喜欢人来人往的真实空间。而书店这种综合性空间,提供的服务已经超越了买书这件事本身,而是将生活方式融入了产品中。
以实体书店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化、生活和购物的场景,这里面有餐饮,有家居,有电器,有各种内容,就像一种新型的百货。
2
电商不能做什么,这才是一条的优势
一条计划在2018年,开设100家线下零售店,选址上向二三线城市的shopping mall扩展。
其实类似茑屋书店这样的品质生活体验空间,台湾的诚品书店,内地的钟书阁、西西弗都在布局。
此时宣布高调进入线下的一条,又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
1.内容电商模式的成功
最近,一条对外宣布了新一轮的融资,估值5亿美金,由京东、东博资本领投,老股东挚信资本追投。
能够吸引到京东这样的产业投资进入,主要是源于一条已经率先跑通了内容电商模式,电商平台“一条生活馆”上线一年半,单月营收就破亿。
按照徐沪生的介绍,一条已经手握1500家全球良品品牌、10万件优质产品,覆盖生活、家居、电子、美妆、服饰、美食、图书等20多个领。
目前,一条已经是中国凝聚最多独特良品的生活方式电商平台。
2.中产阶级媒体人
创办一条之前,徐沪生是多家主流生活杂志的主编。
同时他也是一名艺术爱好者,一个电影发烧友,这意味者他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
之前在生活方式媒体工作的经验,就像艺术设计对于增田宗昭的影响一样,对于一条公司,对于整个团队的产品基调,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条首个超过40万点击量的视频,是《30万居然可以造出这么美的房子》,讲的是一座造价不高的两层建筑,这样的生活体验,和徐沪生理解的品味非常契合。
从短视频平台到内容电商,再到如今的线下生活体验馆,徐沪生和一条团队在做的事情本质上其实都一样。
短短3年时间,一条就在微信端拥有1700多万用户,全网积累了3600多万的用户。
3.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在最新的混沌大学的演讲里,徐沪生说:在一条,“大方向定了”已经成了一句冷笑话。
一条经历了多次转型,从社交视频到内容电商,从内容电商到18年的线下新零售。在场妹看来,这一次开100家书店的方向,往线下的转型不会是短期目标,而是一条未来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网络时代电商不能做什么,这就是我们战胜它的理由。”在电商这条赛道接近2年的摸索之后,徐沪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35岁上下,有了中高端收入和购买力,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这是一条眼中的中产人群,不管是线上的电商,还是线下的服务,这些人都是一条的核心。
如何才能抓到他们呢?如何抓住中产阶级每天的非上班时间,打造属于中产的生活方式?视频、电商之外,一条找到了另一条内容的路径——线下空间的内容。
3
想做无印良品的可不止一条
1.新零售与无印良品
2016年 8 月,一条 APP 上线,作为一款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电商平台,一条立志成为“移动端的无印良品”。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雷军的目标,同样是做中国的无印良品,17年米家有品同样开启了线下的扩张之路,他成功帮助小米扭转了在手机市场的颓势。
无印良品MUJI倡导的生活方式,一条最近为什么不提了?
无印良品即 no brand goods 。诞生于1980年的无印良品,以无标签、注重价值和无修饰的理念闻名。好的设计,好的材料,好的工艺,即“良品”,没有品牌所以便宜,即“无印”。
其实,无印良品在日本是大众平价商品的代表, MUJI是低价的大众品牌,它是国民品牌。从家庭主妇到白领都会购买,会出现在街边、便利店和地铁站里。
只有在中国,无印良品才往往和中高端的商业地产项目绑定在一起,才是中产阶级的标配。
可是无印良品的产品品质,却并没有达到中高端的要求,打着“合理就便宜”的口号,他更多的是吧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改良开发成为独特的产品,获得溢价空间。
逛无印良品的感觉就是:价格偏贵,质量也就是优衣库的水平。经常和优衣库一起出现的MUJI,很难真正戳中新中产对于品质生活的要求。
就像人们对于小米手机的印象一样,始终没法和苹果相比。
2.网易严选、宜家、京东、米家
在国内学习无印良品的,除了米家,网易严选也是一个佼佼者,他甚至直接导致无印良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
2017年8月8日,网易严选和亚朵合作的酒店——滨江亚朵S·网易严选酒店在杭州正式开张。
业内人士认为,严选酒店是亚朵场景电商的升级和严选线下体验店的落地,既是一个体验场景,也是一个流量入口。
为了跟上国内模仿者的脚步,1月18日,无印良品的第一家酒店MUJIHOTEL SHENZHEN也在深圳开幕。
无论电商品牌、实体零售还是品牌零售商,都在尝试着开发多元化的新零售业态。
又或者换一个词,叫场景电商。今年一月中旬,京东悄然上线的生活家居自有品牌“京造”也一样。
3.一条的路还有很长
和一条一样,由短视频起家,拥有上千万粉丝的内容平台二更,则是走上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二更搭建了一套自己的MCN体系,在内容和渠道上都有巨大的投入,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资源聚合平台。未来,二更的战略目标是做短视频生态平台,通过发行、内容、营销等做渠道资源的整合。
二更的背后同样有产业资金的支持,上一轮融资由马云旗下的云锋基金领投,源码资本跟投。
现在再去比较一条和二更的模式谁好谁坏,其实没有必要,毕竟这是由双方的创始人和团队基因决定的,也都是双方一路摸索过来的真正适合自己的模式。
以茑屋书店为代表的线下业态是成功的,它不仅成了书店行业的榜样,也给惨淡经营的百货零售业提供了参考。
这种小型复合型商业的模型,和徐沪生倡导的“Life Style”理念不谋而合。
他曾说,希望一条成为一份强势的杂志,能够让你的内容在高端人群里有足够影响力。可是做杂志的情怀并不足以支持他的创业,或者说光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
而茑屋书店的模式,每一家都不一样的书店,不需要靠情怀谋生,这种线下综合场景的打造,给了一条更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不变成第一的话,是很难在世上存活下去的,企业的寿命是很短的,如果想要长时间存活下去,必须变成第一才有机会。相信在中国也是一样。
倒不是说能把公司做得多大,只是不会输,也不会破产,只是存续下去,必须要做到第一。”
——《只有梦想值得实现——CCC、TSUTAYA 与增田宗昭》
方向确定了,可最终能不能走出来,看的还是团队的执行力。在网易严选、米家、宜家、诚品书店等层层竞争之下,能否跑到行业的第一,真正存活下去,对于徐沪生和一条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5月1日,一条的第一家线下店正式开放,你会去逛逛吗?